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观赏彩叶楝树新品种‘美人’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人’楝是从楝树实生苗中选择得到的彩叶芽变新品种。其干形通直,树冠圆形,当年生枝条呈黄绿色,生长季呈现幼叶黄色,成熟叶黄绿色的特征,叶色靓丽,观赏效果佳,是庭院、行道绿化的优良栽培品种,适宜楝树适生区栽培。

关键词: 苦楝 彩叶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以通过精准选择目标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在主要农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有望推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的更快发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基础及在农作物中的应用进展,全基因组选择的原理、方法、优势以及全基因组选择在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作物分子选择育种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作物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基因组选择 基础 应用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林素对煎炸过程中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添加芝麻林素的精炼大豆油为原料煎炸土豆条,研究芝麻林素对180℃煎炸过程中大豆油理化指标包括脂肪酸组成和VE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林素对煎炸大豆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黏度的增加以及透光率的降低具有抑制作用,对大豆油酸价影响不明显;且芝麻林素能够延长大豆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减缓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降低;芝麻林素还能够延缓(β+γ)-VE和δ-VE的分解率和总VE的分解率,但对α-VE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芝麻林素对煎炸大豆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在油脂和食品工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煎炸油 芝麻林素 大豆油 脂肪酸组成 V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果桑品种(系)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经济林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推广的新优果桑品种,以生产中主栽的‘大十’‘红果2号’以及新选育的‘优系1’‘优系3’‘优系2’为供试品种(系),测定其经济性状和各营养物质含量,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系)的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按营养品质好坏排序为:优系1>优系3>大十>优系2>红果2号,优系1是一个优良的加工品种,优系3是一个鲜食口感好、营养保健价值高的鲜食兼加工品种,优系2是一个好的鲜食品种。

关键词: 果桑 营养成分 经济性状 营养品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等的作用机理,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及有机肥对小麦—玉米生长、光合生理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结构等。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和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均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且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同时,不同措施改善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生理特征,提高了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且成产要素也显著提高,地膜覆盖较其他措施更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其较普通耕作增产14.7%。对玉米而言,以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增产效果较佳,分别较普通耕作增产10.4%和10.3%。对小麦—玉米周年而言,地膜覆盖的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均最高,分别较普通耕作提高了12.5%和17.1%。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玉米周年总产量和总水分生产效率与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灌浆期叶面积、小麦单产、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叶面积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地面覆盖 有机肥 保水剂 水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生产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并评价该复配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当申嗪霉素浓度低于500 μg/mL时,对YB-05的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菌液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照19∶1(vt/vt)复配生物制剂20 mL/kg拌种处理发病最轻,均超过了高剂量的单剂处理(枯草芽胞杆菌YB-05 30 mL/kg拌种处理和1%申嗪霉素2 mL/kg拌种处理)和4.8%适麦丹水悬浮剂2 mL/kg拌种处理,并且具有一定的促生和增产作用.其中,复配制剂室内防治效果为69.8%,在两次的田间调查中防治效果分别为57.8%和45.7%.由此可见,枯草芽胞杆菌与申嗪霉素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枯草芽胞杆菌 申嗪霉素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阈值对‘巨峰’葡萄树体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验证之前研究所确定的‘巨峰’葡萄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开始灌溉的土壤水势阈值。【方法】以6 a生盆栽‘巨峰’葡萄自根植株为试验材料,设定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按照之前研究所确定的阈值进行灌溉(中度灌溉),并设置过度灌溉、胁迫灌溉和严重胁迫灌溉3个对照处理,比较各处理的新梢生长、果实生长、果实品质以及劳动力消耗等指标。【结果】中度灌溉处理的葡萄新梢生长适中,摘心次数较少,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果实生长最快,可滴定酸含量低(0.33%,ω,后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9.0%),糖酸比高(57.6),上色较好(花青素含量0.078 mg·g~(-1)),综合表现最佳。【结论】从发芽期到幼果期适宜开始灌溉的土壤水势阈值为-10.0 kPa,之后到转色期之前为-15.0 kPa,转色期到成熟期为-20.0 kPa,采收后为-10.0 kPa。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灌溉阈值 树体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萌发处理对芝麻及其蛋白质的影响

中国油脂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度30℃、湿度80%条件下,对芝麻进行萌发,研究萌发处理对芝麻及其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8 h萌发,芝麻中总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粗脂肪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粗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NSI先升高后降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在芝麻萌发16 h达到最大,55 k Da处蛋白质参与萌发过程中新陈代谢,必需氨基酸含量升高;经碱溶酸沉制备的芝麻蛋白氨基酸评分在萌发16 h达到最大。

关键词: 芝麻蛋白 萌发 凝胶电泳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香油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优化芝麻香油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以大豆分离蛋白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复合壁材,芝麻香油为芯材,蔗糖脂肪酸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复配作为乳化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芝麻香油粉末油脂。最佳的包埋工艺:大豆分离蛋白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质量比为5︰1,壁材与芯材质量比为5︰1,乳化剂含量占2%,固形物含量为35%,此时包埋率为88.2%,表面含油率为7.3%。新型的芝麻香油粉末油脂,克服了芝麻香油易腐败氧化、营养损失等缺点,提高了芝麻油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芝麻香油 粉末油脂 包埋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制香型郑稻19新种质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有特殊香味的稻米深受我国消费者欢迎,是优质水稻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基因编辑创制香型优质水稻新种质。水稻中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2是控制香味的关键基因,以适于直播品种郑稻19为供体材料,利用CRISPR/CAS9技术定点突变水稻Badh2基因。获得T0代转基因阳性植株11株,其中9株子粒有香味,检测6个香型T1株系靶点序列,6个株系均发生突变,发现7种突变类型,5种是缺失类型,2种插入类型,其中3个株系(T1-2、T1-3和T1-7)出现双等位突变。6个T1代株系共测序22个单株,检测到纯合突变10株;T2代检测28株,其中纯合突变21株。以潮霉素抗性基因引物检测T1-2、T1-6和T1-7株系后代单株载体脱落情况,T1代3个株系未获得无载体纯合突变单株,T2代中获得8株无载体纯合突变单株,来源于T1-2株系有3株,来源于T1-7株系5株。T0代9株香型单株子粒2-AP含量1.259±0.072μg/g,T1代8个突变株系2-AP含量0.537±0.111μg/g,均显著高于对照郑稻19。考察中选T1-2、T1-7株系的农艺性状,与郑稻19无显著差异。这些无载体突变单株可作为香型种质在种质创新和育种中应用。

关键词: 水稻 郑稻19 香味 Badh2 CRISPR/CAS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