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1 200只,体重(561.75±7.39) g,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为集约化笼养(笼养组),试验组为林下放养(放养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9~14周龄和15~20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结果表明:1) 14周龄,笼养组北京油鸡活体重与放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20周龄,放养组油鸡活体重较笼养组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油鸡腿肌率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而胸肌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20周龄,放养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下降(P<0.05),而腿肌b*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 20周龄,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较笼养组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养方式对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4)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放养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林下放养方式可改善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肉质风味。

关键词: 北京油鸡 林下放养 屠宰性能 肉品质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脂肪酸延长酶基因AhFAE1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花生脂肪酸中低芥酸含量的原因,从花生中克隆了脂肪酸延长酶FAE1及其启动子序列,并进行了功能分析。结果表明,AhFAE1全长cDNA为2 202bp,含有441bp的5′非翻译区及201bp的3′非翻译区,编码蛋白含519aa,分子量58.17Da,理论等电点9.15,AhFAE1与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ALB76796.1)、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OMO87584.1)、拟南芥AtKCS4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hFAE1定位于内质网。qRT-PCR结果显示,AhFAE1在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种子中随着种子的发育成"钟"型变化,花后60d表达量最高。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研究启动子功能,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研究其表达特征,在任何组织中未发现GUS活性。推测AhFAE1可能参与了花生长链脂肪酸的合成,但是该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弱可能是造成花生中低芥酸含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花生 AhFAE1基因 克隆表达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已于2019年1月侵入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区,对当地主要经济作物鲜食玉米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调查了入侵成虫后代幼虫在鲜食玉米田的种群密度和为害情况,分析了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环境是导致聚集分布的主要因素.基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幼虫密度的理论抽样模型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技术.本研究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抽样方法,为通过调查田间种群密度指导幼虫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鲜食玉米 空间分布 序贯抽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牛MSTN基因编辑胚胎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双肌肉牛品种的培育提供新的遗传素材,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牛MSTN基因编辑胚胎。从采集到的86对牛卵巢中收集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培养以及体外受精,并使用在线软件设计能够在体外高效编辑牛MSTN基因的gRNA序列,将验证后所得的体外切割活性最高的gRNA与Cas9 mRNA的混合物显微注射牛的受精卵,培养至囊胚后,利用T7EI核酸内切酶法检测囊胚中MSTN基因的编辑情况,然后将基因编辑阳性的囊胚样品进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牛胚胎体外培养平均囊胚率为21.28%;在设计的多条gRNA序列中,gRNA5的体外切割活性最高,为96.00%;将Cas9 mRNA和gRNA5的混合物显微注射受精卵并培养至囊胚后,T7EI核酸内切酶检测表明囊胚MSTN基因切割阳性率为15.40%;对MSTN基因编辑囊胚阳性样品测序表明,在gRNA5靶位点存在部分片段缺失。综上,说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获得了牛MSTN基因编辑胚胎。

关键词: MSTN基因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胚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霉素完全抗原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食品与机械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完全抗原,获得免疫学特性良好的土霉素鼠源多抗血清并建立OTC免疫学检测方法,采用重氮化法在OTC分子上引入羧基,进而利用改进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完全抗原,通过红外扫描、紫外扫描和凝胶电泳鉴定其偶联效果,然后将完全抗原免疫BLAB/c小鼠获得多抗血清(pAb)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通过优化条件建立OTC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偶联效果良好,免疫的4只小鼠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00;4只小鼠多抗血清均有抑制效果,其中2号小鼠产生的多抗血清效果最佳,基于该多抗血清建立的OTC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32.92 ng/mL,检测限(LOD)为1.3 ng/mL,牛奶样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4.70%~87.45%,与金霉素、四环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27%,4.10%,与其他竞争物交叉反应率<0.4%.该试验成功合成了OTC完全抗原,获得了免疫学特性良好的OTC多抗血清,并建立了OTC免疫学检测方法.

关键词: 土霉素 完全抗原 多抗血清 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栽对黄瓜秧苗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大田生产中黄瓜育苗移栽后易出现缓苗期的问题,以两叶一心期的黄瓜叶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黄瓜在不移栽与移栽2种处理下叶片中的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不移栽处理与移栽处理后1、3、5 d的样品代谢物没有显著分离,而7 d的样品代谢物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这说明移栽后7 d开始出现缓苗期,确定了开展缓苗期研究的适宜时期.同时,对不移栽处理与移栽处理后7 d的样品代谢物进行了OPLS-DA二元统计分析,找到了6种差异化代谢物,并通过UNIFY数据库鉴定出其中4种化合物,分别为戊糖、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柰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商陆苷元.其中,戊糖属于糖类,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柰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属于黄酮类物质,商陆苷元属于萜类物质,其余2种化合物未知.在不移栽和移栽2个处理中,这6种代谢物含量差异较大,初步认为这6种物质是与育苗移栽相关的代谢物.

关键词: 黄瓜 移栽 代谢组学 UNIFY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限水减氮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不同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南浚县钜桥进行小麦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个灌溉水平[拔节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W2)],副区设置5个氮肥水平[330 kg hm–2(N4,豫北地区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270 kg hm–2(N3)、210 kg hm–2(N2)、120 kg hm–2(N1)、0 kg hm–2(N0)],测定了籽粒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减量施氮与N4相比,各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干物质量均有增加,其中,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量增加了323.2%,增幅远高于茎节的24.5%和叶片的4.6%,且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增幅也远高于茎节和叶片.减量施氮处理的叶片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倒三叶和倒四叶,分别增加28.7%和201.1%,而茎节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除穗位节外的其他茎节,分别增加21.7%(倒二节)、71.8%(倒三节)、44.5%(倒四节)和31.1%(余节).与W2相比,W1干物质运转量无显著差异,但干物质运转率略高(24.6%vs.23.8%),对籽粒贡献率较高(35.1%vs.30.0%),籽粒产量降低11.2%,水分供应量减少750 m3 hm–2.可见,减量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尤其是穗轴+颖壳和下层器官(倒三叶、倒四叶、倒三节、倒四节和余节)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提高了对籽粒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

关键词: 冬小麦 减氮 限水灌溉 干物质 运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抗体检测试纸研发及制备工艺的优化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制灵敏、准确、稳定的猪瘟抗体检测试纸,对胶体金标记猪瘟病毒(CSFV)Erns-E2蛋白的pH、封闭液、保存液及样品垫等试纸生产各环节的保护剂、稳定剂及缓冲系统进行优化,确定猪瘟抗体检测试纸生产的工艺参数,使试纸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稳定性满足批量生产要求。该试纸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可稳定保存1a以上,为实现猪瘟抗体检测试纸的商业化及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瘟 抗体 试纸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纯度的SSR鉴定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品种纯度影响品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品种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建立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的SSR标记纯度鉴定方法,以丰油10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SSR荧光标记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方法,在12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可用于丰油10号纯度鉴定的引物。2对SSR引物对丰油10号的纯度鉴定结果为85.64%,与田间表型纯度鉴定的结果 87.18%相比,纯度值非常接近,说明筛选的SSR标记可用于丰油10号杂交种纯度鉴定。

关键词: 杂交种 纯度鉴定 SSR标记 丰油10号 甘蓝型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gE和g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免疫抗体与病毒感染抗体鉴别诊断方法,分别以PRV变异毒株的gE或g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所需单克隆抗体,获得6株抗PRV gE蛋白的单抗(3E6、7E1、7C5、10C3、15C1、14C1)和6株抗PRV gB蛋白的单抗(1C1、5D2、2F11、5G8、10C7、8H5)。IPMA检测结果显示,gE蛋白单抗能识别PRV变异毒株,但不识别疫苗株;而gB蛋白单抗可同时识别PRV变异毒株和疫苗株。gE单抗10C3和gB单抗10C7的ELISA效价和IPMA效价均分别达1∶5×10~(5.0)和1∶8×10~(3.0)以上。所筛选出的单抗均不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等其他常见病毒发生交叉反应。gE蛋白和gB蛋白的表达及单抗的制备为PRV感染抗体与疫苗免疫抗体鉴别诊断(DIVA)试纸的研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蛋白 gB蛋白 单克隆抗体 鉴别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