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西葫芦新品种 ‘合玉丽’

园艺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玉丽’西葫芦是以自交系‘Y-2’为母本,自交系‘X-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半蔓生,第一雌花节位5~6节,瓜顺直,皮色浅绿且有光泽,单瓜质量320 g左右,成瓜率高,商品性好。植株生长势强,不早衰,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早春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西葫芦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中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研究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山西中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小麦玉米7∶2的种植模式,选用丰产、抗倒、早熟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和丰产、早熟、耐密晋阳1号玉米新品种,适时配以适宜的套种密度、小麦秸秆粉碎覆盖减(免)玉米中耕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形成全新的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机械化套种 山西中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草高粱部分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聚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饲草高粱的分类方法,分析饲草高粱亲本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对50份饲草高粱亲本材料进行了相关性状分析,计算了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判别分析、卡方距离最低距离和卡方距离类平均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50个饲草高粱亲本材料分为2个大类群,可以初步看出亲本间遗传距离的远近。2种方法对查明不同材料间的亲缘关系是有效的,对育种过程中的材料选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选育饲草高粱杂交种时应根据亲本间遗传距离远近进行测配,提高选配强优组合的效率。

关键词: 饲草高粱 不育系 恢复系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剂与油菜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三季盆栽试验,研究利用粉煤灰、膨润土、腐殖酸3种改良剂特性及油菜的富集作用强化修复效果,阐明改良剂与油菜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油菜收获后测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结果表明,粉煤灰浓度为12,18g/kg时,可明显降低第1季土壤Cd有效态浓度,但对土壤有效态Cu、Zn浓度未产生明显影响,第2季浓度为6g/kg及第3季各处理可明显降低Pb有效态浓度。粉煤灰降低Cd有效态第1季效果较好,降低Pb有效态浓度第3季效果较好。只有当膨润土浓度为18g/kg时可明显降低第1季土壤Cd有效态浓度,第2季浓度为18g/kg和第2,3季浓度为6g/kg时,可降低土壤Cu有效态浓度,第2季浓度为12,18g/kg及第3季所有处理均可有效抑制Pb的活性,对Zn活性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膨润土降低土壤Cd有效态浓度的第1季效果较好,降低Cu、Pb有效态浓度第2,3季效果较好。腐殖酸浓度为2,3g/kg时可降低第2季有效态Cd浓度,第2季浓度为3g/kg及第3季浓度为2,3g/kg时土壤Cu有效态浓度明显降低,第2季浓度为3g/kg及第3季所有处理可降低Pb有效态浓度,而腐殖酸对Zn活性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腐殖酸降低土壤Cd有效态浓度第2季效果较好,降低Cu、Pb有效态浓度效果第3季效果较好。3种改良剂对吸附、固定Cd、Pb、Cu、Zn的作用程度不同,粉煤灰降低土壤Cu有效态浓度、3种改良剂降低土壤Zn有效态浓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量施入改良剂,可降低重金属对生产、环境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粉煤灰 膨润土 腐殖酸 重金属有效态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ISSR技术,对收集自5个国家的43份芦笋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芦笋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18条引物共扩增条带15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1条,多态性比率为76.10%。用软件PopGene 1.32计算出供试芦笋的观察等位基因数为2,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44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5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11 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317~0.840,平均为0.669;基因组的平均遗传丰富度为5.17,表明供试芦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 2.10e软件进行相似系数分析,构建聚类树状图,在相似系数0.77处划线,可将样品划分为8个类群,其中,江西的JK104、西班牙的Pacific Peak、山东的082单独聚为一类,在其余分类中,美国与江西、美国与荷兰、荷兰与北京的一些品种间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

关键词: 芦笋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疮痂病药剂防治试验

中国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12—2013年对山西省阳高县杏疮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杏疮痂病的发病规律及发病症状,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休眠期清除杏园内枯枝、落叶等越冬菌源,发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杀菌剂,共喷4次,药剂依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000倍液,对杏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

关键词: 杏疮痂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小麦麸皮酚酸物质的定性分析与阿魏酸含量测定

中国粮油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小麦麸皮中的主要酚酸物质进行制备和定性分析,并测定阿魏酸含量。采用乙醇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黑小麦麸皮,提取样品中的游离态酚酸(free phenolic acids,FPA)和结合态酚酸(conjugated phenolic acids,CPA)。通过液质联用(LC/MS)和紫外光谱(UV)等方法对提取的酚酸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紫外光谱显示,游离态和结合态酚酸具有与阿魏酸相似的分子结构。LC/MS检测结果显示,游离态和结合态酚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24和194。由此判断黑小麦麸皮中的游离态酚酸FPA主要为芥子酸,结合态酚酸CPA主要为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黑小麦麸皮中的结合态阿魏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粒黑小麦麸皮的阿魏酸含量为2.07 mg/g,与蓝粒黑小麦麸皮的阿魏酸含量(2.12 mg/g)相近,其含量高于当地种植的普通小麦麸皮的阿魏酸含量(1.17 mg/g)。

关键词: 黑小麦 麸皮 酚酸 阿魏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药与采样技术对代森锰锌在苹果和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

环境化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施药技术和采样方法对土壤和苹果中代森锰锌残留原始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下,代森锰锌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后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1.37—1.57 mg·kg-1)高于70%可湿性粉剂(1.03—1.26 mg·kg-1)和75%水分散粒剂(1.04—1.17 mg·kg-1);同种剂型和剂量条件下,施药液量对代森锰锌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药液量的增加,原始沉积量呈递减趋势.喷片孔径从0.7 mm增大至1.6 mm时,代森锰锌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由0.76 mg·kg-1增大至0.90 mg·kg-1.样品直径6 cm和8 cm对苹果上原始沉积量影响不大.相同施药量下不同苹果品种残留量差异显著.重复间小直径样品所占比例升高,残留量增大.可见施药技术和采样方法是影响农药原始沉积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施药技术 采样方法 土壤 苹果 代森锰锌 原始沉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豇豆营养挂面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小米食品的种类,开拓小米消费的新途径,以小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谷朊粉、豇豆粉、食盐、食碱制作了小米豇豆营养挂面。以落杆率、蒸煮损失率、熟断条率、感官评价为考核指标,研究了谷朊粉、豇豆粉、食盐、食碱的添加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工艺配方:小米粉79%、谷朊粉14%、豇豆粉7%、食盐为混合粉质量的2%、食碱为混合粉质量的0.3%。所得挂面的落杆率为5.4%,熟断条率为2%,蒸煮损失率为8.6%,感官评分为90.4,综合得分为92.86。

关键词: 小米 豇豆 挂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种——‘晶红宝’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晶红宝’以‘瑰宝’为母本,‘无核白鸡心‘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无核葡萄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穗质量282 g,平均粒质量3.8 g,果粒形状为鸡心形,无核,果皮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0%,总酸0.42%,皮薄、韧;果肉脆,味甜、品质上等,在山西晋中地区露地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植株生长较强,成花容易,具有较强的抗性与适宜性。

关键词: 无核葡萄 新品种 ‘晶红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