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不同处理方法对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中国乳业 2024

摘要:[目的]为建立适合于奶山羊同期发情的技术方案。[方法]本试验通过不同孕酮栓与激素类别、不同处理方案、不同季节和不同胎次对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进行探讨。[结果]使用“第0d,14:00放置PRID;第9 d,14:00肌内注射PMSG 330 IU;第11d,14:00撤栓,同时肌内注射PG 0.2 mg;第12d,20:00试情”的同期发情处理程序,在奶山羊自然发情旺季(10月至次年2月)对一胎和二胎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可达81%以上,且成本相对较低。[结论]通过该方案对内蒙古地区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同期发情,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获得较高的发情率。

关键词: 奶山羊 同期发情 季节 胎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国家高质量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现代农业 202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资源富集,农牧业生产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作为我国的“粮库”“肉库”“奶罐”“绒都”,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6位,牛奶、牛肉、羊肉、羊绒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具有重要地位。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现状可以发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受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分布不均、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应从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加强耕地与水资源的保护、控制污染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方面统筹发力,在夯基础、提产能、增效益和激活力上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助力内蒙古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蔬菜 2024

摘要:根腐病是内蒙古胡萝卜主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为鉴定病原菌和筛选抗病品种,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病原菌,用肉质根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20个主产区常用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到1个高抗品种(华耐七号),促进了胡萝卜根腐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的选育。

关键词: 胡萝卜 根腐病 镰刀菌 抗病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与供水关系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针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棉田生产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分低效问题,采用痕量灌溉方式揭示痕量灌溉下棉花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田间供水方式的响应机制。[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痕量灌溉不同埋深和水量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棉花根系生物量呈“S”形曲线增长;自苗期至吐絮期,棉花根系生物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痕灌处理棉花根系活力较膜下滴灌(CK)处理均有所提高。T1处理棉花根系活力最高,有助于促进根系下扎,形成合理的根系结构。[结论]蕾期和花铃期是植株快速生长期,灌溉供水是维持生育耗水的关键。

关键词: 痕量灌溉 棉花 生物量 根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利用方式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植被群落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相关性,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对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 2 种利用方式下的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自由放牧样地的植被群落高度、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围栏封育样地;放牧条件下土壤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pH值和电导率均低于围封条件.综上所述,植被群落特征与部分土壤理化性状多呈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土壤理化性状 植被群落特征 自由放牧 围栏封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6份羊草种质产量和品质比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摘要:羊草是我国优质的乡土草种,在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试验选择 6 个羊草种质材料(草都1 号、草都2 号、吉生1 号、多伦羊草、海拉尔羊草、长岭羊草),2018-2022 年在呼伦贝尔市连续开展4 年的羊草小区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种质和种植年限羊草生长的农艺性状和饲草品质,评价和筛选适宜高寒地区羊草人工草地建植的种质.结果表明:种质对羊草饲草产量和品质均有极显著影响,草都 1 号羊草新材料 4 年平均产量和饲草品质(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种质,4 年平均干草产量达到 10 297 kg·ha-1,海拉尔羊草产量和品质最低;种植年限对饲草产量有显著差异,种植第4 年产量最高,种植年限对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密度和株高共同解释生物量变化的86.4%.因此,草都1 号种质新材料最适宜在该气候区域羊草人工草地建植中应用.

关键词: 羊草 种质 饲草生产 饲草品质 高寒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蕾差异基因转录组测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甜菜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在形成过程中的差异基因,以甜菜不育系(MS137,MS301)和保持系(OT154,OT302)为材料,取二年生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经分析共获得花蕾期差异基因257个,GO功能注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催化活性、水解活性、生物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及转运.KEGG功能结果注释表明差异基因涉及新陈代谢、戊糖及葡萄糖醛酸转换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结果表明有8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甜菜育性调控,其中,GDSL酯酶基因、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果胶裂解酶基因、果胶酯酶基因等在不育系中显著下调表达,相关基因表达量的降低,花粉成熟过程受阻,形成不育;UDP-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不育系显著上调表达,植物生长素类分泌过剩,导致花粉败育,甜菜雄性不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甜菜不育系育性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菜 不育系 保持系 转录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主要病害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摘要:从传播途径、发病症状、危害和防治等方面对大麦根腐病、条纹病和黑穗病等3种主要病害进行综述,并对大麦抗病遗传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及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对现有种质资源包括栽培品种、农家种和野生种进行抗病性筛选鉴定,摸清大麦根腐病、条纹病和黑穗病的致病优势小种及其地理分布,编制大麦根腐病、条纹病和黑穗病抗性目录,扩宽抗源种质基础,解决抗源和品种单一化问题,对大麦根腐病、条纹病和黑穗病病害防控和抗性育种有重要意义。指出常规育种辅助单倍体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未来育种的发展方向。今后,应建立完善的抗病育种技术体系,加强抗病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强化抗病育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抗病育种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强抗病育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大麦 主要病害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农牧交错区秸秆覆盖防风蚀技术创新与应用

北方农业学报 2024

摘要:北方农牧交错区是我国遏制荒漠化和沙化东移南下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对国家粮食安全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严重土壤风蚀和过度耕作而导致的农田沙化退化和产能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内外开展实施的秸秆粉碎覆盖地表防风蚀技术,在农牧交错区应用时秸秆易吹移造成土壤裸露、防风减蚀稳定性差,因此,秸秆覆盖防风蚀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农田生态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留茬覆盖、碎秆覆盖、茬-秆复合覆盖等秸秆覆盖技术的防风蚀效应和保墒培肥效应,阐明了秸秆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作物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影响,总结了茬-秆复合覆盖技术的创新内容和应用效果,明确了结合农牧交错区生态特点和复杂耕种制度创建的差异化茬-秆复合精准覆盖技术的防风减蚀效果和适宜性。差异化茬-秆复合精准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国家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重大工程的主导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农田保护利用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区 留茬覆盖 秸秆覆盖 茬-秆复合覆盖 防风减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牛肉因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特有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供给需求不断上升。本文概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对策,为内蒙古自治区更好打造全国“肉库”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肉牛产业 高质量发展 牛肉产量 内蒙古自治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