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鹰嘴豆氮磷钾肥配施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2023

摘要:[目的]探索内蒙古鹰嘴豆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为当地及类似地区鹰嘴豆生产节本增效及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蒙鹰3号鹰嘴豆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回归设计,设置氮、磷、钾肥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14个处理组合,分析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鹰嘴豆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一元二次模型对单元肥效模型进行拟合,明确N、P2O5、K2O最佳施用量.[结果]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鹰嘴豆株高、植株冠幅、单株粒数和有效荚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主茎节数、单株一级分枝、荚长、荚宽和百粒质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通过比较处理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0、120.0、75.0 kg/hm2)和处理6(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120.0、75.0 kg/hm2),施N 150.0 kg/hm2 较不施氮增产705.19 kg/hm2;通过比较处理4(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0、75.0 kg/hm2)和处理 6,施P2O5 120.0 kg/hm2 较不施磷增产556.13 kg/hm2;通过比较处理8(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 150.0、120.0、0 kg/hm2)和处理6,施K2O 75.0 kg/hm2 较不施钾增产254.37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50.0、120.0、75.0 kg/hm2 时,鹰嘴豆的最高产量为2 582.37 kg/hm2,其肥料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一元二次模型对单元肥效模型的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N、P2O5、K2O最佳施用量为148.5、112.6和72.8 kg/hm2,鹰嘴豆最佳经济产量分别为 2 535.07、2 541.57 和 2 589.79 kg/hm2.[结论]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 150.0、120.0、75.0 kg/hm2 时,鹰嘴豆的最高产量为2 582.37 kg/hm2.通过一元二次模型拟合,鹰嘴豆N、P2O5、K2O在内蒙古的最佳施用量为148.5、112.6和72.8 kg/hm2 时,最佳经济产量为2 535.07~2 589.79 kg/hm2.

关键词: 鹰嘴豆 氮磷钾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对乳中高体细胞数奶牛生产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对乳中高体细胞数(SCC)奶牛生产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选取10头体况、泌乳期、产奶量相近且乳中SCC高于50万个/mL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乳中SCC相近原则,分为对照组[乳中SCC=(97.48±23.75)万个/mL]和试验组[乳中SCC=(98.78±29.92)万个/mL],每组5头牛,2组奶牛均不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组饲喂TMR+54 g/(d·头)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显著降低了乳中高SCC奶牛第14、28天乳中SCC(P<0.05),对产奶量、乳成分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显著提高了乳中高SCC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能显著降低乳中高SCC奶牛瘤胃放线菌门、琥珀酸弧菌科_UCG?001(Succin?ivibrionaceae_UCG?001)和高氏瘤胃球菌群(Ruminococcus_gauvreauii_group)比例(P<0.05),提高普雷沃氏菌科_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比例.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复合制剂能降低乳中高SCC奶牛乳中SCC,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瘤胃细菌区系组成.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奶牛 生产性能 免疫 细菌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甘膦施用量对转基因玉米杂草防效、产量以及CP4-EPSPS合酶表达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草甘膦施加量对种植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生物育种科研试验基地的转基因玉米杂草防效、产量以及CP4-EPSPS合酶表达量的影响,本文对转基因玉米DBN9936系列远科105品种进行2 250 mL/hm~2、3 000 mL/hm~2和3 750 mL/hm~2 41%草甘膦处理,提取并测定远科105D品种中CP4-EPSPS蛋白的表达量,结合施药过程中的药害、除草效果、产量的测定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DBN9936系列远科105D品种中抗草甘膦蛋白CP4-EPSPS为组成型表达蛋白,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内都能稳定表达,并不与草甘膦的施加量成正比。在喷洒草甘膦后的第45 d进行杂草统计:施加3 750 mL/hm~2的41%草甘膦可以将田间94.8%的稗、藜、反枝苋、狗尾草、蒺藜等杂草清除掉,而施加3 000 mL/hm~2的41%草甘膦除草率为93.1%,施加2 250 mL/hm~2的草甘膦除草率为87.7%。产量数据表明,有效防控草害能提高玉米产量约16%,而不同草甘膦施药量对玉米的增产并不明显。综上,考虑到内蒙古中西部沙壤土中主要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喷洒2 250mL/hm~2的草甘膦是既节约成本,也能有效除草,并且也不会明显降低产量的一个合适的施药量。

关键词: 草甘膦 杂草防效 产量 耐草甘膦酶基因 转基因玉米DBN993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析畜牧养殖过程中饲料安全现状及对策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3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饲料安全管理问题.首先对畜牧养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安全问题进行说明,同时给出改善措施,为有关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期推动畜牧业安全稳定地运行.

关键词: 畜牧 养殖 饲料安全 改善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苗新对苜蓿和水飞蓟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分析

草原与草业 2023

摘要:为明确新型种子处理剂顶苗新对苜蓿和水飞蓟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本试验以俄罗斯杂花苜蓿和俄罗斯引进水飞蓟种子为材料,分别测定了顶苗新浓度为0 mL/kg、0.50 mL/kg、1.00 mL/kg、1.50 mL/kg、2.00 mL/kg处理下2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顶苗新对俄罗斯杂花苜蓿和水飞蓟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顶苗新浓度为0.50 mL/kg时对苜蓿种子在效果最好,浓度为2.00 mL/kg时对水飞蓟种子效果最好;顶苗新浓度在1.00 mL/kg、1.50 mL/kg时2种牧草种子的发芽势均大于对照,顶苗新浓度在0.50 mL/kg、2.00 mL/kg时2种牧草种子的发芽势均小于对照;顶苗新对2种牧草种子幼苗生长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0 mL/kg时对俄罗斯杂花苜蓿抑制作用显著,浓度为0.50 mL/kg时对水飞蓟幼苗株高抑制作用显著。

关键词: 种子处理剂 苜蓿 水飞蓟 发芽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部分地区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摘要:为了阐明内蒙古部分地区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和鄂尔多斯地区部分牛场腹泻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病犊牛样本,采用PCR方法检测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ST和LT基因进行ETEC菌株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乌兰察布地区ETEC检测总阳性率为11.71%,鄂尔多斯地区ETEC总阳性率为9.44%,其中0~2月龄阳性率为21.49%,2~6月龄阳性率为5%,6~18月龄阳性率为0.由此可知,乌兰察布地区ETEC检测总阳性率高于鄂尔多斯地区,两个地区ETEC的流行情况和感染情况均以0~2月龄犊牛为主,为进一步开展犊牛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犊牛腹泻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调查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燕麦牧草体外瘤胃降解和发酵特性的研究

饲料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不同燕麦品种的瘤胃降解及发酵特性,采集10个燕麦品种(青海444、林纳、青引1号、青燕1号、青引2号、加燕2号、青海甜燕麦、骏马、莫妮卡、青莜3号)抽穗期全株样品,首先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其营养价值,然后选用3只体重接近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湘东肉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并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法对选取的牧草进行体外瘤胃发酵试验,测定发酵6、24、48、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和48 h的产气量,以及发酵24 h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氨态氮(NH3-N)浓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燕麦牧草营养成分中,粗蛋白、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营养成分含量范围:粗蛋白9.23%~13.69%、粗灰分7.30%~8.31%、NDF 47.46%~54.04%、ADF 24.52%~31.03%、半纤维素21.44%~26.64%、淀粉3.43%~4.27%、总能14.59~15.05 MJ/kg;加燕2号、青引1号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燕麦品种(P<0.05)。体外发酵参数差异亦存在显著差异,青海444的理论最大产气量和48 h累积产气量高于其他品种,且6、24、72 h的干物质降解率最高。青海甜燕麦的产气速率最高,除青莜3号外,其他品种的48 h干物质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范围为55.79~67.25 mmol/L,青燕1号最高,其丙酸含量也较高;乙丙比范围为2.74~3.41,加燕2号最高,青燕1号最低;NH3-N浓度范围为114.00~202.19 mg/L,青莜3号最高,青燕1号最低。综上,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燕麦牧草在营养成分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有显著影响。从营养成分上看,加燕2号营养价值较高;从体外发酵参数来看,青海444和青燕1号两个品种潜在饲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 燕麦 体外发酵 干物质降解 产气量 挥发性脂肪酸 氨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精油和胆盐复合制剂对山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胆盐复合制剂对山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择24只5月龄的体重为(21.46±2.07) kg的阿拉善白绒山羊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均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5 g/kg以麦饭石为载体的复合制剂;其中试验1组(T1组)复合制剂中含500 mg植物精油(60%沙蒿油、40%香芹酚+肉桂醛+牛至油),试验2组(T2组)复合制剂中含500 mg植物精油(60%沙蒿油、40%香芹酚+肉桂醛+牛至油)和500 mg胆盐,试验3组(T3组)复合制剂中含500 mg胆盐。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T1组T2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T1组的料重比降低了28%,T2组的料重比降低了10%。2)与对照组相比,T1、T2组的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T1组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T1组的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T1、T2组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T1组的盲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2和T3组的瘤胃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1和T2组的回肠黏膜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1和T3组的盲肠黏膜封闭蛋白-1(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1、T2和T3组的肝脏法尼醇X受体(FX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对山羊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以及肠道组织形态发育效果最佳,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和胆盐复合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山羊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且在肠道健康发育过程中也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幼龄绒山羊 植物精油 胆盐 肠道屏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苗前补灌对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谷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2023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方法】以8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苗前补灌与水分亏缺2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比分析谷子品种生长特征及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苗前补灌可显著影响谷子品种的生长和光合特性。与水分亏缺处理相比,金苗K1的出苗率提高最高(6.56%),其次为张杂谷13号(提高4.44%);金苗K1和张杂谷13号的株高表现较好,分别为30.5、30.3 cm,提高了15.21%、6.27%,均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P<0.05);张杂谷13号的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表现较好,分别为5.45 mm、0.598 g,提高了12.60%、5.65%,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次为金苗K1,分别提高了16.56%、4.98%。水分亏缺处理下,张杂谷13号和金苗K1的叶面积指数受干旱影响较小,分别为0.94、0.83;张杂谷13号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最高,为51.18。张杂谷13号和金苗K1的气孔导度在2个处理下均表现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苗前补灌处理较水分亏缺处理分别提高了4.45%和4.36%;冀谷168和金苗K1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张杂谷13号在水分亏缺处理下表现最好,为33.18μmol/(m~2·s),较苗前补灌仅降低了1.99%;张杂谷13号和金苗K1的蒸腾速率均表现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苗前补灌处理较水分亏缺处理分别提高了4.39%和3.79%。张杂谷13号和金苗K1的水分利用效率在2个处理下均表现较好,水分亏缺导致叶片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11%、7%。【结论】张杂谷13号、金苗K1可作为内蒙古黄土高原旱作区谷子抗旱保苗优势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 谷子品种 苗前补灌 苗期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iteSpace的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分析近30年(1995—2021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为来源数据库,检索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的相关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6.0.R1)分别对文献年度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显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结果显示:共发表英文文献170篇,中文文献45篇。近30年国内外肉牛肠道菌群功能基因相关研究领域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自2011年以来迅速增长;欧美学者逐步建立了理论框架、模型方法,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其中美国占主导地位,Guan Leluo、Auffret M D和Bryan A White等关键作者具有突出贡献。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发文被引量居第2,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毛胜勇、蒋林树、王加启和杨舒黎等研究团队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先进水平。近30年,该领域研究热点从1995年关注抗菌肽,到2005年首次关注16S rRNA多样性和宏基因组;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自2015年以后16S rRNA和宏基因组研究再度火热,以宏基因组、宏转录组等多组学对瘤胃微生物分解纤维素以及生成甲烷的功能基因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此外,肠道微生物功能基因在肉牛营养代谢、饲料开发、免疫调控以及肉牛品种选育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肉牛 肠道菌群 CiteSpace 功能基因 文献计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