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外源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明确小白菜富集钙的最佳喷施量和最佳施用期,以苏州青、兔耳白、上海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供钙水平[清水对照(T0)、50?mg/L?CaCl2(T1)、100?mg/L?CaCl2(T2)、150?mg/L?CaCl2(T3)、200?mg/L?CaCl2(T4),?250?mg/L?CaCl2(T5)],在移栽7、14、21?d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钙对小白菜酶活性、钙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钙处理的小白菜,不同品种间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表现出显著差异水平,并且随着喷施钙浓度的增加,两种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3处理中酶活性达最大,移栽后14?d?CAT和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79.33%和114.05%.随着钙浓度的增加,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小白菜品种钙含量均表现出显著增加,且移栽14?d喷钙对叶片的钙含量影响最大,移栽7?d影响最小.不同品种同一时期钙含量为上海青>苏州青>兔耳白.叶面喷施钙可以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硝酸盐的含量,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品种小白菜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T3?处理增加最显著,最高增加了10.91%、3.94%和10.82%.移栽后21?d兔耳白在钙处理T3时硝酸盐含量达到最低,比对照降低9.09%.喷施不同浓度钙,显著提高小白菜钙含量,且随着钙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T3处理时达到最大.移栽21?d,T3处理上海青、兔耳白、苏州青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86%、3.09%和3.83%.因此,适量喷施外源钙可提高小白菜叶片酶活性,改善品质,增加产量.移栽21?d喷施150?mg/L?CaCl2为小白菜叶面喷施钙的最佳施用期和最佳施?用量.

关键词: 小白菜 钙含量 产量 生理指标 品质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iTRAQ技术快速鉴定稻米品质差异蛋白的方法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鄂中5号和桂朝2号为材料,应用iTRAQ技术快速鉴定稻米品质差异蛋白,从而根据差异蛋白快速和有效地筛选到与水稻(Oryza sativa L.)品质相关联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鄂中5号、桂朝2号共鉴定出水稻显著差异蛋白61个,其中上调蛋白21个,下调蛋白40个.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品质性状的研究和开发并且结合转基因技术培育高档优质水稻品种.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iTRAQ技术 差异蛋白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襄阳市直播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进村入户问卷方法,调查了湖北省襄阳市4个产区直播稻的生产现状。结果表明,当前习惯生产管理条件下,直播稻的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草害严重、倒伏、早衰是限制襄阳市直播稻发展的3个主要问题。从技术层面,必须通过提高整地质量特别是田间平整度、选择适宜品种和播种量、加强化学除草剂的合理使用、优化水肥管理技术等综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襄阳市直播稻稳产高产。

关键词: 直播稻 存在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朱顶红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根部发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分离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该病原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落呈圆形,菌丝最初为白色绒毛状,随时间菌落逐渐变为浅黄色;病原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大型分生孢子较直或稍弯曲为镰刀形,有较多横隔,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或椭圆形,有1~2个横隔;从病原菌菌株的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关键词: 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某软土深基坑设计与施工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

摘要:概述了武汉某软土深基坑工程情况,介绍了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采用二级放坡结合挂网喷锚的支护方案,并对方案实施的效果作了介绍.

关键词: 软土 深基坑 信息化施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基本素质及培养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

摘要: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新生力量.通过分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政治、专业、文化、职业道德等4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给出了对青年编辑进行培养的几点建议,包括: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鼓励在职攻读学位、创造科研实践条件、加强对青年编辑的关怀;青年编辑自身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等.

关键词: 基本素质 培养建议 科技期刊出版单位 青年编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线菌HBERC-39158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从四川省乐山市采集土样中分离的1株放线菌HBERC-39158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进行了16S分子鉴定、摇瓶发酵及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并对发酵提取物进行HPLC制备,获得了不同时间流出的样品36份,经组分活性测定,确定了其活性部位,并制备了活性化合物纯品,对其进行了HPLC-MS及NMR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kronopolitis),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重要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活性,其活性组分出现在14~19 min。根据活性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质谱数据以及核磁共振谱的解析,结合文献比对,确定其活性化合物为factumycin。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抗真菌活性 放线菌 法图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川产区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成分和抗菌活性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利川产区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通过液质联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LC-HR-ESIMS)技术鉴定其组分,采用高效液相外标法测定各组分含量,运用滤纸片法测试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对10株供试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中鉴定和定量了7个黄酮组分:二氢杨梅素(18.57%)、杨梅苷(0.53%)、杨梅素(1.29%)、花旗松素(1.38%)、槲皮素(0.51%)、三叶豆苷(0.78%)、山柰酚(0.45%);显齿蛇葡萄嫩叶总黄酮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藻弧菌有中度敏感抑制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1.0 mg·mL-1、2.0 mg·mL-1、2.0 mg·mL-1、1.0 mg·mL-1.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嫩叶 抗菌活性 总黄酮 最小抑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大规模发酵中的菌体自溶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高密度发酵放大中的自溶性问题,主要探索不同接种量和不同补料速率对于大肠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超过2%就会对大肠杆菌发酵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发酵结束时菌数降低,超过5%后发酵液中菌体基本全部自溶;补料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补料速率太快会导致菌体生长过快,从而营养不足,导致菌体逐渐自溶。

关键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放大 自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即食小龙虾加工与杀菌工艺研究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0 CSCD

摘要:以淡水小龙虾为原料,通过清洗、蒸煮、腌制、油炸、调味、杀菌等工艺开发一种即食小龙虾产品,重点研究油炸、杀菌工艺参数对小龙虾感官品质、水分含量、色泽、质构的影响,并比较电子束辐照(4 kGy、6 kGy、8 kGy)与高压蒸汽(121℃、20 min)杀菌对小龙虾的杀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增加,虾肉感官分值变化不明显,水分含量降低,硬度、弹性、咀嚼性均增加;与高压蒸汽杀菌比较,电子束辐照杀菌对虾肉的质构和色泽的影响较小,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显著提高,吸收剂量8 kGy的小龙虾在37℃条件下可以储藏6 d,菌落总数为7.4×104 CFU/g.

关键词: 即食小龙虾 加工 杀菌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