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碳氢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法——一种含脂类辐照食品的鉴别方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介绍了欧洲标准EN1784-2003含脂类辐照食品的鉴别——碳氢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分析法的标准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简述了该体系对我国相关技术的影响。

关键词: 辐照食品 碳氢化合物(HC) 气相色谱分析(GC) 脂肪 EN1784-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香味等位基因粳稻的分子和香味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编码水稻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的基因Badh2两个外显子缺失标记从60份优质常规粳稻中筛选到11份香稻,对其分子基础和香味特性进行了解析。系谱分析推测外显子7缺失材料的香味可能与籼稻血缘有关。利用第8染色体上37对SSR引物分析其遗传基础,结果有20对呈现多态且检测到64个等位基因变异。聚类分析发现苏香粳1号和苏香粳2号归为一类且与其他材料遗传距离较远,且两品种幼苗植株和米饭香味特性均表现突出。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幼苗中香味基因的表达,发现其在不同品种中表达各异。研究结果阐明了具有不同香味基因的粳稻品种香味特性,同时也为香稻遗传育种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粳稻 香味基因 SSR标记 RT-PCR 香味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部分地区猪高热病中猪瘟病毒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9

摘要:猪瘟病毒(CSFV)和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的病原,而且经常混合感染,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治的前提.根据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E2基因的保守序列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7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出大小为509 bp和372 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通过优化RT-PCR条件,分别对江苏不同地区送检的21份病死猪的血清、淋巴结、肺、肝、脾、心脏等组织进行单重RT-PCR检测.结果4份CSFV阳性,9份PRRSV阳性,其中3份CSFV和PRRSV同时为阳性.结果表明,CSFV和PRRSV单重RT-PCR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临床诊断.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T-PCR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一品红品种对~(60)Coγ辐照敏感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0、20、304、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6个一品红品种的扦插苗,观测各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及植株生长情况,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辐照使一品红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剂量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植株的存活率、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均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一品红品种的辐照敏感性存在差异,其半致死剂量为21.94~28.71 Gy。

关键词: 一品红 60Coγ辐照 半致死剂量 辐照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樱桃引种试验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江苏南京建立大樱桃试验园,对引进品种进行花果经济性状、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病虫害等方面的鉴定评价,并对栽培表现进行评价筛选,供南京及周边地区引种时参考。

关键词: 大樱桃 引种试验 性状 鉴定评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蒿的脱水与护色工艺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摘要:研究了芦蒿干制品的加工工艺及其加工中的护色技术。通过对芦蒿干制品品质的考虑,得出了芦蒿加工中的最佳烫漂和护色条件:用100 mg/kg ZnSO4护色液于100℃条件下烫漂120 s。从加工成本和产品品质综合考虑,烫漂和护色工艺推荐为75 mg/kg ZnSO4护色液于100℃条件下烫漂90 s。干制温度选择85℃时芦蒿干制品的品质最佳,且最为经济。

关键词: 脱水工艺 芦蒿 护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小龙虾养殖要以虾农利益为核心

渔业致富指南 2009

摘要:小龙虾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现已在全国掀起小龙虾养殖热潮,很多地方纷纷出台发展小龙虾产业意见,制定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农民养殖龙虾,有力地推动了龙虾产业的发展。但依笔者见,有些地方做法欠妥,现列举几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省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1982和1983年,先后参加华东地区和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协作攻关,选育出盐优57V、徐优3-2、六优1号、六优3-2等首批杂交粳稻组合,但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体系,这些组合未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1996年以后,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的选育,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杂交中粳走出低谷,打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杂交晚粳的品质改良取得重大突破;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江苏的杂交粳稻仍然存在增产优势不突出、抗性较差;不育系育性不稳定、杂种纯度差;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今后江苏杂交粳稻研究应主攻高异交率不育系和强恢复系选育、加强迟熟中粳型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进一步加强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使江苏省杂交粳稻研究和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江苏省 杂交粳稻 育种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2型IMPDH基因功能结构域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猪链球菌毒力相关基因orf2和mrp之间发现一个新的开放阅读框,经酶活性染色试验证实该阅读框编码的蛋白具有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活性,该阅读框共计957 bp,编码319个氨基酸。经Interpro和PHD软件分析,推测该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存在于9~798 bp基因片段所编码的多肽中,特对这790个碱基依次缺失,以找寻酶的催化部位和底物结合部位。4个缺失基因和全长基因经过基因克隆,表达出5种相应的蛋白。免疫印迹证实这5种蛋白可被猪链球菌2型(SS2)的抗血清识别,且其中的4种蛋白含有IMPDH单抗(1A8)识别表位;通过活性染色,初步确定了SS2中IMDPH的催化部位和底物结合部位。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结构域 活性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枪共转化将拟南芥DREB2A基因和bar基因导入小麦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小麦的抗旱耐盐性,采用PCR方法克隆了拟南芥DREB2A(AtDREB2A)基因,构建了由水稻Actin启动子驱动的组成型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共转化途径,将AtDREB2A基因和抗除草剂筛选bar基因同时导入小麦品种Alondra和扬麦12,bar基因、AtDREB2A基因的转化频率以及两基因的共转化频率分别达到2.4%、0.4%和0.2%。对部分阳性植株进行RT-PCR分析表明,导入的AtDREB2A基因和bar基因均获得稳定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共转化植株为今后剔除筛选标记基因、培育安全的抗旱耐盐小麦新种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DREB2A基因 共转化 bar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