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采后流通温度对精品包装苏州青感官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采后流通影响精品包装叶菜品质的温度和关键环节,以苏州青为试验对象,模拟产地处理→贮藏/流通→配送末端→货架的流通程序,研究苏州青在流通过程中呼吸代谢、外观、质地、风味、滋味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温(20.0℃)流通相比,低温(5.0℃)流通抑制了苏州青的总呼吸速率与糖酵解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EMP)、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途径的呼吸速率,保持了其苦味、涩味,并具有较高的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幅,延缓了其组织剪切力、咸味的上升及叶绿素含量的损失.综合分析可知,EMP途径是苏州青模拟流通条件下的呼吸主路径,各呼吸代谢路径对流通温度存在差异化响应,货架1 d是总呼吸以及EMP、TCA途径呼吸的转折点,流通贮藏是影响苏州青剪切力和整体挥发性气味的重要环节.真空预冷环节可以延缓苏州青质地变化,也会造成叶绿素a损失.研究结果可为精品包装苏州青的流通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大肠杆菌O8、O9和O89血清型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畜牧与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O8、O9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3种血清型大肠杆菌O抗原合成基因簇序列,设计3对检测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三重PCR方法.结果:经条件优化后的三重PCR方法可有效鉴别O8、O9和O89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其他肉羊养殖场常见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和致病菌无特异扩增条带;敏感性检测显示,三重PCR方法对O8和O89血清型的最小检出量为10 pg/μL,对09血清型的最小检出量为100pg/μL;采用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血清凝集方法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可快速、准确、特异地对O8、O9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检测,为养殖及肉品加工环节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检测手段.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苏氨酸、丙谷二肽对断奶仔兔生长性能、器官发育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谷氨酰胺、苏氨酸、丙谷二肽对断奶仔兔生长性能、器官发育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仔兔60窝,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窝,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3%谷氨酰胺+0.3%苏氨酸(试验I组),基础日粮+0.6%谷氨酰胺+0.3%苏氨酸(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06%丙谷二肽+0.3%苏氨酸(试验Ⅲ组)。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在28和35日龄时断奶,试验期21 d,记录个体重、死亡率,试验末屠宰采集血样检测抗氧化指标,记录器官重。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仔兔个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试验Ⅱ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近,35和49日龄个体重高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ADG)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仅死亡率高于对照组。2)试验Ⅲ组肝脏重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心脏、脾脏、肾脏和胃的重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血清常规指标及相关酶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谷氨酰胺、苏氨酸、丙谷二肽后,仔兔28日龄断奶并未影响仔兔机体代谢,更未影响仔兔的健康。4)各组血清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有提高,其中试验Ⅱ、Ⅲ组提高了9.58%、7.62%,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下降19.3%、16.0%。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28日龄断奶仔兔饲喂添加谷氨酰胺、苏氨酸或丙谷二肽日粮后的生长性能、器官发育、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35日龄断奶仔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3个试验组中,添加0.6%谷氨酰胺和0.3%苏氨酸的试验Ⅱ组比其他2个试验组效果要好,且提高了仔兔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仔兔机体健康。


自制ISCOMATRIX与CpG联合的HCA587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应评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3
摘要:目的 确定自制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ATRIX)作为HCA587蛋白疫苗佐剂的有效剂量,并探讨其与CpG联合作为HCA587蛋白疫苗佐剂的免疫效力和肿瘤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透析法将Quil A、胆固醇和磷脂制备成ISCOMATRIX,经磷钨酸负染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制ISCOMATRIX的结构。建立小鼠免疫模型,将联合CpG的HCA587蛋白疫苗与不同剂量的自制ISCOMATRIX佐剂混合,经尾根部皮下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产生IFN-γ的脾细胞频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CA587特异性抗体水平。在小鼠右侧胁腹部皮下接种B16-HCA587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按照处理方式不同将小鼠分为HCA587蛋白疫苗治疗组(接种100μL包含CpG与最佳剂量的自制ISCOMATRIX的HCA587蛋白疫苗)与PBS对照组(注射100μL的无菌PBS),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结果 自制ISCOMATRIX佐剂呈典型的蜂窝状结构,直径20~30 nm,大小均一。12、36μg(QuilA浓度分别为0.012%、0.036%)的自制ISCOMATRIX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与商品化ISCOMATRIX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显著高于CpG+36μg ISCOM对照组与PBS组(均P<0.000 1); 5μg与18μg自制ISCOMATRIX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细胞频数,高于CpG+36μg ISCOM对照组与PBS组(均P<0.000 1),但低于商品化ISCOM组(P=0.004)。12、18与36μg自制ISCOMATRIX组的血清HCA587抗体水平与商品化ISCOM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PBS组相比,12μg自制ISCOMATRIX组1×10~4倍稀释血清的抗体滴度显著升高(P=0.006 2)。与PBS对照组相比,HCA587蛋白疫苗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减缓,且第35天测量时肿瘤大小显著较小(P=0.018 1)。结论 以12μg自制ISCOMATRIX作为佐剂联合CpG制备的HCA587蛋白疫苗能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并抑制荷瘤小鼠的肿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肿瘤治疗作用。
关键词: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ATRIX) 自行制备 CpG HCA587蛋白疫苗 免疫效应


事业单位科研经费"包干制"研究-基于COSO内部控制角度
《中国总会计师 》 2023
摘要:随着科技创新向纵向推进,原有的经费管理模式慢慢不再适应现实需求,科研经费“包干制”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研人员的部分需求,给予科研人员较大的自主权。但“包干制”在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也潜藏着较大的财务风险。本文探讨了“包干制”落实过程中潜藏的风险,并从COSO内部控制角度提出“包干制”实施的五点建议,希望能促进“包干制”政策落实,使科研单位能实实在在获得政策红利。


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开放共享的机制探索——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支撑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随着财政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如何盘活大型科学仪器、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让科技资源实现全共享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介绍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背景及平台管理运行的现状,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着力梳理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管理运行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围绕构建共享体系、强化政策保障、科学配置资源、优化平台运行管理、建设实验服务队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提出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高效利用服务共享的机制与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服务水平,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科技创新产业需求提供更加有效的专业、精准服务,为科研院所推进仪器开放共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 高效利用 共享服务 机制


超微粉碎对牛蒡根粉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2种技术制备6种牛蒡根粉,研究粒径大小对牛蒡根多酚(游离酚、结合酚)的含量、抗氧化性及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显著降低了牛蒡根粉的粒径,使粉末的粒径分布和比表面积发生显著变化;使牛蒡根多酚(BRPP)的溶出率、抗氧化活性和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加。超微粉碎时间在30 min,粒径为14.16μm时,粉末的均一性最强;此时,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分别增加19.01%、23.23%;DPPH自由基清除力分别提高28.07%、22.15%;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分别提高36.78%、32.42%;铁离子还原能力也分别提高34.31%、27.13%;多酚生物可及性提高20.08%。因此,超微粉碎技术可用作制备牛蒡根粉的前处理加工手段。


外源过氧化氢对草莓花芽生理生化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外源H2O2处理对草莓花芽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以期为草莓促早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以妙香7号草莓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个H2O2浓度(5、10、15 mmol/L)和3个持续喷施时间(5、10、15 d),加上清水对照,共1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花序形态表现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现蕾期,H2O2浓度为5 mmol/L水平下的现蕾比例超过了 5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经过H2O2处理后的花序有明显的缩短;外源H2O2处理促进了活性氧代谢,O2-·含量迅速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激活了保护酶系,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有效清除了活性氧;SOD活性方面,5-5、5-10、10-10、15-10处理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合;POD活性方面,5-5、5-10、5-15、10-10处理均高于其他组合;CAT活性方面,5-10、5-15、10-15处理高于其他组合.通过因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排名可得:5 mmol/L H2O2连续喷施10 d,效果最佳.


DF-1细胞中TLR7编码基因的敲除及其抗FAdV-4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
《畜牧与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构建高质量的禽源细胞系,应用CRISPR/Cas9技术实现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Toll样受体7(TLR7)编码基因的敲除,构建稳定的细胞培养禽腺病毒4型(FAdV-4)增殖体系.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FAdV-4感染DF-1细胞后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中效应分子进行检测,选择转录水平显著上调的基因TLR7作为研究对象;构建sgRNA载体与Cas9表达载体共转染DF-1细胞,经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特征分选单克隆,PCR验证及增毒试验筛选后获得TLR7编码序列敲除的DF-1-TLR7-KO#3单克隆细胞系,命名为DF-1-TLR7-KO细胞.对敲除前后DF-1细胞的天然免疫系统对FAdV-4感染的拮抗效应和病毒在不同细胞中增殖效率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TLR7编码序列敲除的DF-1细胞系,与原始细胞相比病毒增殖能力提高.试验对细胞的天然免疫系统与FAdV-4感染的互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更好地研究宿主对病毒入侵的应答机制,提高疫苗生产效能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生物材料储备.
关键词: 免疫应答 DF-1细胞 禽腺病毒4型 CRISPR/Cas9 Toll样受体7


不同光质处理对采后桃果皮色泽及花色苷代谢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桃果采后色泽的影响,探讨光照对桃果花色苷代谢的调控机制,本实验以'中桃九号'为实验材料,在(22±1)℃条件下对桃果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红、绿、蓝、白光),光照时间12h/d,以黑暗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光照处理后桃果色泽、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途径酶活力、结构基因和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光、绿光对桃果皮着色没有明显影响,白光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而蓝光能显著促进桃果皮色泽的提升,采后第6天时蓝光处理组桃果皮花色苷含量达到27.26 mg/kg,分别是白光处理组和对照组的4.48倍和10.34倍.在蓝光作用下,花色苷合成途径酶活力以及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水平在大多数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其他光照处理组(P<0.05).其中,结构基因PAL、CHS、F3H、DFR、ANS、UFGT和转录因子MYB10.1的表达水平与桃果皮色泽参数以及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蓝光处理通过上调花色苷合成通路诱导桃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积累.研究结果将加深对光照调控植物花色苷代谢机制的理解,同时为研发桃采后色泽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