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二氧化锰对微好氧堆肥腐熟、温室气体及臭气排放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锰矿物添加对微好氧堆肥过程腐熟、温室气体和臭气排放的影响,该研究以由厨余垃圾、水稻秸秆、羊粪和尾菜组成的多元混合物料堆肥为研究对象,共设 3个处理,采用间歇通风方式,将通风速率为 0.14 L/(kg·min)设置为好氧堆肥对照(CK),速率为 0.06 L/(kg·min)为微好氧处理(T1),添加二氧化锰(MnO2)的微好氧处理为T2.结果表明:多元废弃物好氧或微好氧堆肥在堆制 70d后均能腐熟,但T2处理腐熟度显著高于T1.微好氧处理T1、T2减少了 26.47%~30.29%的NH3 和 33.19%~38.60%的N2O的排放,总温室效应减少了 29.26%~31.38%.臭气的排放集中在前 14 d,T1、T2处理的H2S和VOCs的释放量显著增加了 320.35%~501.04%和 39.82%~53.63%.因此,微好氧堆肥可达到减排目的,但却加剧臭气的排放;MnO2 可提高促进堆肥腐熟,降低温室气体和臭气的排放.

关键词: 微好氧 温室气体 臭气 通风速率 二氧化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圆环病毒ORF-C1基因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鸭圆环病毒(DuCV)感染能够引起鸭的免疫抑制,引起多种病原的继发性感染,在我国鸭群中广泛流行.为了解DuCV的遗传变异情况,对采自山东、江苏和贵州3个省份的19个鸭场的样品进行了 PCR测定,并对DuCV的ORF-C1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PCR测定结果显示,19个鸭场中有9个鸭场的样品为DuCV阳性,总体阳性率为47.4%;ORF-C1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9株DuC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4%~100%和82.2%~100%,与NCBI中已公布的DuC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7.8%~99.5%和71.5%~-99.6%;遗传进化分析显示,9株DuCV全部属于DuCV-1b亚型,其中有7株在同一分支上,与D11-JW-001等韩国毒株遗传距离较近,另外2株则与山东、广西的毒株遗传距离较近;此外,与已公布的毒株相比,9株DuCV都在158位发生了氨基酸突变,由E/D变为L/P.上述结果表明,DuCV-1仍然为我国鸭群中的优势流行基因型,但病毒的基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应该对其进行持续监测.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 ORF-C1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的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性影响的研究态势分析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

摘要:为明晰对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抵抗逆境等方面作用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本文利用科学文献计量法,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近30年来即1991-2021年间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与可视化处理,总结了丛枝菌根真菌抗性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变化、国家和机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丛枝菌根真菌抗性研究仍然是研究热点,研究文献中出现较高频次的关键词有“盐胁迫”“干旱胁迫”等;2)国内外主要研究单位集中在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长江大学(Yangtze University)等高校和研究院所;3)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逆境的研究以及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抗逆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抗性研究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园区现状分析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现代园艺 2023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包括产学研合作机制、协同联动机制、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机制等,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产学研合作 协同联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禽胚胎期性别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3

摘要:性别鉴定是家禽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通用的雏鸡翻肛鉴定法费时费工,家禽从业者和科研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研发家禽孵化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以提高性别鉴定效率、节能省工并避免淘汰公雏.总结现有家禽胚胎性别鉴定主要方法、最新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建议,为家禽早期性别鉴定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家禽胚胎性别分化由遗传物质决定,性腺的两性分化随着胚胎发育逐渐清晰,随之分泌性激素,导致胚胎雌雄性激素水平差异,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雌雄胚胎会出现其他差异性表观性状(羽色等).基于上述鸡胚发育规律,可以通过检测雌雄胚胎遗传物质、性激素和其他表观性状的差异进行性别鉴定.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或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分析鸡胚性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CHD、EE0.6、SWIM、Xho-I、DM4RT等),可实现性别鉴定,该方法鉴定准确率为100%,但操作复杂,需要采集胚胎组织或血液等带遗传物质的样品,仅适用于科研领域或高价值家禽品种,难以产业化应用.使用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试剂盒测量鸡胚性激素含量,包括雌酮、雌二醇、睾酮、雄烯二酮和二氢睾酮等,可实现性别鉴定,该方法同样操作复杂,需要采集胚胎血液或尿囊液,但准确率较高,达98%以上.此外,利用光谱图像技术识别种蛋内物质成分和物理特性差异,借用机器学习建立雌雄胚胎识别光谱模型,也可实现鉴定,该方法为非侵入式,速度快,但准确率有限且通用性差.产业应用方面,德国SELEGGT公司开发了一种性激素快速检测试剂并推出一套商用鸡胚性别鉴定技术和装备,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准确率达98.5%,但是鉴定速度仅为3 600枚/h,远低于市场期望值;德国AAT公司也推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全自动鸡胚性别鉴定设备(CHEGGY),检测速度为20 000枚/h,鉴定准确率为96%,但仅适用于羽色自别系品种.从家禽产业应用需求角度看,基于光谱图像检测法的性别鉴定技术优势明显,产业化应用潜力最大,需要深入研究家禽胚胎发育期雌雄鸡胚间的生理差异和生理信号检测方法,为高效鸡胚性别鉴定技术和装备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家禽 孵化期 性别鉴定 光谱图像 激素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良品种南粳46及其衍生品种特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粳稻品种,食味品质优良、抗条纹叶枯病、丰产性好。本研究采用系谱图法对南粳46的系谱来源及衍生品种进行了总结,测定和分析了南粳46及20个衍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重要功能基因的等位基因型分析。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首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被作为核心亲本广泛利用,至2022年共衍生出3代29个品种,分别在上海、安徽、湖北、江苏、辽宁、河北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衍生品种在江苏及周边地区优质稻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南粳46衍生品种在外观品质、籽粒理化特征和淀粉粘滞性特征值上存在较大的变异,其次是米饭食味品质,生育期、株高、产量相关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变异范围最小。重要功能基因的等位型分析发现,随着和南粳46不同等位型的品质基因数量的增加,品种的米饭食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利用南粳46为核心种质的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外观品质、籽粒理化特征和淀粉粘滞特性的选择,其次是米饭品质性状和产量,从而达到选育优良后代的目的。同时,在选择亲本时还需要关注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互补。

关键词: 水稻 南粳46 系谱 衍生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矿质氮及其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土壤矿质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氮素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是反映土壤肥力的一大指标,主要包括硝态氮和铵态氮.土壤矿质氮的累积与土壤微生物、施肥、温度、水分、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土壤矿质氮的流失可能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地表水体富营养化,释放的氧化亚氮会引发温室效应,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从土壤矿质氮的组成与来源、影响氮素矿化的因素、矿质氮的提取与测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土壤矿质氮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壤硝态氮 土壤铵态氮 氮素矿化 提取与测试 环境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综合评价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

摘要:为选择适宜长江中下游淮南地区栽培环境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8个品种为材料,分析参试品种的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赤霉病抗性、灌浆速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8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在产量、生育期、灌浆速率和赤霉病抗性方面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镇麦12、扬麦33产量优势明显,产量在8 000 kg/hm2以上,其中镇麦12灌浆速率高于其他品种,千粒质量最高;镇麦21和扬麦33表现出较强的赤霉病抗性.主成分分析将各性状提取为3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籽粒因子、群体结构因子、成穗率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9.77%.根据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将品种排序为镇麦12>扬麦33>镇麦21>镇麦15>镇麦18>扬麦23>镇麦168>农麦88.因此,扬麦33、镇麦12、镇麦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生长优势,可以作为当地小麦生产的主推品种和小麦育种亲本选配的骨干材料.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赤霉病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农业工程技术 2023

摘要:该文以江苏省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针对产业需求提出设施农业今后的发展建议,从政策扶持、产业规划、体制创新和科学管理等角度,提出编制江苏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体系、研发江苏省特色宜机化的设施结构、完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体系、提高设施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以及全面促进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江苏特色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设施农业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渣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果菜 2023

摘要:葡萄渣是酿酒后的葡萄残留物,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炎、抗癌、改善肠道菌群、预防血栓等多重功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葡萄渣中酚类物质、膳食纤维及不饱和油脂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与其提取技术的相关研究,以及葡萄渣活性成分在食品加工、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葡萄渣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葡萄渣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渣 活性成分 提取 食品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