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国内外小麦种质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评价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质元素在人类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矿质元素含量是小麦品质育种主要目标之一。为了了解小麦种质籽粒矿质养分状况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良育种材料,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法对214份国内外小麦种质的Cu、Ca、Fe和Zn 4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种质的4种矿质元素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变异系数分布在31.05%~67.46%之间;中国不同地区小麦种质的矿质元素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山东、江苏、四川、河南等主产区的小麦种质矿质元素含量较高;4种矿质元素中除Ca外,其余3种元素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对小麦矿质元素综合提升比较有利。研究也筛选出了每种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的部分小麦种质,在以后品质育种中应重视对这些种质的利用。

关键词: 小麦种质 矿质元素 评价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栗树单宁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形态和通透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栗树单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通透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5±1)日龄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近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1500 mg/kg的栗树单宁。结果表明:(1)试验C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22.39%,料肉比和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和54.06%;试验D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47.21%(P<0.05);(2)在绒毛高度方面,试验C组十二指肠和D组空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36%和13.51%(P<0.05);在隐窝深度方面,试验C组回肠比对照组降低了14.21%(P<0.05);在绒隐比方面,试验C组回肠和D组空肠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7.52%和26.59%(P<0.05);(3)试验C和D组的血清D-乳酸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对于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试验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和C组的过氧化物歧化酶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升了9.44%和14.04%;试验C和D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26.95%和32.03%。因此,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栗树单宁可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1000 mg/kg为最佳剂量。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 肠道形态 肠道通透性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协同作用及在小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田间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室内水培法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有效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37mg/L和105.91mg/L,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比例为8∶2、12∶2、16∶2、20∶2时,共毒系数(CTC)分别为94.3、239.7、198.1、156.5,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用具有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以12∶2、16∶2比例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增效最为显著。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苗前以12∶2和16∶2比例土壤封闭喷施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指数为1.51和1.43;苗后3d及苗后15d茎叶喷施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选择性较差,选择性指数低于1。田间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对阔叶杂草荠菜、播娘蒿、婆婆纳防效优于氟噻草胺单独使用,混配条件下株防效为85.45%~100%,鲜重防效为89.57%~100%,对小麦分蘖数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氟噻草胺 氟唑磺隆 协同作用 小麦 多花黑麦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纯合o_2o_2背景下玉米胚乳硬质度与赖氨酸含量的遗传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解决优质蛋白质玉米容重低、易感穗腐病的缺陷,大幅提高优质蛋白质玉米新种质的品质,采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检测了回交转育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的基因型,确定这些材料确实在o_2位点纯合,对纯合o_2o_2背景下玉米F_1代籽粒进行观察和测定容重,并测定F_2代籽粒产量、容重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_1代籽粒胚乳硬质度存在明显的母本效应;F_2代籽粒赖氨酸含量与F_2代籽粒容重呈不显著负相关;对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近等基因系家系穗行而言,籽粒产量和赖氨酸含量差异均较小,而籽粒容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杂种优势类群杂交组合近等基因系家系内部F_2代籽粒容重和赖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Q478×QC72的部分家系组合胚乳硬质度与赖氨酸含量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 玉米 o_2o_2 胚乳硬质度 赖氨酸含量 容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现状及变化规律,对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的749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籽粒品质和面粉加工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小麦材料的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均较高,能达到或接近强筋小麦的要求,但是稳定时间相对偏低。随年份的推移,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硬度、吸水率、稳定时间和沉淀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河南省参试小麦品种(系)籽粒的蛋白质质量在逐渐提高。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达到国家强筋和中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较多,稳定时间达到弱筋和中筋标准的品种较多,说明供试小麦品种品质结构发展不平衡。河南省2006-2016年度区试品种(系)以中筋品种为主,其次为中强筋、强筋和弱筋。因此,当前河南省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仍是蛋白质质量的改良、各品质性状平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品质性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蛋白酸法去酰胺条件的优化及其性质表征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酸法去酰胺改性条件对花生蛋白改性效果和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以去酰胺度、水解度以及二者比值为评价指标,分析硫酸浓度、花生蛋白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去酰胺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改性条件,并对改性花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微观结构与溶解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是花生蛋白去酰胺改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同时,硫酸浓度与反应温度也会显著影响蛋白水解。花生蛋白去酰胺的最优条件是:0.30 mol/L硫酸,质量浓度5.5%花生蛋白溶液,85℃反应2 h,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脱酰胺度为66.98%±0.54%,水解度为10.56%±0.27%,二者比例为6.34。去酰胺改性基本不影响花生蛋白的一级与二级结构,却会影响蛋白聚集形态,并显著(p<0.05)提高蛋白溶解性。

关键词: 花生蛋白 酸法去酰胺 氨基酸组成 二级结构 氮溶解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砂姜黑土区强筯小麦品质现状及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淮砂姜黑土区强筋小麦品质现状及基因型与环境对品性状质的影响,于2011-2013连续3年对黄淮五省砂姜黑土区不同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黄淮砂姜黑土区强筋小麦不同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籽粒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完善粒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省份小麦籽粒各项品质指标均值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江苏省小麦的沉降值最大,山东省小麦的面筋指数和降落数值均最高。不同省份小麦的不同品质指标的达标率不同,其中,硬度指数平均达标率最高(91.4%),吸水率平均达标率最低(58.7%);从平均达标率来看,江苏最高(81.5%)。采用AMMI模型对不同区域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来说,济麦20稳定性较好,衡观35和郑麦366对环境比较敏感;周口点对小麦品质鉴别力最大;新麦19和郑麦366形成时间较稳定,郑麦7698和郑麦366的稳定时间变异较小;潍坊和滨州点对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鉴别力较大。

关键词: 黄淮麦区 砂姜黑土 强筋小麦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MS诱变不同香韵类型烟草突变体的初步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不同香韵类型的烟草新品系,以中烟100 EMS诱变处理的后代为材料,在腺毛密度筛选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初选后代腺毛密度、叶面分泌物含量、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K(中烟100)相比,MC-29、SX-19、MC-67等8份材料腺毛密度极显著增加,SX-3、SX-3A、MC-67等3份材料叶面分泌物含量增加100%以上.通过分析各突变株系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与香韵类型的关系,最终筛选出MC-29、SX-17、SX-19等3个香气物质含量较高的株系,MC-29、SX-17、SX-19等3个具有清香气息的株系,MC-67、SX-3A等2个具有青草香韵的株系,MC-70、SX-18、SX-8、SX-17等4个具有类似花香香韵的株系,SX-14、MC-1等2个具有紫罗兰香韵株系,可以作为不同香韵类型的突变材料.

关键词: EMS诱变 烟草 香韵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冻融过程对速冻油条水分分布与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无铝油条预混粉为原料制作速冻油条,研究速冻油条经反复冻融过程对油条水分分布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分别测定了油条的水分含量、低场核磁T2弛豫时间、色泽、比容、感官品质及质构品质,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冻融次数增加,T21与瓤的水分含量、比容、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T21、a*值、b*值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22与咀嚼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随冻融次数增加,油条内部水分与蛋白质、淀粉的结合变疏松,瓤的水分含量减少、油条比容及感官评分降低,油条表面色泽变暗,红度、黄度增加,硬度增加。因此,反复冻融会造成油条内部水分损失,影响水分分布,造成油条比容、品质改变,影响油条产品的最终品质。

关键词: 冻融循环 低场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品质 速冻油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KASP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白菜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影响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的反应体积、引物浓度和DNA模板用量等3个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大白菜的KASP反应体系。96孔模块最佳反应体系中,总反应体积为8μL,其中模板DNA(60~80 ng·μL~(-1))1μL,KASP Master mix(2×)4μL,引物混合物(50μmol·L~(-1))0.14μL,ddH_2O 3μL。384孔模块最佳反应体系中,总反应体积为4μL,其中模板DNA(60~80 ng·μL~(-1))1μL,KASP Master mix(2×)2μL,引物混合物(50μmol·L~(-1))0.07μL,ddH_2O 1μL。利用不同引物和不同的大白菜材料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验证,均获得了较好的KASP-SNP分型,验证了该优化体系的稳定性。该反应体系可以用于大白菜遗传多样性研究、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等遗传学研究。

关键词: 大白菜 KASP 反应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