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63条记录
不同氮肥水平下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Unispec光谱分析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氮肥水平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及叶绿素含量,并分析了光谱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光谱反射率高于施氮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下降,并初步断定结荚期是大豆氮素光谱营养诊断的敏感时期;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整个生育时期,除鼓粒期不施氮处理外其它处理的植被指数mND705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花期和结荚期,各处理的mSR705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SSRc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大豆 光谱反射率 叶绿素含量 植被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人工草地羊草种子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氮肥施用与人工草地羊草种子产量的关系,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时期添加不同氮素量对羊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年添加氮素对抽穗率和单位面积抽穗数无显著影响,但当年氮素可以显著提高羊草的结实率、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P<0.01)。上一年夏秋季氮素对第二年的结实率和结实粒数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抽穗率和单位面积抽穗数(P<0.01)。分析表明,4月施用26.08g/m2氮素对羊草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7月施用氮素26.08g/m2对第二年羊草单位面积抽穗数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 羊草 氮素 种子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水稻分蘖消长动态、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存在差异,对水稻穗数、穗粒数影响差异显著,对水稻产量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水稻产量排序为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黑土>盐碱土。

关键词: 土壤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BRF-1和BRF-2对大豆根腐病和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RF-1和BRF-2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从大豆根际土壤筛选得到的2株革兰氏阳性生防细菌,为了检测它们对田间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2010年在沈阳军区龙镇农副业基地对BRF-1和BRF-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株生防细菌均有效地抑制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发病程度分别降低44.4%和8.8%,BRF-1菌株效果较好,在降低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同时,能增加大豆植株花期、始粒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提高大豆产量5.9%,是一株很有潜力的生防菌。

关键词: 生防菌 根腐病 生育 大豆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结合表型性状构建寒地梨资源核心种质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遵照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采用 SSR 分子标记手段,对 201 份砂梨、白梨、秋子梨和西洋梨资源进行分子标记核心种质构建研究,最终确定核心种质 36 份。其中包括秋子梨 26 份,占秋子梨原种质的 16.9%;白梨 5 份,占白梨原种质的 50%;砂梨 4 份,占砂梨原种质的 21.1%;西洋梨 1 份,占西洋梨原种质的 11.1%。

关键词: 资源 寒地 SSR 核心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花药培养影响因素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个多代自交系黄瓜为试材,对影响黄瓜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F1代诱导率介于两亲本之间,且显著高于低诱导率的亲本,表现出杂种优势;活性炭对黄瓜愈伤组织诱导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活性炭浓度增加而增大;添加三十烷醇能提高黄瓜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三十烷醇浓度为1 mg/L时诱导率最高,三十烷醇浓度继续增加时其促进作用略有下降;添加0.5~1.0 mg/L6-BA时诱导效果较好,且对低诱导率品种促进作用明显;接种后30 d转接愈伤组织成活率最高。

关键词: 黄瓜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从玉米茎秆形态性状、质量性状、解剖特征以及化学成分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茎秆性状与抗倒伏之间的关系,并对近几年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增强对玉米抗倒性的认识以及玉米抗倒伏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茎秆 倒伏 抗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GmHSFA1基因大豆的耐热性评价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对11个转GmHSFA1基因的大豆品系及其受体的GmHSFA1及靶基因GmHSP70、GmHSP22和GmHSP17.9的表达和生理生化、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变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胁迫系数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方法,对转基因大豆材料耐高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多数转基因大豆品系在常温和热诱导条件下GmHSFA1及靶基因GmHSP70、GmHSP22和GmHSP17.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受体;高温处理后,绝大多数转基因材料的脯氨酸含量增幅都要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受体,丙二醛含量除HTH-4以外增幅均小于非转基因受体,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全部高于非转基因受体材料。多数转基因材料的光合性状与产量性状降幅均小于非转基因受体。关联度分析表明与非转基因受体相比,有9个转GmHSFA1基因品系的耐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 热激转录因子 热激蛋白 热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2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黑农691.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菽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黑农44为母本,垦农1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哈06-1939。品种审定编号:黑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析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7个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77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7个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但出现频率不同,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CE1,达到61.6%,最低的为Avr1-co39,只有31.6%;来源于不同水稻品种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20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对48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进行毒力分析,与PCR检测无毒基因结果一致。同时,对20个抗病单基因系采用多菌株人工接种发现Pi-9在黑龙江6个地区对稻瘟病菌的抗谱为80%~100%,在育种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毒基因 毒力频率 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