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63条记录
生物肥对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酶是土壤生物活性的反映,对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有重要作用,其活性大小受施肥影响较大。采用水平复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分拌种、拌肥、拌种肥(拌种+拌肥)3种方式,研究3种生物肥对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都呈抛物线变化规律,盛花期的酶活性最高。三种生物肥处理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都高于CK,比较三种施肥方式,所有拌种肥处理的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高于拌肥和拌种处理。表明生物肥能够有效地提高大豆根际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并且拌种拌肥相结合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生物肥 大豆 过氧化氢酶 脲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实期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垦鉴稻5号和垦稻12号为材料,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土壤水势,通过防雨棚内的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结实期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期进行-8~-10kPa的间歇控水处理,有利于垦鉴稻5号整精米率的提高和垩白率、垩白度的降低,不利于垦稻12号整精米率的提高和垩白率、垩白度的降低,使2品种各粒位直链淀粉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米饭食味评分值降低。结实前进行-18~-20kPa和-28~-30kPa的持续控水处理,有利于垦鉴稻5号整精米率的提高,不利于垦稻12号整精米率的提高和垩白率、垩白度的降低,使2品种各粒位的长/宽,各粒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米饭食味评分值降低。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水分供应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不同来源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5个不同来源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高诱1号、高诱2号、Y01、Y02、Y04)对不同遗传基础材料单倍体诱导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5个诱导系中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Y04,达到8.90%;最低的是高诱2号,为6.16%。同一诱导系对不同遗传基础材料的诱导率也不同,一般瑞德血缘的诱导率较高,5个诱导系平均达到了8.54%;兰卡斯特血缘的诱导率最低,平均为6.38%。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诱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舌病病毒重组VP7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蓝舌病(BT)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蓝舌病病毒(BTV)血清型12型VP7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2株单克隆抗体(MAb),分别命名为BTV-2D10和BTV-4H7。IFA试验表明,2株MAb均能与BTV 24个血清型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茨城病病毒(IBAV)、中山病病毒(CV)、赤羽病病毒(AKA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轮状病毒(BRV)、牛肠道病毒(BEV)、牛呼肠孤病毒(RV)及口蹄疫病毒(FMDV)无交叉反应,表明2株MAb均为BTV群特异性抗体。采用重组表达的VP7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证明,BTV-4H7 MAb对不同血清型BT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而对AKAV、IBAV、BRV和FMDV阳性血清无阻断作用。本研究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与IDEXX公司的试剂盒检测包括65份已知背景血清和322份采自广西省的山羊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达100%和98%。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为BTV抗体的监测提供了安全、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重组VP7蛋白 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利用SSR分析标记鉴定大豆育种中杂交真伪和后代系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通过筛选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材料的亲本和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获得材料间的系谱关系。供试的23份材料通过分子鉴定得到:4份后代材料可能为伪杂种后代;1对基因型相同的姊妹系;另外确定12份后代材料可能的一个亲本材料和1份后代材料的两个可能亲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亲本基因型纯合的情况下,采用分子标记有助于大豆育种的系谱分析与鉴定。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系谱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豆胁迫应答LRR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前期构建的野生大豆在高盐、低温、干旱早期的基因表达谱中,选取了在4℃胁迫早期(1 h)上调表达的LRR-RLK的EST,通过SMART和RACE结合的方法获得了GsLRPK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 264 bp,共编码71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氮端含有1个LRR N-terminal domain及串联排列的LRR-Motif;碳端含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的11个亚基。此外,GsLRPK蛋白氮端22个氨基酸为可能的信号肽序列,并且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很可能定位于细胞质膜或细胞器膜。半定量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可受干旱、ABA、4℃低温及高盐胁迫的诱导,可能作为一个"关键节点"在胁迫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野生大豆 LRR-RLK 渗透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效果的比较及表征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酸热法、碱化法和发酵法3种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并比较叶蛋白得率、氮含量、溶解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并进行电镜观察表征。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苜蓿叶蛋白的得率和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和45.08%,明显高于酸化法和碱化法;比较其功能性质,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在起泡性、持水性和吸油性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分别为200.00%、5.40%和5.31%;发酵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分别为80.52%、78.60%和20.65%。扫描电镜观察3种方法所制备苜蓿叶蛋白的表面结构,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结构疏松,且有一定程度的破坏,酸化法和发酵法的苜蓿叶蛋白表面结构紧密、连续完整,并发现发酵法还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说明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其得率、氮含量、功能性质及表面结构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苜蓿 叶蛋白 提取方法 功能性质 表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合细菌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PSB)菌液对龙庆稻1号水稻种子做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0倍光合细菌稀释液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而原菌液有抑制作用;在萌发后期,PSB菌液处理组水稻种子芽长均高于对照,其中稀释100倍PSB处理组的芽长最长,适当浓度的PSB处理会提高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对细胞膜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改善水稻种子的生理生化代谢。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水稻 浸种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芽期抗旱性及形态指标筛选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50 g/L的PEG-6000溶液为渗透介质,采用渗透胁迫的方法研究水分胁迫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芽期形态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水稻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芽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芽鞘长不同品种表现不一致,东农425、哈04-29、龙粳21抗旱性较强,水稻芽长、根长、芽干质量、发芽率、芽鞘长可以作为评定水稻芽期抗旱性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水稻 芽期 形态指标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捷申病毒Swine/CH/IMH/03分离株细胞适应性和致病性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猪捷申病毒(PTV)Swine/CH/IMH/03株的易感细胞系及其致病性,本实验将该病毒接种不同细胞,通过细胞病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和PCR技术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将该病毒回归本动物鉴定其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PTV Swine/CH/IMH/03对IB-RS-2和PK-15细胞系敏感,能够在IB-RS-2和PK-15细胞系中增殖。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Swine/CH/IMH/03分离株能够导致实验猪出现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脑、肾、脾、肠道发生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脑实质内胶质细胞浸润、肾脏间质小血管淤血、脾淋巴细胞减少、小肠伴有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对仔猪具有强致病性。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细胞适应性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