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抗病水稻品种合江19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合江1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66年以京引59号(虾夷)为母本,合江12号为父本杂交的F_3(合交6616-1),1969年再与京引58号(手稻)有性杂交育成。1978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5年


我国最北部高寒地区谷子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
《作物杂志 》 1990
摘要: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北部的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4.9~-0.4℃。正常年份的无霜期为80~90天。≥10℃活动积温在1700℃左右。在农业生产上种植的作物比较单一。因此,人民群众的食粮种类也很单调。积极选育超早熟、耐寒的新品种,是发展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群众食物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


感染苏云金杆菌后印度谷螟血细胞的病态变化
《昆虫知识 》 1990
摘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苏云金杆菌感染印度谷螟后幼虫血细胞的病态变化证明:幼虫感病后,原血胞、粒血胞、浆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均受到破坏,多数血胞出现空泡和变形,珠血胞珠粒之间互相脱离,细胞质外流,细胞膜破裂,囊血胞则有细胞外溢现象。这些病态变化均可在感病8小时以后观察到。


苹果新品系牡育70-4-1选育报告
《北方园艺 》 1990
摘要:牡育70—4—1品系经过20年培育和观察,该品系具有抗寒丰产、品质好、耐贮等特点,是生食加工兼用品种。一、选育经过牡育70—4—1(简称4—1),为金红×白龙后代。1970年杂交,71年播种,74年高接,78年结果,79—89年进行产量特征特性等观察鉴定,82年进入中试。中试点分布在


大豆菌核病(Sclerotina sclerotiorum)药剂防治研究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1986、1987年连续两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20万亩和 160万亩。发病株率严重地块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一、室内药剂筛选 用5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30%复方多菌灵、20%粉锈宁、50%速克灵、50%农 利灵、40%菌核净等药剂,均配成50ppm药液,用微量喷雾器喷洒于黑农26号大豆幼苗 的2片复叶上,每盆2株喷药液5毫升,每种药喷3盆,药液干后4小时接菌。病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