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糯稻—龙糯1号

作物杂志 1990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83~1989年选育出的糯稻新品种龙糯1号(龙选B639-3-1),是从杂交稻的恢复系中经系统选育而成。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根腐病的致病特点及培育抗病品种的策略

种子世界 1990

摘要:由 BjPolaris sorokiniana(Bacc.ex Sorokin)引起的小麦根腐病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和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主要麦产区。它是抗锈育种获得的成功之后,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引起减产15~20%,有时高达30~80%。小麦根腐病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大豆光周期育种

作物研究 1990

摘要:本文简述了大豆光周期育种是实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的较重要的高产育种途径,并对光周期育种进展及培育中日性大豆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豆光周期育种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推动我国光周期育种的进展。

关键词: 生态型 中日性 大豆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穗醋栗幼树产量构成研究初报

落叶果树 1990

摘要:黑穗醋栗幼树单位面积上相对结果枝量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初果期(3-4年生)的单丛枝量和单株产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同一地块的r=0.973*( n=3),提高栽植密度或增多丛内定植株数,可促使增加结果枝量,但结果枝量过多易引起早衰.通过调查得出,亩结果枝保证在4万左右为好,一般株行距1×2m时,单丛结果枝在200左右。长果枝占结果枝构成的20%以上是早期丰产重要因素。长果枝产量占全丛产量的50%左右,长果枝对下一年树丛的枝类构成也有很大影响。生产上加强早春肥水管理,促进前期旺盛生长,保持一定比例的强壮长果枝是稳产的基础。 单枝产量决定于采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8。( n—34)。采果率和各类枝上的花穗数、座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一0.8313。。, r—0.9928。。( n—34)。各类枝的每穗着生的花朵数无差异( F—0.7’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电泳分析法检查小麦种子纯度

农业科技通讯 1990

摘要:种子纯度分析对农业生产和科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方法是通过籽粒形状和在田间生长的形态特征来检查。此法周期长,并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尤其在和外部形态比较相近的品种混杂后,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利用电泳技术分析麦醇溶蛋白组成即可较快准确地算出小麦种子纯度,且此工作可在实验室里完成。所谓电泳就是蛋白质在一电场中通过多孔载体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泌抗马铃薯Y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大鼠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抗体稳定性测定

生物工程学报 1990 CSCD

摘要:用大鼠的骨髓瘤细胞系(IR983)与经马铃薯Y病毒(PVY)免疫的大鼠(LOU/c)脾细胞融合,建立了3类分泌抗该病毒株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一对PVY~n具有特异性反虚;其二对PVY°具有特异性反应;其三对PVY~n和PVY°均产生反应。经用ELIAA双抗体夹心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上述(McAb)同TMV、CMV、TEV、AMV、TuMV、PLRV、PVX七种植物病毒均不产生交叉反应。对上述杂交瘤细胞系和McAb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大鼠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本文按照格列芬(Gyiffing)方法Ⅳ,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的12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分析表明:在杂交种配制时应该选择双亲的一股配合力都高;或者选择亲本之一一般配合力较高,另一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的自交系进行组配,以期获得较高产量的杂交种。在自交系的选育时,对遗传力较大的主要数量性状早代选择有效,选择尺度从严;而对遗传力较小的数量性状在晚代选择效果较好。

关键词: 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 遗传力 遗传变异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稻区水稻品种的生态型

现代化农业 1990

摘要:黑龙江省是祖国最北方的稻作区,也是世界最高纬度稻区之一.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划分为4个主区,即南部温湿最适宜区、中部湿润适宜区、北部冷凉和西部干旱次适宜区、最北部高寒不适宜区.本文论述的就是黑龙江省最北部高寒不适宜区水稻品种的生态型.最北部高寒不适宜稻作区,是指北纬50°左右的地区,其中包括嫩江、德都、北安、伊春、嘉

关键词: 水稻品种 黑龙江省 基本营养生长性 稻区 生态型 感光性 适宜区 感温性 光温生态 不同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方式对大豆原生质体产率及其脂肪酸类型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90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大豆原生质体的产率和脂肪酸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新生叶片及子叶的原生质体产率较高。缺水处理使子叶细胞、原生质体中的脂肪酸脱饱和程度减弱,不饱和脂肪酸向饱和脂肪酸转化,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中则不存在这种变化趋势。

关键词: 大豆 原生质体 脂肪酸 预处理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核农学报 1990 CSCD

摘要: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表明,3个易位系和黑杂266具有共同的特征酶带。试验证明,3个易位系具备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其中龙辐麦4号已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种植。

关键词: 小麦 易位系 Giemsa-C带鉴定 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