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小麦易位系的选育及Giemsa-c带鉴定

科学通报 1990 CSCD

摘要:通过辐射处理远缘杂交后代可以引起染色体畸变,出现许多具有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优良株系。黑麦属对改进六倍体栽培小麦遗传种质具有很大潜力。自1956年Sears报道了通过染色体易位,将外源染色体片断导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渣制取沼气和沼渣栽培平菇效果的研究

太阳能学报 1990 EI CSCD

摘要:采用5米~3下流式生物膜床厌氧消化罐,利用甜菜渣制取沼气,并将排出的沼渣栽培平菇。结果表明,最高产气率为2.1m~3/m~3·d,平均产气率为1.2m~3/m~3·d。沼渣培养平菇的产量分别比锯末和废棉籽增产9.3—32.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黄矮病抗源介绍

作物品种资源 1989

摘要:小麦黄矮病由蚜虫带毒传播,在国内外为害日趋严重。为了减轻或控制黄矮病的为害,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小麦抗蚜或抗毒(即病毒)育种,我国于70年代以来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播法的试验

种子世界 1989

摘要:我省在春旱和春寒逆境条件下,玉米出苗推迟,导致贪青减产,这是我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在当前推广吉字号晚熟品种情况下尤为突出。那么,怎样促进玉米各生育进程并在霜前正常成熟呢?怎样确保极晚熟品种的较高成熟度呢?为此,我们在所内进行了玉米大面积不同播法对比试验。一、试验设计和方法试验地前茬陆稻,秋翻、秋起垅和秋灌。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3号小种的抗性鉴定初报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我国的大豆产区,东北三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安徽等省均有发生。进行药剂防治成本高,不宜大面积推广。而种植抗病品种则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经济有效的措施。美国自1967年以来,育成十多个抗大豆孢囊线虫不同生理小种并适合不同成熟期组种植的黄种皮大豆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控制了孢囊线虫病为害。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MMYT的小黑麦育种

世界农业 1989

摘要:小黑麦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小麦与黑麦属间杂交种,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但是,由于小黑麦部分不孕及子粒皱缩等迟迟不能用于生产。经过几代育种家和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上述等不良性状基本得到了克服,使小黑麦成为有希望的世界性粮食作物。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萌动种子及株体对渍水环境的反应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渍水(种子上3cm水层)条件下,萌动种子活力的受害程度、临界时间与温度有关,相对高温下,种子受害加速,受害临界时间也提前。大豆生育的不同阶段根际渍水,产量均有大幅度下降。供试22个大豆品种(品系)在V_3、R_1、R_3和R_5期开始渍水15天的平均结果,分别减产35.1、40.2、38.3和36.9%。营养生长阶段渍水,株高下降、茎重减少,健壮“骨架”形成受阻造成单株粒数减少。开花期渍水,大量落花和成荚率减少影响单株粒数。结荚阶段渍水,因大量落荚,而影响单株粒数。鼓粒期渍水,一是开始鼓粒的种子因停止其发育而造成秕粒,二是鼓粒旺期的种子生长受阻而百粒重严重下降。总之,V_3、R_1、R_3和R_5期开始渍水的处理,减产均与其单株粒数的减少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7、0.935、0.930和0.480。渍水还造成大豆对根际缺氧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如水中茎的增粗、大量增生气生根。随着气生根的生长发育,地上部,尤其是叶色逐渐有所恢复。大豆萌动种子受害临界及生育期根际渍水,对产量的胁迫存在着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内时间不同生育期的耐渍水性也不一致,这就给选育耐渍水大豆材料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关键词: 渍水胁迫 种子活力 产量 耐涝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遗传和遗传工程研究获得新进展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大豆遗传和遗传工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新的进展,现简单报道如下: 一、采用种间杂交和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许多优良变异。在270多个稳定的品系中,产量性状较好的28个;抗食心虫材料10个;小粒品系5个;高蛋白(45—50.54%)品系8个;超小粒品系2个。现正对这些优良品系进行鉴定和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脂肪测定方法研究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本试验采用标准样品黑农26和吉林3号大豆为材料,对目前较好的几种大豆脂肪化学测定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确立了为脂肪提取的YG—2型最佳仪器和各不同仪器的最佳提取时间及温度的工作条件。为制定国家标准法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洲大豆协作网会议简况

大豆科学 1989

摘要:欧洲大豆协作网会议于1988年9月6日—9日在瑞士洛桑(Lausanne)召开。参加会议有来自14个国家的40名代表。FAO总主任首次邀请黑龙江省农科院和吉林省农科院参加会议(吉林省农科院因故未出席会议)。会议宗旨是总结1985—1988年欧洲大豆协作网工作,制定1988—1992年科研规化及选举协作网新协调机构。 会议分学术交流(大会学术报告和墙报两部分)和参观Changins-Nyon联邦农业研究所两部分。大会交流15篇学术论文(其中科学交流7篇,各国大豆生产和研究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