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春大豆种质资源抗灰斑病鉴定与抗源利用

作物品种资源 1988

摘要: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趋向严重,根据生产调查,每年发生面积1500万亩左右,使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一般减产12—15%。另外,吉林省的通化、集安等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

作物品种资源 1988

摘要:本文概述了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类型、抗病虫特性及其籽粒化学成分的特点。分析了品种脂肪、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地区性分布趋势。列举了通过鉴定筛选出来的优良种质和抗源及其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子的发育及其脂肪蛋白质积累过程

中国油料 1988

摘要:本文分析了栽培大豆品种黑农29号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积累的动态变化.从中可看出:籽粒外形、干鲜重、粗蛋白与球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在开花15天以后均随着种子发育日数的增加而增加。球蛋白绝对含量的积累在开花后25—30天内速度较快,其中11S蛋白所占数量最多,变化也十分显著.粗脂肪含量开花50天后接近成熟水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成分随籽粒发育而增加,饱和脂肪酸成分随籽粒发育而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恶苗灵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好

现代化农业 1988

摘要:恶苗病是常见的水稻病害,我省多年来采用多菌灵对种子进行消毒来防治恶苗病,但近几年有些地方反映多菌灵药效下降.笔者于1987~1988年进行恶苗灵防治恶苗病药效试验并对多菌灵药效问题进行了摸索.

关键词: 防治效果 催芽播种 多菌灵 水稻恶苗病 发芽率 浸种 防效 水稻病害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生理小种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几年来采用自行筛选出的一套鉴别品种进行了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测定。在黑龙江省各地共采集分离了100个菌株,此外还有吉林及辽宁省6个菌株,共鉴定出11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发现的10个小种中,以1号及7号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我省的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10号小种。 用已知的主要小种,对一批合丰、合交系统大豆推广品种和新品系进行了小种接种鉴定,明确了其对主要小种的抗性谱。其中新选育的合丰27、28、29和30号对优势小种均表现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土元素对某些豆科牧草的应用效果

稀土 1988

摘要:近年来各地利用草原荒坡撂荒农田以及在农田中与农作物搭配等方式扩大了紫苜蓿、草木樨等优质豆科牧草绿肥的种植面积。发展种草除扩大播种面积外,还要求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嗪草酮等除草剂防除黑穗醋栗园杂草

农药 1988

摘要:由于近几年黑穗醋粟在我省发展很快,面积已到22.7万亩,而草荒随之加重,人工除草不仅费工,而且经济效益不高,同时造成黑穗醋栗严重减产和病虫的大量发生。在化学除草上,为了选择经济、安全、有效的除草剂,我们选择了嗪草酮等除草剂进行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光效与高产相互关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实验于1986—1987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进行。1986年用高光效品系和高产品种共6个,1987年用高光效育种培育出的品系及常规育种培育出的高产品种系(22)个。两年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在结荚期(R_4)用岛津ASSA—1610型植物同化测定仪,室内离体测定表现光合速率,收获时再对品种(系)每重复连续选择10株测定其表观收获指数,实收8.4m~2测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亚麻DM生产与分配规律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摘要:亚麻DM(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型曲线,不同生育阶段DM积累速度呈抛物线型。DM积累与分配特点是随着生育期进展逐渐增加,后期缓慢下降。成熟期根、茎、叶、蒴果之比为0.21:1:0。11:0.29。亚麻的生物产量与原茎产量、原茎产量与经济系数的关系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亚麻由低产变高产应着重提高生物产量,而高产再高产在获得一定生物产量的基础上提高经济系数。

关键词: 纤维亚麻 DM 生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适于摘心断根品种的选育条件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近年来日本北海道地区,在丸胜杂谷商社(株)技术的指导下,许多农家采用摘心断根育苗移植方法创造了大豆高达每公顷5250公斤(亩产700斤)的高产水平,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他们选用的大豆品种属于有限结荚习性,分枝多,中大粒,结荚密,耐肥水的高产抗病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