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江平原沼泽地种稻关键技术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三江平原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区之一,总面积10.68万平方千米。该区沼泽与沼泽化湿地3100余万亩,已垦1500余万亩。但由于受内外涝的困扰,年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80年代始开发种稻后,平均亩产上升至200~250公斤,高者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因此,沼泽地种稻将是90年代开发三江平原农业重要实施技术之一。根据我所"七·五"期间以来在三江平原开展的科技攻关实践,现将沼泽地种稻关键技术


大豆霜霉病(Peronospora manschurica)抗病性遗传分析
《大豆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于田间以种植感病品种病粒为感染行,并以田间采集的菌孢子进行接种的方法,对1984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和1988年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与5个回交组合的F_1、F_2、F_3和B_1代抗感病性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大豆霜霉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F_1代抗病性为完全显性,F_2代抗病单株与感病单株按3:1分离F_3代出现抗病系和抗病分离系,两类系的比例为1:2。F_1代与感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抗病与感病单株分离比例为1:1。F_1代与抗病亲本回交,回交一代表现抗病。


大豆品种资源携带的无效结瘤Rj2基因的研究
《生物技术 》 1992
摘要:通过黑龙江省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与美国大豆根瘤菌VSDA122结瘤反应试验,本文首次报导了无效结瘤R_i2基因广泛存在中国东北大豆中,无效结瘤率为64%;同时导致大豆植株干鲜重及根瘤固氮酶活性下降,以及产生缺绿病.


应用除草剂防除李园杂草试验
《中国果树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李园杂草的危害是目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寻求经济、安全、有效的除草方法,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了应用除草剂防除李园杂草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供试药剂有:赛克津(Sencor),为70%可湿性粉剂,德国拜耳公司产品;杜耳(Dual),为72%乳油,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产品;草甘膦(Gly-


豆料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中的根瘤菌结瘤基因组(nod和hsn基因)和固氮基因组(nif和fix基因)及其功能
《生物技术 》 1992
摘要:豆科植物一根瘤菌共生固氮在自然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估计,全球生物固氮量约为17500万吨,而现今工业上采用的Haber-Bosch法固定大气氮的无机氮量约为4500万吨,不及生物固氮量的三分之一.其中豆科植物一根瘤菌的共生固氮量为3500万吨,几乎可以与工业的无机氮相媲美(Burns和Hardy,1975).根瘤菌侵染豆科植物根而形成根瘤,由此产生了一种互通有无、共存共荣的固定空


水稻花培品种龙粳3号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花药培养技术是一条快速高效的育种途径,它与杂交育种相结合,既可发挥杂交育种的优点,又能提高选择效率,加速稳定,缩短育种年限。我所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水稻花药培养,20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在育种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育成了多个品种(系)。并在生产上占有一定的种植面积。现将最新推广的水稻优良花培新品种龙粳3号的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龙粳3号水稻品种,原代号龙花83—046,是我所于1980~1982年以[(合江21号×雄基9号)×合江16号]×滨旭的组合方式杂交,1983年接种 F_1花药离体培养选育而成。199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推广。


日本北海道大豆抗线虫育种
《世界农业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日本北海道十胜农业试验场50年代中期就把大豆抗线虫育种作为重要的育种目标,目前,在生产上已先后推广了一些抗性强的品种。如蓬莱、丰铃、丰娘、铃姬、十育201等。 一、抗线虫亲本材料的选用 日本北海道大豆抗线虫育种大部分抗源材料来自中国、美国、南朝鲜、前苏联等国家。最初用的抗源亲本是日本东北地方品种,如下田不知,该品种在北海道十胜地区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