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作物增产及培肥土壤效果研究简报

土壤通报 1988

摘要:在草甸暗棕壤耕地设置肥料定位试验.经六年轮作施肥结果表明,有机肥、麦秸及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良好效果;有机肥、麦秸对大豆,化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尤佳.单施化肥N2.5 P_2O_35公斤/亩,与有机肥配施化肥N、P_2O_5各2.5公斤/亩的经济收益高,应大力提倡.连续施用N、P化肥,土壤速效磷积累十分明显,高磷地块应酌减磷肥用量.本区气温低,麦秸还田后腐解慢.为防止夺氮现象,应配施适量氮肥调节C/N比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对防御大豆冷害技术研究简报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黑龙江省春季常有低温冷害发生,给大豆生育带来很大威胁,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对此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地膜覆盖对防御大豆冷害技术的研究。试验证明:地膜覆盖能为大豆的生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促熟增产的作用。 地膜覆盖改变了大豆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土壤温度显著增高。据1987年测定:大豆覆膜后,0—5cm土层日平均增温:4月下旬5.0℃,5月上旬4.3℃,5月中旬4.5℃,5月下旬0.7℃,平均增温3.6℃,前期增温效果明显。经相关分析r=-0.8291,y=6.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组织培养及茎尖苗的增产效果初报

遗传 1988

摘要:本文采用番茄茎尖,在无菌条件下离体培养在MS、MH培养基上,分化出大量植株,在White培养基上诱根,完整的植株放于低温处壮苗锻炼,获得同步苗。定植露地,长势健壮,增产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田间共生效应试验报告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由温室盆栽试验选出的三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2053、2057、2058,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与黑龙江省3个大豆品种共生良好。无论在产量、大豆品质、植株干重、百粒重以及根瘤量等生物学性状都超过或相当于美国生产菌株。61A76。用2053、2057、2058接种早熟品种合丰29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4.9%、10.3%和15.1%,而61A76仅比对照增产3.3%。本研究指出了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在农业生产应用方面的前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黑农34

农业科技通讯 1988

摘要:黑农34号大豆是我所1978年从黑农16×十胜长叶的杂交后代品系哈76—6296中,经过人工培育系统选择而成。1988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年6月获黑龙江省高蛋白品种优质奖。被确定在我省第二积温带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地膜覆盖——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研究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我所于1985—1986年在所内外开展了大豆地膜覆盖试验——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的研究工作。试验分为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对照,参考对照)密植栽培三个处理,供试品种为密枝1号和嫩丰11,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由于提高地温,(0—25cm平均地温比直播增温1.56—3.04℃)提前成熟9—14天。覆膜保墒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生育期水分生产效率比对照增加53.1—75.0%,对抗御干旱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覆膜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有利于养分分解,苗期的碱解氮、速效磷分别比直播增加50.0%和14.9%。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协调大豆生长发育环境中的热量、水分、养分、气体的组合,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使大豆生长发育沿着最佳的生物轨道运转。经济产量每公顷达到2630.8—4317.0kg,比露地直播增产62.4—72.7%。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大豆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寒地栽培有望新品系—1131

北方园艺 1988

摘要:为扩大我省梨树栽培面积,提高梨果自给率,我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统观察、试验、鉴评,选育出适宜我省广大地区栽培的梨优良新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资源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抗性谱的测定

作物品种资源 1988

摘要:1984—1986年,用黑龙江省5个主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对805份水稻品种(系)进行分测鉴定,明确了抗性谱。据分测及成株期鉴定结果,春红、芜科1号、竹珍、沪83-37等9个籼稻品种;龙城12、中作36、校80-品29、光阳8号等14个粳稻品种;陆稻合陆7519-3-1与糯稻姬糯,定为抵抗该省主要小种的抗性材料,合单83-079,合陆7519-3-2等19个品系可提供直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88

摘要:本试验采用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法以黑龙江省各地区栽培大豆品种为材料,对豆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的特点是亚油酸含量较高,是构成我省豆油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但油酸稍低而亚麻酸偏高。不同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有明显差异,在试验的69个栽培品种中,有10个品种不但亚油酸含量高于51%,亚麻酸含量低于8%,而且蛋白质,脂肪总含量高于61%。大豆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试验农场管理方法改革的实践

科研管理 1988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试验农场的实践为依据,说明改革前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该场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管理方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所取得的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和改革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