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初步探讨
《大豆科学 》 1986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四个地区,三个时期,17个有代表性大豆品种的比较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产量提高最显著一点是由于秆强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松哈地区经历了主茎节数、每荚粒数增多、分枝数减少——“主茎型”途径;合江、绥化地区经历了百粒重、每荚粒数的提高;嫩江地区则是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的提高,也近于主茎型途径。 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百粒重、主茎节数、每节荚数与产量相关较为密切,因此,可考虑做为高产育种的选择依据。


草木栖、麦秸和泥炭在黑土中腐解特点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学报 》 1986
摘要:有机物料田间腐解试验表明,各地均以草木栖分解最快,麦秸次之,泥炭最慢;同一有机物料的分解速率,北部克山均比南部哈尔滨慢。腐殖化系数,各地均以泥炭最大,麦秸次之,草木栖最小;同一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北部克山均比南部哈尔滨大。三种有机物料处理黑土:1.提高了腐殖质的数量和品质,增加了养分贮量和保肥能力,泥炭处理优于其他处理。2.明显地提高了胶体复合有机炭和追加复合度,草木栖处理最好,麦秸次之,再次是泥炭。3.改善了胶体腐殖质结合形态,松结态显著增加,土壤腐殖质更加活化,复合胶体的特性也均得到了改善。


庆祝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大会开幕词
《黑龙江园艺 》 1986
摘要: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集会,庆祝建所三十周年。参加我们今天所庆活动的有省农科院唐书记、徐院长,有建所以来历届担任过我所领导工作的老同志,还有我所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同志。我借此机会代表所党委、代表园艺所全体职工、家属向您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对您们光临我所庆祝活动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地敬礼!


筛选大豆花叶病毒种传率低品种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86
摘要:我们在1953年—1985年共测了省院大豆所、资源室等单位提供的236个品种,以东农82—11(1983年)及东农83—07(1984,1985年)毒株均属3号株系进行接种,将接种后的感病种子种在防虫网室内,用症状观察结合Top Crop局部枯斑反应及免疫电镜等方法测种传率,83年接种64份;84年96份,85年78份在防虫网室内经三次重复初选(每品种150粒),第二年将初选出的品种,每品种1500粒用症状观察结合Top Crop局部枯斑反应及免疫电镜观察选出维尔金等三个种传率低、褐斑粒率低的品种,1985年选出合交83—590等七个品种。


简介美国“2002”大豆发展计划
《大豆科学 》 1986
摘要:1983年末,美国大豆协会(ASA)和ELANCO农产品公司组织,邀请大豆育种、加工、农学、遗传、生理专家及农业行政官员、大豆生产者近二百人,讨论、制定了美国“2002”大豆发展计划。该计划通过对世界2002年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大豆生产及大豆产品在世界市场的需求与销售预测,提出下二十年的美国大豆发展战略,供美国农业行政部门,大豆生产者及加工业参考。 介绍美国的“2002”计划,其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未来大豆生产、贸易和科


高粱辐射诱变早熟品种(系)的同工酶分析
《核农学报 》 1986
摘要: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高粱3个经~(60)Coγ20kR 辐射育成的品种(系)和3个对照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经~(60)Coγ20kR 处理育成的3个生育期短的品种(系)与对照品种的两种同工酶比较,在芽早期辐育品种(系)的酶谱带数及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品种,芽后期辐育品种(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及酶活性低于对照品种,酯酶同工酶则趋于一致。(2)各品种总酶谱是一致的。由此推论,用传统的"基因突变"解释经辐射育成的新品种(系)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不同抗旱型大豆茸毛适旱变态与茎形态解剖的比较研究
《大豆科学 》 1986
摘要:本研究在人工模拟旱境生长室内进行。于鼓粒初期,对抗旱型大豆品种“呼80—1001”,“安丰1”和敏感型品种“绥农4”及中间型品种“黑农26”进行干旱处理。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430)对茸毛的适旱变态和茎横剖面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指出密集茸毛型大豆较稀疏茸毛型大豆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水分胁迫条件下,钟状茸毛基部的膨润度和新茸毛增生乃为适旱变态反应。研究结果还指出抗旱型大豆的皮层与中柱的比率大于敏感型大豆。维营束排列较紧密,束内系列导管抗旱型大豆也多于敏感型大豆。中央系列导管的最大导管直径抗旱型大于敏感型,抗旱型大豆茎具有较小的髓,其细胞呈海绵状。


油用向日葵晚播密植栽培试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1986 北大核心
摘要:油用向日葵晚播,密植栽培技术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油用向日葵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密度,也以其合理的群体结构,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黑龙江省是我国向日葵生产省之一.播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向日葵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土壤类型有黑钙、沙壤、草甸、白浆土,大于10℃的积温在2200℃以上,年降水量在300-600mm,属松辽平原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本省历来以种植食用向日葵为


根际干旱对大豆幼苗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 1986
摘要:大豆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处理浓度下(7%PEG渗透势培养液),不同抗旱类型大豆栽培品种具有的保水能力(或吸水能力)是不同的。用PEG作为干旱渗透剂时,随PEG浓度的增加,叶片质膜的相对透性逐渐增大,全株生物产量逐渐降低,植株的生长高度也下降。膜透性的增大或全株生物产量降低的幅度因品种类型而异,抗旱类型品种的生物产量波动不显著。在浓度为0—8%的PEG渗透势培养液中,质膜的相对透性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干旱期间植株的生长高度呈负相关;敏感类型品种其质膜的相对透性与全株生物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抗旱类型品种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我国高寒地区野生大豆与分布北界
《大豆科学 》 1986
摘要: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它具有特殊的抗逆性,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也是开展大豆育种的种质资源。1979—1981年我所对北部高寒地区野生大豆资源及分布进行了考察。考察地点有黑龙江省的黑河、嫩江、德都、北安、孙吴、逊克、爱辉、呼玛、塔河和漠河等10个市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