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共生固氮体系中的豆科植物基因
《生物技术 》 1991
摘要:豆科根瘤菌发现的近百年历史以来,共生固氮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瞩目。近廿几年来对根痛瘤—豆科植物共生体的研究进展迅速,对共生体中根瘤菌本身的固氮基因(nif)和结瘤基因的编码、定位等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然而,共生体系中基因的调控是比较复杂的,环境因素和寄生植物基因对共生固氮的调控也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对豆科寄主结瘤和固氮遗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力图选育高固氮的豆科品种资源。本文仅就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中寄主植物基因及它在共生固氮体系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作简要的概述。


早熟丰产粳稻新品种龙粳2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1
摘要:龙粳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合交7129/合单76-090选育而成。1990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代号合交7811)。


中国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应用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 1991 CSCD
摘要:稀土元素的生物活性研究是本世纪初开始的,1917年中国钱崇澍与美国Ostenhout发表了钡锶铈对水绵生理作用的研究结果.1933年苏联等研究了碳酸镧、草酸铈对小麦营养生长的影响,指出镧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1935年起对稀土的肥效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混合稀土或单一稀土在适宜剂量下,可使豌豆和橡胶草含胶量大幅度提高.二次大战后他与合作者着重研究了微量天然放射性稀土元素及其同位素对农作物的影


草坪化学除草试验初报
《植物保护 》 1991
摘要:草坪建设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面积的大小是国际上衡量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草坪种植面积还将不断地扩大。但草坪是经人工精细种植和养护的草地,其杂草的防除尤为重要,因为要覆盖的裸露地多是常年撂荒的生地,各种杂草丛生,人工除草既费工成本又高,而且在除草时会随之带出草坪草,造成缺苗或成块裸露地出现。所以杂草的防除成了决定种植草坪成败的关键。目前,国外对不同品


高接换头 山杏变家杏
《中国林副特产 》 1991
摘要:山杏多生长在林区边缘的近山、浅山的阳坡和半阳坡的荒坡岗的中、上部.面积广,数量多,资源丰富.山杏具有极强的抗寒性、抗旱性和耐瘠薄的能力.在干旱、贫瘠,遍布砾石的土壤上生长良好,甚至在40~70度的陡坡上、海拔1千多米的高山上都有山杏生长.我国北方各省山区多有分布、据调查,


大豆施用含硒肥料效果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近年研究表明,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治克山病等疾病,对某些作物表现一定增产效应。为明确黑龙江省土壤含硒状况并通过给作物施肥补充硒元素以增加产量,我们进行了四年探索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全硒量绝大多数在中等(0.175~0.40ppm)水平以下,是缺硒省分。其中大小兴安岭山区和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区为明显缺硒和潜在缺硒区。三


大豆覆膜栽培增产的气象效应分析
《气象 》 1991
摘要:在寒冷的半干早地区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水效应。而水热条件的改善可促进土壤养分的分解,有利于寒地大豆的生长发育,延长大豆生殖生长期,进而增加了干物质的积累,从而使大豆产量提高35.7—72.7%。


大白菜田间试验小区面积大小对试验结果影响研究
《北方园艺 》 1991
摘要:田间试验,小区面积大小,对试验精确性、准确性和试验费用影响很大,确定小区面积,要在不影响试验精确性和准确性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