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红树莓及其丰产栽培

农业科技通讯 1991

摘要:红树莓俗称红马林,是我省树莓的主栽品种,占总栽培面积的95%以上,目前栽培面积已达5000佘亩,年产果400万公斤。红树莓果实营养丰富,甜而微酸,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酒、果酱、果糖、果冻、饮料等。其中果酒、果酱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且可出口创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由于树莓栽培发展较晚,生产上带有很大盲目性,限制了树莓的发展。经调查和试验,我们总结出红树莓的丰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耐冷水稻新品种龙粳2号

作物杂志 1991

摘要:龙粳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1978年以合交7129为母木,合单76-090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0年经黑龙江省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4~1985年在所内进行两年产量鉴定,平均亩产434.4公斤,比对照合江19号增产20%,1986~1987年参加全省联合区域试验,13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嫩平原玉米低产区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现代化农业 1991

摘要: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玉米产区,其玉米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玉米面积和总产的66.9%和67.7%(为1985~1989年5年的平均数),在全省玉米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受当地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土壤类别、科学种田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黑龙江省境内的松嫩平原28个市县的玉米产量差异较大,仅有双城、肇东、肇州3个市县5年平均亩产超过300千克,其面积为423.0万亩,占松嫩平原玉米种植面积的23.5%;亩产在200~300千克的有巴彦、

关键词: 玉米螟 黑龙江省 多种因素 松嫩平原 玉米低产 玉米产量 化肥投入 耕作制度 玉米面 科学种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豆叶斑病研究简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1

摘要:小豆叶斑病在我国小豆种植区发病较重,特别是天津、北京郊区各县及河北、安徽等省发病更严重,我省也有发生。田间发病盛期是开花结荚期,结荚期发病最重。轻者叶片出现褐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谷子抗旱资源的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1

摘要:谷子是抗旱作物,但不同品种抗旱性能有一定差异。1984~1985年,在当地自然干旱条件下,用盆栽人工控制水份进行干旱,经反复筛选,获得极抗材料4份,高抗材料20份,中抗材料4份。试验证明,抗旱性能强弱和成株的株高及穗长存在着正相关性,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的标准。故选拔抗旱品种,应在干旱条件下,以株高和穗长为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技术与果蔬保鲜

北方园艺 1991

摘要:由于气候的变化,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不能进行一年四季的蔬菜和水果生产。但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中,蔬菜和水果是每日必须的。为此,人们把旺季的部分贮存起来,以保证淡季供应。为减少霉烂损失,保留其自身的新鲜风味,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贮藏设施,研制出各类防腐剂。但多数贮藏设备昂贵,防腐剂对人体健康不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利对打破向日葵种子休眠期作用的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1

摘要:在农业科研和生产过程中,为了加速育种进程,使新品种尽快应用于生产,发挥其增产效能,常常连续进行异地加代、亲本繁殖和制种。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出苗率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休眠期未被打破。雨向日葵种子就存在30天以上的休眠期。为此我们在1988年、1990年两年用乙烯利药剂进行打破向日葵种子休眠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杂种后代抗寒力与其亲本选择

北方园艺 1991

摘要:我所自1966年,开展苹果抗寒育种工作以来。二十多年,我们作了五个组合类型、近百个组合,现将定植到选种圃里不同组合类型杂种实生苗的抗寒力作一小结。但由于苹果属于异花授粉果树,它的遗传复杂,基因型是异质的,同时多数品种不能自交结实或结实率极低,因而在资料分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北海道大豆耐冷性育种

世界农业 1991

摘要:耐冷性育种是防御大豆低温冷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日本北海道把提高大豆品种的耐冷性列为重要的育种目标。已育成的一些耐冷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如北见白、铃成、十育87、十育92、北娘、十育127等。这些品种由于耐低温冷凉,对提高北海道大豆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团形成模型的提出及对面团流变性质的解释

食品科学 1991

摘要:从分于水平解释面团独特的延弹性,一直是食品化学家研究的重要基础问题之一。作者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面团形成模型。认为面团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面团在调制和静置过程中,面筋蛋白质肽链间存在有复杂的价键变化。利用提出的模型,从分子水平解释了面团的延弹性质、不同面粉其面团流变性质差异的生化本质及氧化剂改良面团的作用机理等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