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作物留种新技术—全息定域选种
《北方园艺 》 1991
摘要:农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根据全息生物学原理,运用生物全息律和遗传势理论,把生物机体中具有较强遗传势的特定部位从主体上分离出来,用其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而育出后代的一种选种留种方法。这种选留种方法及其全面的理论是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发现创立的。实


中国大豆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本试验是在日本国农林水产省东北农业试验场作物开发部大豆育种研究室进行的。试验在网室内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用日本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病五个生理株系(SMV—A.—B.—C.—D.—E)对我国125份大豆品种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认为,对SMV—A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26%;对SMV—B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6%;对SMV—C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16%;对SMV—D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15%;对SMV—E株系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占8%。在供试品种中对SNV五个株系表现全抗的品种只有铁丰18,抗两个以上株系的品种有27个,占供试品种的22%。


西瓜地的间、套、复种
《北方园艺 》 1991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自然想到如何提高复种指数的问题。西瓜作物生育期较短,如果育茁,在田间只有两个月左右的占地时问,而且西瓜又常用2∶2方法种植,前期空闲地大;西瓜又要


亮叶厚皮黑穗醋栗的丰产丛型构成及整形修剪初探
《中国林副特产 》 1991
摘要:调查了亮叶厚皮黑穗醋栗的幼树(3年生)盛果期树(5~7年生)的主枝构成;结果枝构成及产量分布。初步认为密度在1.0~1.5m×2.0m时,盛果期的丰产丛型是主枝在15个左右,主要以3、4、5龄主枝为主。丛内结果枝在200~300个。产量主要分布在3、4龄主枝上,并探讨了整形修剪方法。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生物技术 》 1991
摘要:二十一世纪,世界将进入高新技术大发展的时代。高新技术也将全面武装农业。农用高新技术占首要地位的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电子和新材料是高新技术的核心。许多科学家认为:生物技术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技术革命的主角,是新技术革命的标志之一。生物技术包括转化再生性原料的所有过程,以及由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细胞培养物产生各种对人类有用物质的过程。


黑龙江省谷子种质资源喜肥水特性筛选鉴定的研究
《种子世界 》 1991
摘要:谷子种类泛多,经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已形成了具有不同的特性。如长期经农民种植后以特性命名的谷子品种有抗风的"气死风",有耐涝的"水里站",有耐瘠的"薄地租",有喜肥高产的"压破车"等,还有早熟的"七月黄",米质好的"糟皮"…….本文根据现有谷子资源,仅对喜肥水的资源做了粗浅的分析。 1 供鉴定喜肥水种质资源 1984年由省内各育种单位提供的推广品种、农家品种及部分杂交亲本材料计527份全部种植,从中经过喜肥水特性鉴定筛选出90份较为喜肥水性强的材料。1985年又从90份中选出极强、强的喜肥水


低洼地台田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农机化研究 》 1991
摘要:本文介绍的低洼地台田机械化种植技术,为黑龙江省的低产田改造、洼地治理,闯出了一条新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低洼地的起垄筑台,大豆、王米的种植方法及配套机具的研究与应用。作者通过长期试验,并用大量、详实的测试数据表明,该项研究投入少、见效快、增产显著,很有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