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轻简化液质联用法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B1、B2和B3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化现有液相色谱、液质联用伏马毒素检测方法中前处理的烦琐,并降低费用,建立一种轻简化液质联用法,用于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B1、B2和B3。首先用乙腈-水-甲酸溶液(50∶49∶1)提取玉米中的伏马毒素,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预分离[C18反相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流动相A:CH3OH-H2O(98∶2)+5 mmol/L CH3COONH4+1%HCOOH和流动相B:CH3OH-H2O(2∶98)+5 mmol/LCH3COONH4+1%HCOOH],最后用高分辨质谱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对1~1 000μg/L的伏马毒素B1、B2和B3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0.999;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16~0.31μg/kg和0.52~1.01μg/kg;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7.72%~102.7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8.92%。综上,建立的轻简化液质联用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可靠、检测成本低的优点,可用于玉米中3种伏马毒素的检测。

关键词: 轻简化 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液质联用法 伏马毒素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瓜类褪绿黄化病毒P22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的筛选

华北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CYV)的侵染机制,筛选与P22互作的寄主因子.采用免疫沉淀技术结合质谱分析共获得128个寄主蛋白.KEGG分析发现,所获得的寄主因子主要参与到寄主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以及信号转移等代谢途径中.将所获得的128个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筛选到的与P22蛋白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分为39个功能组,分别属于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三大类别.在生物过程类别中光合作用、蛋白质折叠、葡萄糖代谢过程及碳代谢过程为主要功能组.在分子功能类别中,ATP结合和金属离子结合为主要功能组.在细胞组分类别中生物膜、细胞质和光系统Ⅱ氧化复合体为主要功能组.结合质谱分析结果,根据富集肽段数目和蛋白质功能筛选出8个候选寄主蛋白.KEGG数据库分析表明,8个候选寄主蛋白可能参与或涉及的代谢通路大类可以归为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以及信号转移等3个代谢途径.利用酵母双杂交验证8个寄主因子与P22互作.结果表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GAPDH-A)能够与P22蛋白在酵母中互作,推测P22可能影响寄主抗性并参与寄主黄化症状的产生.筛选鉴定了与P22互作的寄主因子,为阐明P22蛋白在CCY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P22;免疫沉淀;酵母双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氨挥发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减少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研究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损失的影响。设置不加生物炭对照(S1)以及猪粪秸秆中添加5%(S2)、10%(S3)、15%(S4)生物炭4个处理,监测堆肥过程中堆肥温度、氮素形态及氨挥发速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堆肥温度,提前2—3d进入高温期,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品质。生物炭显著增加猪粪堆肥NO3--N的含量,降低了NH4+-N的含量,有利于NH4+-N向NO3--N转化;堆肥结束时,处理S2、S3和S4的NO3--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64%、46.68%和28.84%;添加生物炭明显降低了堆肥在高温期的氨挥发速率,且氨挥发累积排放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77%、25.35%和26.39%。与堆肥前相比,S1—S4总氮的增加率分别为9.7%、27.5%、28.6%和26.2%,添加10%生物炭的处理固氮效果最好。以上结果说明,猪粪堆肥过程添加生物炭更易促进堆肥腐熟、抑制氨气挥发和减少氮素损失,通过合理物料配比的好氧堆肥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农业秸秆及猪粪的优质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 生物炭 猪粪 堆肥 氨挥发 氮素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AhFAD2-1基因启动子及5'-UTR内含子功能验证及其低温胁迫应答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催化油酸生成亚油酸,是决定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关键基因。高油酸花生对低温更加敏感,暗示FAD2在低温响应中发挥作用。为探索花生FAD2的低温胁迫应答,本研究分析了花生FAD2-1A/B的基因结构,从普通油酸花生品种豫花9326中克隆了FAD2-1A/B启动子和内含子,并通过转化拟南芥验证了功能及其对冷胁迫的应答。结果表明, Ah FAD2-1A/B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位于5’-UTR的内含子; Ah FAD2-1A/B基因启动子功能较弱,仅Ah FAD2-1B启动子在子叶期幼苗的子叶叶尖中观察到蓝色; Ah FAD2-1假基因5’侧翼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可调控基因在子叶、下胚轴、种子中表达。Ah FAD2-1内含子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功能,驱动基因在幼苗下胚轴及子叶中表达,同时还有提高基因表达效率和扩大表达范围的功能,是Ah FAD2-1基因表达调控必需元件;包含5’-UTR内含子的Ah FAD2-1A/B启动子的调控序列功能受低温胁迫抑制。

关键词: 花生 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2) 启动子 内含子介导增强 冷胁迫 GUS报告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蒲公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家参谋 2021

摘要:目前,我国蒲公英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尤其是对蔬菜用蒲公英品种更是鲜有介绍.这就需要科研人员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蒲公英进行种质鉴定与综合评价,选育出新品种.经过系统选育出的郑蒲1号蒲公英新品种已通过鉴定,本文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药食同源;食用蒲公英;郑蒲1号;标准化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浆溶钾灌根对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黄豆豆浆发酵后搭配不同钾肥(硝酸钾、黄腐酸钾)分别在烟草移栽期和团棵期进行灌根,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明确最佳处理,为豆浆灌根技术在烟草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对照(常规施肥)相比,在卢氏和洛宁进行豆浆溶钾灌根后,烟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升高,烟株田间长势良好,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调制后烟叶总氮、烟碱、还原糖和钾含量升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强,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不同处理以团棵期采用豆浆搭配硝酸钾(T3处理)表现最佳。卢氏试验点,T3处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0.31%、370.18%和17.60%,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增加47.42%、26.91%和28.07%,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37.72%,烤后烟叶钾含量升高33.55%,化学成分协调性强,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15.99%、20.78%和14.11%;洛宁试验点,T3处理土壤溶解性有机碳、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5.45%、40.76%和10.9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含量分别升高139.27%和25.88%,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升高46.83%,烤后烟叶钾含量升高36.43%,烟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24.07%、37.22%和28.77%。相关性分析显示,烟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土壤养分密切相关,部分指标间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在烤烟团棵期采用豆浆搭配硝酸钾进行灌根,可作为豫西烟区提高烟叶产质量的一项有效栽培措施。

关键词: 烟草 豆浆灌根 钾肥 土壤养分 微生物 化学成分 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

摘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河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4个方面就新形势下推进河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D红蓝光质调控辣椒幼苗生长的光合机制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季节低温寡照严重制约了辣椒幼苗的生长发育。分析光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从光合生理角度探讨LED光质的调控机制,为低温寡照天气下辣椒育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兴蔬215辣椒为试材,以白光为对照,设置红蓝光1:1(RB)、红蓝光3:1(3RB)、红蓝光6:1(6RB)、红蓝光9:1(9RB)和红光(R)5个处理,光强均为150 μmol/(m2·s),光周期为12 h/12 h,研究了不同LED红蓝光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幼苗株高和下胚轴长度随着红光比例的升高而增大,3RB和6RB处理的地上部分干、鲜质量和地下部分干、鲜质量均高于R处理。光响应曲线和CO2曲线显示,相同光强或相同CO2浓度下,3RB处理辣椒叶片Pn值始终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且羧化效率(CE)、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均为最高,但其与6RB处理差异不大。叶绿素荧光特性显示,随着R/B值的增大,辣椒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产量(Fm)均增大,但各个处理间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差异。红蓝组合光处理辣椒幼苗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高于单一红光处理。相对荧光强度结果显示,单一红光处理辣椒幼苗ΔK>0、△J>0、ΔI>0、ΔL>0,而红蓝组合3RB、RB光处理ΔK<0、△J<0、ΔI<0、ΔL<0。综上所述,3RB和6RB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幼苗叶片吸收、捕获光量子的能力,保护光合系统膜完整、光合电子传递顺畅,使辣椒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CE、Vmax、Jmax、TPU较高,提升光合作用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光合结构,减少光抑制,进而提高其地上和地下干物质积累。红蓝光3:1和6:1可为辣椒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较佳的光照环境,为低温寡照天气下辣椒育苗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辣椒 发光二极管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荧光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菌发酵果蔬汁研究进展

轻工学报 2021

摘要:基于将益生菌发酵技术应用于果蔬汁深加工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风味特性和保健功能等研究结果,综述了益生菌发酵对果蔬汁理化性质的影响、发酵果蔬汁的益生菌活性保持技术和益生功能,指出:益生菌发酵既可改变果蔬汁的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也可改变果蔬汁的有机酸、多酚类物质等化学成分;辅助益生元、微胶囊包埋、优化发酵条件等技术可以提高益生菌发酵果蔬汁中的活菌数;发酵果蔬汁具有改善胃肠道功能、抗氧化、抑菌、改善Ⅱ型糖尿病等益生功能.目前关于益生菌发酵果蔬汁的研究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不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未来可就筛选适合不同果蔬种类的发酵菌株、提高发酵果蔬汁中益生菌在贮藏期的存活率及发酵果蔬汁与人体消化道健康和免疫调节关系的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推进益生菌发酵果蔬汁的功能性开发及产业化生产.

关键词: 发酵 益生菌 果蔬汁 益生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酶法制备花生呈味肽及风味分析

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高效制备风味纯正的花生呈味肽,以蛋白回收率、水解度和滋味评价为指标,运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复合酶法制备花生呈味肽工艺,并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中的风味物质。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8.3、温度47 ℃、加酶量5100 U/g、料液比1:13,在此参数下得到水解度62.05%、蛋白回收率78.57%、滋味评价结果13.51,与预测值相近。花生蛋白酶解后,主要风味物质为酯类,约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60%,风味突出。这表明此工艺条件可提高花生呈味肽的酶解效果和呈味效果,提升花生蛋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花生粕 呈味肽 酶解 响应面 优化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