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 2009
摘要:项目绩效评价是项目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对项目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而指标体系构建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绩效评价内涵、指标体系设置原则的论述,初步构建了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提高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摄食水平对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时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10.0 g)、青石斑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5.5 g)和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7.7 g)的生长和氮收支,建立了生长和氮排泄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在9%和饱食两个摄食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饱食时,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生长速率接近而明显低于军曹鱼幼鱼的。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9%/d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饱食时,军曹鱼和青石斑鱼幼鱼的食物转化效率接近而明显高于卵形鲳鲹幼鱼的。3种海水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比较可知,军曹鱼幼鱼的摄食氮和排泄氮均最大,而青石斑鱼幼鱼的最小。军曹鱼、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时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N=7.7(6.0)FN+22.6(31.3)GN+69.7(62.68)UN、100CN=2.7(2.8)FN+20.9(8.4)GN+76.4(88.8)UN和100CN=1.8(1.4)FN+12.8(9.3)GN+85.4(89.3)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种海水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军曹鱼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小,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则相反。因此,鱼类的氮排泄率和氮收支方程存在种间差异,而当食物中氮含量较为接近时,摄食量增大是导致鱼类氮排泄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生长、食物转化效率、氮排泄和氮收支方程各因素,可得出在实验的生长阶段,3种海水养殖鱼中,军曹鱼幼鱼的最佳摄食水平为次饱食摄食水平(9%/d或约为饱食摄食水平的70%),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最佳摄食水平为饱食摄食水平。
关键词: 军曹鱼 青石斑鱼 卵形鲳鲹 生长 氮收支 摄食水平


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药效学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疾病药效学的研究报道,综合评述了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细菌、寄生虫、病毒性疾病防治的药效学和中草药有效成分对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药效学研究。


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温跃层对鳀鱼鱼卵垂直分布的作用
《生态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0~2004年5~7月"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对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进行多学科综合调查期间,于2003年6月17~18日和6月27~30日分别在35°01.9′N、120°32.9′E海区和35°03.3′N、120°26.4′E海区进行了25h和64h的水团追踪观测调查,鳀鱼鱼卵的数量、垂直分布与水温的分布为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水温垂直分布的变化、海水混合的强弱、水体的辐聚/辐散等物理过程对水体中鳀鱼鱼卵数量和鳀鱼鱼卵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有很大影响。温跃层分布深度的波动引起水体的垂直交换(混合)、水平对流(辐聚/辐散)和跨跃层的物质交换。温跃层深度变浅时,上混合层水体的厚度变薄,跨跃层的向上混合,将下混合层水体中和温跃层中的鳀鱼鱼卵输运到温跃层和上混合层中,同时表层水体发生辐散现象,使得下混合层、温跃层和上混合层水体中鳀鱼鱼卵数量减少、密度减小,导致整个水柱内鳀鱼鱼卵的数量减少;温跃层深度加深时,上混合层水体的厚度增加,跨跃层的向下混合,将上混合层水体中和温跃层中的鳀鱼鱼卵输运到温跃层和下混合层水体中,同时表层水体发生辐聚现象,使得上混合层、温跃层和下混合层水体中的鳀鱼鱼卵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导致整个水柱内鳀鱼鱼卵的数量增多;温跃层水体中鱼卵数量和密度的变化较上混合层和下混合层水体更为显著。水体中温跃层的存在、温跃层分布深度的波动及其波动的程度对上混合层和温跃层中鳀鱼鱼卵的数量和密度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导致鳀鱼鱼卵数量垂直分布的剧烈变化。
关键词: 山东半岛 产卵场 鳀鱼鱼卵 垂直分布 上混合层 温跃层 下混合层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鳗鱼中三聚氰胺的残留
《海洋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鳗鱼(Anguilla japonica)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方法。采用乙腈和三氯乙酸溶液沉淀蛋白,MCX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目标分析物,经SCX-C18均匀混合填装的反相色谱柱分离,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三聚氰胺的定量限为20μg/kg,在20~500μg/kg时,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4.82%~91.42%。
关键词: 鳗鱼(Anguilla japonica) 三聚氰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残留 测定


复合保鲜剂在对虾保鲜及防黑变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因海捕鹰爪虾易黑变,对其滥用亚硫酸盐及货架期短等问题,该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将壳聚糖与防黑变成分进行复配,研制出一种不含亚硫酸盐的复合型防黑变保鲜剂,并验证了其在鹰爪虾保鲜及防黑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壳聚糖0.5g/L、植酸0.5g/L、乙二胺四乙酸(EDTA)0.5g/L、4-己基间苯二酚(4-HR)0.01g/L。鹰爪虾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5±1)℃贮藏过程中细菌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增加缓慢,黑变被有效抑制,货架期延长约1倍。通过成本核算,处理1kg鹰爪虾仅需0.22元,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利用EST-SSR座位对鲤鱼几种生长性状的单标记回归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Windows Map Manager 2.0的标记回归法对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雌核发育群体进行QTL单标记定位分析.从70个微卫星座位对鲤鱼体重、体长、体厚、体高性状的标记回归研究中,共得到3个标记与性状相关.其中HLJE1、HLJE633与体长、体高、体厚相关,HLJE633、C88433与体重相关.将C88433通过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与斑马鱼上控制V型离子泵(ATPase)的基因相关.


美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生物滤器的研究与应用
《渔业现代化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目前在美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比较流行的生物滤器,包括微珠生物滤器、珠子系列过滤器、流化沙床过滤器、移动床生物滤器等及其工作原理、工作性能、优缺点等。通过对比发现,生物滤器滤料的选择面是相当广泛的,关键在于必须根据滤料的特性设计合理的反应方式。反冲洗形式划分为外力反冲洗型和自清洗型二种,其中自清洗型生物滤器工作状态更加稳定,更具研究和应用价值。生物过滤是整个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中的核心环节,其过滤方式、反冲洗强弱、水质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工作性能。


我国渔船柴油机和节油产品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渔业现代化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渔船用柴油机是渔船消耗能源最大的设备,是渔船节能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能源消耗量、万元产值能耗率及污染排放量的高低程度。通过承担农业部"我国渔业能耗与节能技术分类调查"项目,对辽宁、山东等我国主要渔港的海洋捕捞作业渔船进行实船调查,并走访了国内主要渔船柴油机生产企业。本文以调研信息和数据为基础,分析渔船用柴油机实际应用、功率分布、转速分布、能耗,以及节油产品在渔船上的应用等情况,反映我国渔船柴油机的实际应用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