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种质非刺激割制下胶乳总蛋白质年度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胶乳中的蛋白质对橡胶生物合成、胶乳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但总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种质间的差异及其年度变化未有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种植的少花橡胶、光亮橡胶、巴西橡胶野生种和栽培种共13份种质为对象,于2018—2019年对总蛋白质含量及其年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乳总蛋白质含量为0.147~0.174 g/kg,在种质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总蛋白质含量水平,可初步分为3类,大于0.17 g/kg的高蛋白质含量类,低于0.15 g/kg的低蛋白质含量类和蛋白质含量为0.15~0.17 g/kg的中间类型。总蛋白质含量在父/母本与子代间也可很好地区分,适合作为胶乳特性指标。总蛋白质含量5月下旬下降,11月中旬上升,其他时间则差异不显著。胶乳总蛋白质含量可采取每月下旬或代表性月份6月、8月、10月测定。干总比大多为89%~97%,年度变化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有2个低凹期,即5月下旬和10—11月,间接反映这2个时期非胶组分较高,推测5月下旬和10月份非胶组分的上升与总蛋白质无关。

关键词: 橡胶树 种质 胶乳 总蛋白质含量 年度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椰心叶甲啮小蜂SSR、SNP和InDel位点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是外来有害生物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蛹期寄生蜂,分析其转录组序列中的SSR、SNP和InDel位点信息,可以为开发新的分子标记,深入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等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利用MISA软件和Varscan软件对Unigene进行SSR、SNP和InDel位点进行搜索。在11 802条Unigene中共获得29 754个SSR位点,平均每1.72 kb含有1个SSR位点,发生率为39.96%。SSR片段为10~382 bp,长度具有显著差异,平均长度为23.91 bp。SSR片段中,单碱基重复最多(60.82%),其次是二碱基重复(27.69%),再次为三碱基重复(10.79%)。其中优势重复基元类型为A/T(59.32%),其次为AT/AT(15.28%)。在6895个Unigene中发掘出51 334个SNP位点,转换位点37 445个(72.94%),颠换位点13 975个(27.22%),平均每条Unigene上含有7.45个SNP位点。还在6040个Unigene中筛选出15 644个InDel位点,平均每条Unigene上有2.59个InDel位点。椰心叶甲啮小蜂转录组中SSR、SNP和InDel位点数量多,出现频率高,类型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潜能。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蜂 转录组 SSR SNP InDe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脱毒原种苗生物量累积特征及水分需求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甘蔗脱毒原种苗生长和水分需求规律,为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栽培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分析甘蔗脱毒原种苗的干物质量累积规律,结合广西扶绥试验基地气象数据的采集,采用作物系数法计算广西扶绥县甘蔗脱毒原种苗各生长发育时期的作物需水量及水分盈亏量.[结果]甘蔗脱毒原种苗干物质量积累主要集中在茎伸长生长期,8月中旬开始拔节至10月下旬,平均每日干物质累积量达2.92 g,11月后干物质量日均累积速率减缓至1.77 g,至12月下旬可收获约15节健康种茎.甘蔗脱毒原种苗需水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8月中旬至9月下旬需水量最大,日需水量达5.5 mm.甘蔗脱毒原种苗生育期内广西扶绥试验地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累积降雨量达177.9 mm,9月下旬至12月降雨较少,累积降雨量仅22.3 mm.甘蔗脱毒原种苗仅苗期表现为水分盈余,其余时间7月下旬至12月水分表现为持续亏缺,总亏缺量达473.4 mm.[结论]明确了甘蔗脱毒原种苗干物质量累积特征和水分需求规律,为今后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和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合理栽培和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甘蔗 脱毒苗 干物质量 需水量 水分盈亏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掌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AaMYB6调控花青素苷合成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调控红掌肉穗花序花青素苷合成的转录因子基因,基于前期的转录组数据,以‘粉冠军’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Pink Champion’)肉穗花序为材料,克隆了1个R2R3-MYB家族基因AaMYB6(GenBank序列号MZ171064)。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亚细胞定位、在烟草中的过表达分析、qRT-PCR、酵母双杂交(yeast two-hybrid assay,Y2H)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complementation,BiFC)试验,研究了AaMYB6的功能。结果表明AaMYB6与已报道的AaMYB1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以玉米ZmC1为代表的,调控单子叶植物花青素苷合成的R2R3-MYB家族C1亚组。AaMYB6定位于细胞核。在烟草中过表达AaMYB6,NtF3H表达量下调,但却激活了T1代转基因植株花丝中花青素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NtF3′H、NtDFR、NtANS、NtUFGT的表达,产生了花丝中积累花青素苷的表型。AaMYB6主要在红掌‘紫公主’的肉穗花序中表达,且在不同品种肉穗花序中其表达量与花青素苷含量显著正相关。Y2H和BiFC试验表明AaMYB6与前期报道的参与花青素苷和原花青素合成调控的bHLH转录因子AabHLH1有相互作用,进一步验证了AaMYB6调控花青素苷合成的功能。

关键词: 红掌 MYB转录因子 花青素苷 异源过表达 转录调控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斑叶螨为害前后抗、感木薯转录组分析及水杨酸、茉莉酸途径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比较二斑叶螨为害前后抗、感螨木薯品种转录组差异,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qPCR验证水杨酸、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的差异表达。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与螨害前相比,螨害1、8 d后,抗螨木薯品种C1115的差异表达基因为589、587个,感螨木薯品种BRA900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271、930个,C1115相对于BRA900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383、251个。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显著集中在次生代谢物质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qPCR验证结果显示,二斑叶螨为害后,抗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C1115的水杨酸信号途径基因PAL2、4CL3、WRKY7和NPR3的表达量较为害前呈现先显著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感螨参照标准木薯品种BRA900中上述4个基因的表达始终维持在显著高于为害前的水平。受螨害后抗螨木薯C1115中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JAR1、LOX2和OPR11的表达量也较为害前显著提高,而感螨木薯BRA900中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则降低至显著低于螨害前的水平,qPCR验证结果和转录组分析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抗螨木薯品种C1115受螨害后能够同时激活水杨酸、茉莉酸信号途径以抵御二斑叶螨为害,为深入阐明木薯抗螨分子机理,选育和创制抗螨木薯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二斑叶螨 抗、感木薯品种 转录组分析 水杨酸信号途径 茉莉酸信号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脲醛缓释肥料棒对橡胶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脲醛缓释肥料棒对橡胶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脲醛缓释肥料棒在橡胶树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脲醛氮占总氮的0%、25%、50%、75%的脲醛缓释肥料棒为试验肥料,采用橡胶苗盆栽试验,测定橡胶苗的株高、茎粗、生物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结果】脲醛氮占总氮50%的脲醛缓释肥料棒处理橡胶苗株高和茎粗均为最大,分别为149.32 cm和17.96 mm,但与常规肥料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脲醛氮占肥料总氮比例的增加,橡胶苗全株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脲醛氮占总氮50%的脲醛缓释肥料棒处理全株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为最大。【结论】脲醛缓释肥料中脲醛氮占总氮50%时最有利于橡胶苗生长和橡胶苗养分吸收。

关键词: 脲醛缓释肥料棒 橡胶苗 生长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妃子笑"荔枝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探究了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次磷酸钾980 mg/L提高了单果质量和着果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了果皮颜色参数a值和花色苷含量,促进果皮转红;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次磷酸钾处理提高了荔枝中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了采后褐变指数,说明次磷酸钾处理在荔枝采后贮藏过程中可以增强果实耐贮性。

关键词: “妃子笑” 荔枝 次磷酸钾 产量 品质 果实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反季节莲雾园区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反季节莲雾园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检测到741 391条有效序列,32 778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操作分类单元),包含28门分类和418个属分类,其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群落;(2)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顺序为BML(香蕉茎秆有机菌肥,低浓度,2 kg/株)=GML(羊粪有机肥,低浓度,2 kg/株)>GMM(羊粪有机肥,中浓度,4 kg/株)=BMH(香蕉茎秆有机菌肥,高浓度,6kg/株)>CK(对照)>GMH(羊粪有机肥,高浓度,6 kg/株)=BMM(香蕉茎秆有机菌肥,中浓度,4 kg/株);(3)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发现不同施肥处理组(CK处理组、GM处理组、BM处理组)中有37个显著差异的物种(5个纲,7个目,9个科,8个属,8个种),与维恩图的分析结果一致,即不同浓度的羊粪有机肥和香蕉茎秆有机菌肥处理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表明,施用低浓度的羊粪有机肥和香蕉茎秆有机菌肥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莲雾反季节催花时,施用低浓度的有机肥不仅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少有机肥施用量,达到精准施肥的目的.

关键词: 莲雾;反季节催花;有机肥;细菌群落;Illumina MiSe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方式对黑胡椒风味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胡椒为对象,采用蒸汽杀菌、紫外线杀菌和辐照杀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黑胡椒中微生物、胡椒碱、胡椒精油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处理后黑胡椒中的菌落总数、霉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辐照杀菌效果最显著。杀菌处理对黑胡椒的胡椒碱、精油含量及其风味物质组成的影响较大,胡椒碱和精油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除辐照处理稍微增加了胡椒碱的含量外,其他杀菌处理下胡椒碱和胡椒精油含量均有所降低,蒸汽杀菌后黑胡椒精油和胡椒碱的含量相对最低。未经杀菌处理的黑胡椒精油中单萜烯类化合物总含量相对最低,为61.567%,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总含量相对最高,达到36.669%。杀菌处理后黑胡椒中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辐照杀菌的降低最多,但单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增加至74.511%。紫外线杀菌相对其他2种杀菌方式对黑胡椒粒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的组成影响较小,其次是蒸汽杀菌,辐照杀菌方式对黑胡椒粒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相对最大。研究结果可为胡椒杀菌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杀菌方式 黑胡椒 风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养模式对嘉积鸭肌肉品质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传统饲料+放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商业饲料+网床饲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对嘉积鸭肌肉品质的影响,将1 200只1周龄嘉积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13周龄末结束试验。对比4种模式下嘉积鸭的肉质物理指标、营养成分以及感官评分等。结果表明:(1)传统饲料+放养模式嘉积鸭胸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腿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嘉积鸭胸肌内肌苷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腿肌中则是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极显著高于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3)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胸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模式(P<0.05),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腿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其余营养成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感官评分方面,由高到低分别为传统饲料+放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嘉积鸭胸肌内风味物质肌苷酸含量以及胸肌和腿肌内脂肪含量,但不降低肉质综合风味,可以确定为嘉积鸭的最佳饲养模式。

关键词: 嘉积鸭 饲养模式 肌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