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粒重因子的环境模型解析及生态特征分析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粒重对气候的反应和生态适应性,用2006年和2007年在南方稻区8个生态点29点次的田间种植试验资料,将粒重解析为谷粒长、宽、厚和比重4个因子,组建了谷粒面积(S)、厚度(H)和比重(ρ)的环境预测模型。相关分析表明,谷粒面积S的影响期在颖花分化期(III~IV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VI~VII期),温度是其主要影响因子,有利于谷粒长度和宽度发育的日平均气温(T)为27~29℃,最高气温(Tmax)34℃,最低气温(Tmin)24℃。谷粒厚度H与抽穗后1~30d的Tmax呈二次曲线关系,与T呈负相关。谷粒比重ρ与日照时数(SH)呈正相关,影响时期在抽穗后1~10d;与Tmax呈负相关,影响时期在抽穗后1~30d。有利于增加ρ的气象指标是SH达到8h,Tmax低于30℃。用1951—2002年的气候资料模拟计算了95个地区的两优培九千粒重,按7个水稻生态区归纳,平均值变化在25.93~28.01g之间。千粒重的区域分布明显随纬度而递增,由于地形影响,在湘、赣、粤北地区还表现出一定的经向影响。晚季稻的千粒重则比早季稻高1.39g。幼穗分化期的温度和灌浆结实期的温度、日照时数是造成两优培九粒重区域和季节特征的主要生态原因。

关键词: 两优培九 粒重 气候 模型 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2003~2005年对来自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174份次材料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黄萎病圃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情考查分花铃期发病高峰时和拔棉秆时两次进行。花铃期病叶发病程度轻于拔秆时的剖秆调查结果。3年来共鉴定出高抗品种(系)8份次,占4.60%;抗病48份次,占27.59%;耐病57份次,占32.76%;感病61份次,占35.06%。鉴定结果表明,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性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黄素酯和叶黄素的光热降解动力学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叶黄素 叶黄素酯 降解 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PGC1基因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2008

摘要: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第8外显子序列经Aul I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而江苏地方品种猪中,TT占绝对优势。分析PGC1基因型与胴体性状相关性发现,AA基因型猪的左胴重、右胴重和脂肪重均高于TT基因型猪,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倒数第三、四腰椎间背膘厚AA基因型显著高于TT基因型猪,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AT基因型与TT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关键词: PGC1基因 多态性 胴体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ChiA)是晚期表达的非必需基因,高度保守。表达产物几丁质酶分为3个区:N-端信号肽区,中部酶活性区和C-末端酶内质网结合区。该酶同时具有内切和外切几丁质酶活性,主要功能是水解昆虫体内的几丁质,促进虫体液化;作为组织蛋白酶原(pro-V-Cath)的分子伴侣,参与其加工和运输过程;影响多角体的形成,并与细胞的裂解有关;还与病毒侵染机制相关联。杆状病毒ChiA与细菌ChiA源于共同的祖先,而昆虫ChiA则可能直接来自杆状病毒。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杆状病毒ChiA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苏云金杆菌和杆状病毒等微生物杀虫剂的增效剂使用;杆状病毒ChiA可转入植物,获得具有持续杀虫及抗病活性的转基因植物;将杆状病毒ChiA的内质网定位序列删除、突变,或在病毒基因组中插入外源ChiA,重组病毒的杀虫活性增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删除病毒基因组ChiA或V-Cath,可改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分泌蛋白和膜结合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 功能 起源 增效作用 杀虫活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肉制品中杂环胺的HPLC测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烤鸭、烤羊肉、烧鸡、卤牛肉和肉松5种传统肉制品为对象分析其杂环胺含量。样品净化前处理通过串联Ex-trelut-PRS-C18柱进行固相萃取,经TSK-gel ODS-80TM柱分离并以配备二极管阵列和荧光检测器的HPLC对杂环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中15种杂环胺的线性范围为0.01~1.00ng·μL-1,检测限为0.5pg·g-1~0.3ng·g-1,回收率为58.60%~98.75%,相对标准偏差为1.81%~8.77%。该方法线性范围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净化效果好,可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在5种肉制品中检测出6种非极性杂环胺,且不同的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种类与含量不同。9H-吡啶并[4,3-b]吲哚(Norharman)与1-甲基-9H-吡啶并[4,3-b]吲哚(Harman)均存在于5种肉制品中,含量分别为42.75ng·g-1和33.9ng·g-1。3-氨基-1-甲基-5H-吡啶并[4,3-b]吲哚(Trp-P-2)只存在于烤鸭与烤羊肉中,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在烤鸭、烤羊肉和肉松中检出,而2-氨基-9H-吡啶并[2,3-b]吲哚(AaC)和2-氨基-3-甲基-9H-吡啶并[2,3-b]吲哚(MeAaC)只存在于肉松中,其含量均小于2ng·g-1。

关键词: 杂环胺 传统肉制品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的研究进展及育种应用前景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摘要:介绍了一个新的陆地棉色素突变体,即亚红株突变体,对该突变体的发现、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与已在陆地棉中鉴定出与红色素沉着有关的3个基因位点R1、R2和Rd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此突变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其性状在提高光合效能上的优势,为棉花实现高光效育种提供了一条途径,对棉花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陆地棉 亚红株突变体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细菌和酵母群落结构的比较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了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图谱相似性分析,来自不同家庭西藏灵菇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78%~84%,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80%~92%;不同地区开菲尔粒中细菌群落的相似性为50%~70%,酵母群落的相似性为50%~75%。序列比对显示,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细菌的16S rDNA的V3区序列与乳酸菌16S rDNA序列十分接近,其中最亮条带的序列与乳酸乳球菌的相似性为100%,其它共性条带所对应的为开菲尔囊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酵母的26S rDNA的D1区序列分析表明,开菲尔粒和西藏灵菇中存在单孢酵母和假丝酵母。

关键词: 开菲尔 西藏灵菇 细菌 酵母菌 群落结构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中国杏品种S-RNase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未知基因型的中国杏品种为试材,根据李属植物S-RNase基因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组合检测各品种S-RNase基因,共获得22条等位扩增片段,电泳检测表明所有品种的扩增条带集中在300~1100bp的范围内,且表现出一定的长度多态性。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22个S-RNase基因为10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6个为首次发现,根据Gen-Bank中已登陆的杏S-RNase基因的顺序,分别命名为S19、S20、S23、S24、S25、S26,序列登陆号为:EF185300、EF185301、EU037262、EU037263、EU037264、EU037265。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分析表明,杏的S-RNase与李属植物的S-RNase表现较高的同源性,为59.3%~100%;与苹果和梨的S-RNase同源性较低,为19.6%~31.6%。试验确定11个中国杏品种资源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型分别为:‘大果杏’S19/S20,‘张公园’S24/S25,‘二红’S9/S11,‘黄口外’S11/S26,‘植丸子’S11/S17,‘宇宙红’、‘大丰’S17/S23,‘超仁’、‘虹桥’S8/S11,‘冀光’、‘中华大杏梅’S8/S9;部分品种的田间杂交授粉座果与花粉管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所鉴定基因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 等位PCR扩增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泊绵羊细管冻精与湖羊人工授精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4种不同冷冻稀释液制备的杜泊绵羊细管冻精稀释液中,以葡萄糖1.6 g、蔗糖2.0 g、柠檬酸1.38g、Trs 2.42 g、重馏水100 ml、卵黄20 ml、青霉素钾10 IU配方解冻后精子活率最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将此稀释液细管冻精用于人工授精,妊娠率达到62%。

关键词: 杜泊绵羊 精液冷冻 人工授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