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茶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植物亚细胞定位预测软件的应用
《植物科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00个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叶片的蛋白质作为数据集,比较TargetP、WoLF PSORT、LocTree和Plant-mPLoc 4种软件预测亚细胞定位的可信度和灵敏度.结果显示,4种软件预测可信度均高于80%,依次排序为TargetP>LocTree>WoLF PSORT>Plant-mPLoc.其中,LocTree对细胞质蛋白和分泌蛋白检测灵敏度最高,但对叶绿体蛋白灵敏度最低;Plant-mPLoc检测核蛋白最灵敏,但对细胞质蛋白最不敏感;TargetP检测叶绿体蛋白最灵敏,但仅能区分3个亚细胞器官;WoLF PSORT对分泌蛋白检测灵敏度最低,但对其他蛋白均较灵敏.基于上述结果,该研究针对4种软件提出了合理的使用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IbCHI的克隆和表达特性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甘薯〔Ipomoea batatas(Linn.)Lam.〕转录组数据,从甘薯品种'福菜薯7-6'('Fucaishu 7-6')中克隆获得1个编码查尔酮异构酶的基因,命名为IbCHI;IbCHI基因全长732 bp,GC含量为55.19%,共编码24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IbCH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第12至第214位包含1个Chalcone结构域;IbCHI蛋白分子式为C1156 H1831 N291 O351 S7,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25646.41,理论等电点为pI 5.25,并可能具有1个跨膜螺旋区,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其氨基酸序列中包含24个带正电荷和27个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所占比例较高,半胱氨酸所占比例最低;IbCHI蛋白的不稳定指数和总亲水性平均系数分别为38.49和0.074,表明IbCHI蛋白是一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IbCHI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随机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所占比例分别为39.51%、31.69%、20.16%和8.64%.多重比对结果显示:IbCHI基因与同属种类圆叶牵牛(I.purpurea Lam.)和牵牛〔I.nil(Linn.)Roth〕CH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相似度90%以上),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支.IbCHI基因启动子区包含启动子基本元件TATA-box和CAAT-box,以及胁迫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等26个顺式作用元件.qRT-PCR分析结果表明:IbCHI基因在供试4个甘薯品种'EC15'、'EC16'、'福菜薯18'('Fucaishu 18')和'福菜薯7-6'的根、茎、茎尖和叶中均有表达,但其在不同品种和器官间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福菜薯7-6'茎和叶中IbCH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经干旱(质量体积分数30%PEG6000)和盐(0.2 mol·L-1 NaCl)处理后,IbCH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处理24 h后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薯IbCHI蛋白属于Chalcone超级家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IbCHI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品种特异性,且在调控甘薯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甘薯 IbCHI基因 qRT-PCR 亚细胞定位 表达特性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死亡谷芽胞杆菌NBIF-001母药急性毒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死亡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NBIF-001母药的急性经口、经皮和吸入毒性,参考《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T 15670—201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雌、雄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 mg/kg,急性经皮毒性LD50>5000 mg∕kg,急性吸入毒性LD50>5000 mg∕m3.死亡谷芽胞杆菌NBIF-001母药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分级为微毒级.
关键词: 生物农药 死亡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 急性毒性 母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标记的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0
摘要:了解现有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将为大麦杂种优势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在对416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挑选出54对条带清晰且多态性稳定的引物,对157份国内外大麦种质资源(以长江中下游麦区育成品种为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分布在0.542 8~0.930 4。在GS为0.665 7水平时,可将参试品种分为5个亚群。进一步分析表明,来自湖北省的鄂大麦品种(系),除鄂大麦10号、鄂大麦7号、鄂大麦9号、鄂大麦6号外,都聚在第五大类第二亚类,而河南省驻大麦品种(系)大多聚在第四大类。材料的来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长期以来,各育种单位在品种选育中,普遍存在资源利用范围较为狭窄,遗传基础较为单一的情况。因此,在未来的育种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遗传关系比较远的材料进行杂交选育,将更有助于在后代中选择出综合性状优异的新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内容生产提高农业技术期刊传播效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20
摘要:农业生产者对技术的需求是农业技术期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农业技术传播的内在动力.通过把握农业政策、明确主体受众、预测技术需求,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内容生产,提高农业技术期刊的传播效果,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分析了不同产地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嫩叶中二氢杨梅素(DMY)的含量,结果发现,DMY含量按照从高到低排序为云南省丽江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福建省武平县、湖南省张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云南省丽江市产藤茶DMY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产藤茶DMY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其他3个地区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微波、破壁式3种方式辅助乙醇溶剂提取藤茶中DMY成分,微波辅助乙醇使用量较少、提取时间短、料液比相对较低,可达到绿色、节能、高效的提取状态.
关键词: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二氢杨梅素 不同产地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