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普通丝瓜杂交种子纯度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普通丝瓜品种纯度检测方法,以普通丝瓜丝盛2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杂交种种子纯度,从10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对引物(SGSSR4),其在杂交种和双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条带,且杂交种含有父、母本的特异互补带型.利用该引物对26株丝盛2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鉴定结果为96.15%,与大田种植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该引物可用于丝盛2号杂交一代种子纯度的快速检测和准确鉴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ISS分子标记 种子纯度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棘托竹荪孢子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最大限度地从竹荪孢子中提取多糖,且不破坏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本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等因素对多糖得率及多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nhnken设计,优化棘托竹荪孢子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综合提取效率和多糖活性等因素,得到竹荪孢子多糖提取的最适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 min、pH9、料液比为1∶20.采用上述最优工艺条件进行多糖提取的实验,测得实际多糖得率为9.87%,在2~10 mg/mL范围内,孢子多糖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为4.67 mg/mL.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分离、纯化及鉴定竹荪孢子活性多糖提供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竹荪孢子 多糖 抗氧化性活性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TV-2FJ株的分离纯化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ur virus of goats, ENTV-2)引起的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enzootic nasal adenocarcinoma, ENA)在我国多省均有报道。为了丰富山羊(Capra hircus)ENTV-2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采集患病羊的鼻液,用差速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ENTV-2FJ株,进行电镜观察和SDS-PAGE;取纯化的病毒,用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方法分段扩增出山羊鼻内肿瘤病毒福建株(ENTV-2FJ)的7条c DNA片段,并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Gen Bank No. MK559457)分析。ENTV-2FJ株经过纯化后,在电镜下看到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90~110 nm,有囊膜和纤突;经SDS-PAGE分析,ENTV-2FJ株的蛋白显示9条带,分子量分别为118、79、60、51、28、20、16、13和11 ku。ENTV-2FJ株全基因组序列长7 469 bp,与ENTV四川株(ENTV-2SC)、ENTV陕西株(ENTV-2Shaanxi)、ENTV陕西株2 (ENTV-2Shaanxi2)、ENTV陕西株3 (ENTV-2Shaanxi3)、及ENTV陕西株4 (ENTV-2Shaanxi4)的同源性分别为95.1%、95.4%、95.1%、94.9%和95.4%;经ENTV-2全基因组、群相关抗原(group associated antigen, gag)和囊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 env)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发现,ENTV-2FJ株与ENTV-2SC、ENTV-2Shaanxi、ENTV-2Shaanxi2、ENTV-2Shaanxi3和ENTV-2Shaanxi4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上述结果为ENTV-2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遗传变异研究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TV-2) 纯化 电镜观察 SDS-PAGE 全基因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地区甜瓜嫁接育苗技术

长江蔬菜 2020

摘要:嫁接栽培是防治甜瓜枯萎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福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以及小型育苗场的实际条件,研究营养土配制、嫁接方法和嫁接后管理等技术要点,总结出甜瓜嫁接育苗技术规范,经多年多点示范推广,取得良好成效.该项技术适用于福建地区小型育苗场的甜瓜育苗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基质对多花黄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中草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解决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组培苗移栽后成苗率低、长势差和叶部病害危害等问题.方法以多花黄精组培苗为实验材料,采用福建地区生产上常用的2种商品基质和以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沙、菌渣、草木灰为原料自行配制的6种基质,其中T5和T7基质中添加专用的育苗营养液.测定不同基质的理化特性,研究不同基质对多花黄精组培苗成苗率、生物学性状、生长量、壮苗指数、叶部病害发病率的影响,探索不同栽培基质理化特性与多花黄精组培苗生物学性状、生长量、壮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的栽培基质对多花黄精组培苗的成苗率、形态指标、生长量、评价指标和叶部病害发病率影响较大,不同基质容重与多花黄精组培苗株高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基质有机质含量同多花黄精组培苗全株鲜质量、干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自行配制的T5基质处理的多花黄精组培苗成苗率、形态指标、壮苗指数优于其他基质,植株生长健壮,未发现叶部病害.结论自行配制的T5基质可作为多花黄精组培苗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组培苗 栽培基质 壮苗指数 成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生真菌BB-T02分离鉴定及其对两种蓟马的致病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榕管蓟马和香蕉花蓟马分别归属于管蓟马科和蓟马科,目前这2种蓟马对寄主为害重且相应的生防菌资源较少.为丰富这2种蓟马的生防菌资源,本研究尝试从受虫生真菌感染死亡的昆虫上分离生防菌株,确定其分类地位,测定其对这2种蓟马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从自然罹病死亡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分离到1株编号为BB?T02的虫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确认为球孢白僵菌.针对榕管蓟马和香蕉花蓟马的2龄若虫,菌株BB?T02侵染7 d后的LC50分别为1.89×105孢子/mL和9.90×104孢子/mL,1.00×108孢子/mL处理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2%和98.81%、LT50分别为3.48 d和3.14 d;针对它们的成虫,侵染8 d后的LC50分别为4.45×105孢子/mL和2.13×105孢子/mL,1.00×108孢子/mL处理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21%和95.29%、LT50分别为4.20 d和3.69 d.综上,球孢白僵菌BB?T02对这2种蓟马致病力强,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良好.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分离鉴定 榕管蓟马 香蕉花蓟马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蓬壳作为肉羊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不同品种肉羊中的饲用价值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莲蓬壳在肉羊中的饲料化利用,本试验测定分析了莲蓬壳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开展了莲蓬壳在不同品种肉羊体内的消化代谢试验.体内消化代谢试验采用两因素3*4随机区组设计,两因素分别为肉羊品种(湖羊、努比亚山羊和福清山羊)和莲蓬壳替代基础饲粮比例(0、20%、40%和60%).每个肉羊品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7~8月龄羯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每只试验羊单独圈养于自制消化代谢笼),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精粗比3∶7)和3种试验饲粮(以20%、40%和60%莲蓬壳替代基础饲粮),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饲粮中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并计算3种试验饲粮中莲蓬壳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有效能值.结果显示:1)莲蓬壳的总能(GE)、消化能(DE)、代谢能(ME)以及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和磷(P)[干物质(DM)基础]含量分别为16.95 MJ/kg、7.86 MJ/kg、6.45 MJ/kg、8.00%、10.00 g/kg、73.25%、53.00%、24.72%、6.20%、0.41%和0.15%.2)肉羊品种对饲粮中DM、GE和ADF的表观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OM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以努比亚山羊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最优;莲蓬壳替代比例对饲粮中6种常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中DM、OM、CP、GE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随莲蓬壳替代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饲粮中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除莲蓬壳替代比例对莲蓬壳中ADF的表观消化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外,两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莲蓬壳中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4)肉羊品种对粪氮、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价值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努比亚山羊的沉积氮均显著高于湖羊和福清山羊(P<0.05);莲蓬壳替代比例对粪氮、沉积氮和氮沉积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尿氮和氮生物学价值存在显著影响(P<0.05),以20%替代组的氮生物学价值最高,其次为40%替代组,两者均显著高于60%替代组(P<0.05);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尿氮存在显著影响(P<0.05).5)莲蓬壳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值为0.69,属于第5级.基于本研究结果,莲蓬壳可以作为肉羊粗饲料进行利用,但其ADL含量较高,粗饲料GI值偏低,在肉羊饲粮中配比不宜超过40%;肉羊对莲蓬壳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受肉羊品种及其替代饲粮比例的影响较小;在饲喂相同营养水平饲粮条件下,努比亚山羊对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优于湖羊和福清山羊.

关键词: 莲蓬壳 肉羊 饲用价值 替代法 表观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高山露地草莓育苗杂草防治模式研究

东南园艺 2020

摘要:福建高山露地草莓育苗多采用人工除草方法,费工增加育苗成本.为探寻防控杂草最佳模式,我们开展了黑膜覆盖+50%丁草胺+16%甜菜安宁+20%精哇禾灵(黑膜覆盖模式)、50%丁草胺+甜菜安宁+盖草能(纯化学模式)、废菌渣覆盖等不同模式防控试验,以人工除草和空白为对照,进行了不同时期株防效、鲜重防效、子苗产量、成本统计和病虫害发生与商品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模式,在除草效果、所育种苗数量、商品性都优于其他处理模式,在育苗用工成本上比对照人工成本明显降低,每667 m2节约除草成本3790元,是个较好的福建高山夏季育苗防草害育苗模式.纯化学模式除草效果尚可,但对草莓子苗影响较大,效果欠佳.废菌渣覆盖模式防除杂草效果与黑膜覆盖模式相当,所育的草莓苗植株健壮,叶色浓绿,病虫害少,卖相好,市场价值高,同时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较好的草莓育苗生态防草害模式,可进一步试验推广.

关键词: 草莓 杂草 防治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叶一枝花种苗移栽抗病性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为提高七叶一枝花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对茎腐病和叶斑病的抗病能力,在七叶一枝花移栽前采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 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倍液、2% 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和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倍液(1:1)的混合液、25%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600倍液5个处理对种苗进行浸泡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七叶一枝花茎腐病和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种苗采用50% 多菌灵1000倍液和2% 春雷霉素水剂400倍液浸泡处理后移栽抗茎腐病效果较好,防效均达到100%;各药剂处理对叶斑病的防效为43.3% ~53.9%,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采用50% 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处理后七叶一枝花种苗移栽植株生长状况较好,且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因此,综合考虑采用50% 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种苗后进行移栽的方法较适宜在七叶一枝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茎腐病 叶斑病 病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叶一枝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七叶一枝花野生环境和人工栽培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为揭示野生七叶一枝花和移栽七叶一枝花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探究野生七叶一枝花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的优势.[方法]本研究提取七叶一枝花土壤宏基因组DNA,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进行高通量测序;对两种栽培模式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在不同水平上分析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显著性差异,并通过LDA EffectSize组间群落差异分析两种栽培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门和属.[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土壤中细菌多样性丰富,包括21个门、33个纲、52个目、89个科和160个属.七叶一枝花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Chao、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示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门水平和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纲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绿菌纲Chlorobia,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在目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绿菌目Chlorobiales和粘球菌目Myxococcales,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在属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Rudaea,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在种水平,具有显著差异的是Mucilaginibacter ximonensis、uncultured Nannocystineae bacterium、uncultured-Singulisphaera sp.、uncultured Solibacteraceae bacterium和uncultured Xanthomonadaceae bacterium,其在七叶一枝花根际土壤中的含量均低于非根际.[结论]本研究表明七叶一枝花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进一步探索七叶一枝花的土壤微生物环境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根际 土壤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