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SSR标记的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21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2个省(市)的279份板栗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检测到71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2~6,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3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在0.614 5~0.972 3之间,平均0.866 8.通过检测10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发现山东群体Shannon's信息指数(I=0.487 0)、Nei's多样性指数(H=0.319 5)、有效等位基因数(Ne=1.530)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100%)均最大,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群体;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099 3,表明群体内遗传分化大于群体间分化;基因流Nm=4.536 1,说明板栗各群体间存在适度的基因交流;聚类结果和主坐标分析图表明,各群体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有一定联系.
关键词: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 种质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适宜播期和品种搭配高效种植模式,本研究以播期为主处理[2015和2016年4个播期(4月20日、5月5日、5月20日和6月5日),2017和2018年采用5个播期(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和6月30日],'登海605''先玉335'和'郑单958'3个当地生产推广玉米品种作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产量、产量性状及不同播期耗水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和2016年随播期的延后产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以6月5日播种平均产量最高.2017和2018年产量随播期延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平均以6月20日播种产量最高,且较其他播期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从产量性状看,播期主要影响玉米百粒重的提高,播期过早(4月20日、5月5日)或过晚(6月30日)不利于粒重提高,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从不同品种的产量对播期的响应来看,不同品种受年型影响较大,6月5日到6月20日播种综合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为'登海605'和'先玉335'.从水分利用效率看,过早或过晚播种均不利于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综合4年的研究结果,'登海605'适播期在5月20日-6月20日,'先玉335'在5月5日-6月20日播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郑单958'在6月5日-6月20日播种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冠肺炎疫情对谷子高粱糜子产业的影响分析
《农业展望 》 2020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研判疫情对谷子高粱糜子产业的影响,以及开展何种措施应对复工复业,采用网络软件调研与电话、 微信访谈等相结合的方式,对谷子高粱糜子生产、加工流通、 销售以及小米的消费等环节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疫情的发生:对谷子高粱糜子的种植影响不大;对原粮的销售和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对种植户购买农资和农资储备有较大影响;疫情期间存在工人短缺、 劳动成本高、 运输不畅等现象,造成加工企业不同程度的损失;加快了产品销售由线下向电商、 朋友圈等线上销售方式的转变;促进消费者对营养丰富、 药食同源食品的需求,增加了居民杂粮多样性的需求.最后,从农资供应、 春耕备播,开展线上技术培训,有序恢复生产,特色产业脱贫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谷子高粱糜子 生产 消费 流通 产业发展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内快速筛选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药剂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农药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药剂的筛选,建立了一套应用酶标仪室内快速筛选的方法.采用含药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进行筛选,初始孢子培养浓度为106个/mL,在摇床中于28℃、200 r/min下培养16 h后测定光学密度(OD)值,最佳OD值测定波长为590 nm.应用该方法对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丙环唑和氟唑环菌胺5种杀菌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戊唑醇和氟唑环菌胺对玉米瘤黑粉病致病菌玉蜀黍黑粉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为0.03 mg/L.本研究建立的酶标仪快速筛选方法检测过程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检测方法,可为田间试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瘤黑粉病 玉蜀黍黑粉菌 杀菌剂 毒力 酶标分析仪 药剂筛选 方法建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基质势对盐碱地设施黄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瓜品种"京研春秋绿2号"为试材,采用不同基质势下限指导黄瓜灌溉的方法,研究了4个土壤基质势处理S1(-10 kPa)、S2(-15 kPa)、S3(-20 kPa)、S4(-25 kPa)条件下,黄瓜的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以期寻找出适宜盐碱地设施黄瓜灌溉的土壤基质势下限.结果表明:随着滴头正下方0.2 m深度处土壤基质势的降低,灌溉水量明显减少;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随着基质势降低显著减小;黄瓜植株根冠比随基质势下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2处理根冠比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光合指标随基质势降低有减小趋势,且4个处理间各指标差异显著;随着灌溉水量的减少,各处理黄瓜的畸形果比率逐渐上升,S4处理的畸形果比率最高,为12.70%;黄瓜产量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S1和S2 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S3和S4处理较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呈显著升高趋势.综上,S2处理条件下黄瓜产量较S1处理差异不显著,S3和S4处理产量显著降低,且S2处理各项品质指标基本均达到最大值,-15 kPa为最适宜盐碱地设施黄瓜灌溉的土壤基质势下限.
关键词: 土壤基质势 设施黄瓜 生长指标 品质 产量 畸形果比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种质资源冻害调查报告
《河北果树 》 2020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杏种质资源圃内的98个杏种质资源的冻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杏品种幼果的抗寒性存在差别,龙固黄杏、牡红杏、珍珠油杏、李光杏、油杏10-1和张公园6个品种果实的抗寒性较强,金太阳、大棚王、北寨红、金秀、青蜜沙、香白、宇宙红、甘玉、代金宇和项光10个品种的果实抗寒性较差.针对不同杏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在今后的杏育种及栽培管理中应采取不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