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树无性系良种山地适应性栽培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贵州山地茶园无性系良种比率,建立优质、高效茶园,2008年底,从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四川引进20个无性系茶树良种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新培育的7个新品系,以国家级绿茶标准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其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定型修剪枝叶重、品质性状与耐寒性进行田间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贵州山区栽培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试验各品种(系)修剪枝叶重均超过对照,预示有高产潜力,但耐寒性均未超过对照品种;特异品种品质突出,但其他性状表现较差;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系)有‘中茶108’和‘苔选03-22’。综合考虑认为,适宜贵州种植的特早生品种有‘龙井43’、‘乌牛早’,早生品种有‘苔选03-22’、‘中茶102’、‘中茶108’、‘中茶302’、‘龙井长叶’、‘浙农117’,中生品种有‘苔选03-10’、‘槠叶齐’等品种(系),‘白叶1号’等可在特定茶区种植。


七星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饲养的七星瓢虫实验种群在(25±1)℃、70%~90%RH、16L∥8D的光照条件下的种群生命表,并对生命表进行分析得到各项参数。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七星瓢虫每头雌虫经历1个世代可产生106.742 3头雌性后代(R0),从卵到羽化为成虫直至死亡平均经历8.3670周(T),即58.5692d;种群经过1.241 8周(即8.692 4d)即可增长一倍(td);平均每1头七星瓢虫雌虫的内禀增长率为0.558 2头(rm),而其种群理论上每周以1.747 5倍的速率增长(λ)。


不同贮藏温度对火龙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适宜的贮藏温度,为火龙果贮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以火龙果新品种晶红龙为试材,从火龙果贮藏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及Vc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着手,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对火龙果贮藏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恒温冷库贮藏与室温(20~30℃)贮藏相比,可显著降低火龙果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水分缺失、腐烂,并可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的增加,减缓火龙果果实整个贮藏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


32份水稻抗稻瘟病材料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利用24对SSR引物对筛选出的32份抗稻瘟病地方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个位点共扩增出17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7.375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1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735,供试材料整体遗传变异较丰富,粳稻材料稍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著;全部供试材料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2799,基因库保存的抗稻瘟病材料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近几年收集的地方抗病品种;基于Nei’s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在0.34水平上将这些材料划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西南地区普通小麦1BL/1RS易位系的DArT分子标记鉴定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了解小麦品系中1BL/1RS易位系的存在,利用7 000多个DArT分子标记(Diversityarrays technology,多样性微阵列技术)对87个普通小麦品系进行扫描,总共获得1 750个稳定的多样性的分子标记(P>80)。这些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的范围是0.03~0.5,平均值为0.35(P>80)。根据DArT标记的可整合性,利用1B染色体上的DArT数据进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可以把实验材料划分为两个群,并且确定一个群是由1BL/1RS易位系组成,另一个群由非1BL/1RS易位系组成。同时,利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进行聚类分析,调查了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实验材料同样聚集为两个群,一个群由1BL/1RS易位系组成,包含两个亚群;另一个群由非易位系组成,包含六个亚群。研究证实,DArT标记不仅可以调查小麦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利用它的可整合性能够准确鉴定研究材料中的1BL/1RS易位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DArT(Diversity Array Technology)标记 1BL/1RS易位系 主坐标分析(PCoA,Principal-Coordinates Analysis)


威宁球茎草芦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草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10年,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威宁球茎草芦(Phalaris tuberosa cv.Weining)主要栽培因子(播种量、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和种子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试验单因子对种子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播种量>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试验双因子交互效应以播种量和氮肥、播种量和磷肥、氮肥和钾肥间效果较显著。寻优结果表明,在播种量为3.75kg.hm-2、有机肥为7 500kg.hm-2、尿素为450kg.hm-2、磷肥为750kg.hm-2和钾肥为450kg.hm-2的组合条件下,其种子产量达449.50kg.hm-2,可获最大经济效益。


辣椒盛花期喷施硫酸锌对其生物学性状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遵椒2号为试材,研究了辣椒盛花期不同浓度硫酸锌对辣椒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辣椒盛花期喷施适当浓度的硫酸锌,对辣椒生长起促进作用,当浓度为0.10%~0.12%时,辣椒的植株生长最好,辣椒的单果质量最大,产量最高。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的变化动态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不同畜禽粪便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含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曲流布料发酵池厌氧发酵,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粪、鸡粪和牛粪干粪便的产气时间分别为150、90和90 d,产气量分别为250、150和70 m3,最大甲烷含量分别为76.1%、79.9%和62.0%。发酵物养分含量变化,3种粪便厌氧发酵后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发酵物中大多数氮以氨态氮形式存在,NH4+浓度在水解阶段后随着发酵进程递增,NO3-浓度呈下降趋势。发酵过程中养分不断被消化和溶解,沼液中所有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沼渣中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但沼液中的磷含量较低。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厌氧发酵 沼气 发酵物 残留物 养分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