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22年广东荔枝生产形势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2022年广东荔枝生产情况,为指导广东荔枝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方法]结合荔枝产业联盟、各试验站、荔枝种植大户提供的荔枝种植品种、面积、物候期、成花率、座果率和预期产量等数据,预测2022年广东荔枝产量.[结果]5月底6月初,粤西各大产区部分早熟荔枝品种已开始成熟,中迟熟荔枝品种度过第3次生理落果期、产量基本稳定.预计2022年广东荔枝产量约119.00万t,比2021年减产18.6%.其中,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分别减产21.11%和15.52%;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减产幅度较大,分别为39.72%和34.57%;怀枝则增产9.61%.近年来主推新品种仙进奉、井岗红糯、凤山红灯笼、岭丰糯、观音绿和御金球等由于投产面积增加,预计比2021年增产10.00%以上.粤西早熟产区荔枝产量下降明显,较2021年约减产30.25%;粤东晚熟产区荔枝产量稳定,与2021年基本持平;粤中中晚熟产区产量减产8.35%.[结论]2022年广东荔枝成花较好,但受低温阴雨气候影响座果率低,导致产量降低,为近5年的中等偏低年份,仅高于2019年的109.00万t.荔枝花期比常年推迟10 d以上,预计成熟上市期相应推迟10~15 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氢水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长江蔬菜 》 2022
摘要:为探究富氢水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筛选不同蔬菜的最适富氢水浓度,以5种蔬菜种子(苦瓜、冬瓜、黄瓜、番茄和菜心)为材料,用不同浓度富氢水进行处理,比较种子发芽情况和幼苗生物量、叶面积以及根系等壮苗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富氢水对菜心、番茄、黄瓜、冬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均有促进效果,对苦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影响甚微.菜心种子在0.35 mmol/L富氢水浸种处理下发芽最优,发芽势及发芽率分别94.7%,95.6%;番茄、黄瓜、冬瓜种子在0.25 mmol/L富氢水浸种下发芽最优,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89.7%、91.5%,92.3%、94.3%,96.3%、98.7%.菜心、冬瓜的幼苗在0.25 mmol/L富氢水处理下生长最好,菜心幼苗生物量比纯水处理高21.57%,冬瓜幼苗的生物量、叶面积、根体积分别比纯水处理高25.23%、13.56%、11.76%;黄瓜、番茄幼苗在0.35 mmol/L富氢水处理下生长最好,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分别比纯水处理下高44.49%、23.17%、47.58%、28.44%;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叶面积、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分别比纯水处理下高46.06%、37.70%、21.14%、66.67%、31.06%.说明富氢水能影响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但不同蔬菜适宜的富氢水浓度有差异,在实际中,应当先根据蔬菜种类筛选浓度,以达到增效增益的目的.
关键词: 富氢水;种子萌发;幼苗;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S-GC-IMS的无核黄皮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无核黄皮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分,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技术,并结合挥发性化合物的指纹图谱、峰强度及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测定分析并比较4个不同成熟度无核黄皮果实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分差异.从无核黄皮果实中共鉴定出60个已知的和3个未知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已知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含13种醛类、12种醇类、9种烯烃类、6种酮类、2种酯类、2种醚类、1种苯和1种乙酸.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显示,在特有的风味化合物方面,STAGE2的种类最多,STAGE4次之,STAGE1仅有2种,而STAGE3无明显的特有风味化合物.此外,STAGE1与STAGE2共有的风味化合物种类最多,STAGE3与STAGE4仅共有乙酸和乙醇.各化合物的信号峰强度值显示,各成熟度果实中含量均较为丰富的有己醛、戊烯醛、乙烯醇、石竹烯、α-水芹烯、柠檬烯、1-戊烯-3-酮和丁香酚甲醚.丁香酚甲醚和乙烯醇的峰强度最高,且表现为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强,其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不同成熟度果实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各自聚类,但STAGE1与STAGE2、STAGE3与STAGE4的距离分别较近.无核黄皮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是醛类和醇类,其次是烯氢类和酮类,不同成熟度果实分别具有共同的及特有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特征峰区域,成熟度越接近,其风味化合物的组成也较为相近.本研究可为无核黄皮的成熟度、品质和标准判定、风味成分研究及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等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无核黄皮 果实成熟度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指纹图谱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丰产番木瓜新品种-紫晖
《中国果业信息 》 2022
摘要:<正>“紫晖”是由“泰国红”×GZ201301301选育出的优质、丰产番木瓜新品种。2021年8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评定(评定编号:粤评果20210009)。该品种果实一致性高,呈椭圆形,平均纵径21.4 cm,横径10.8 cm,纵横径比为1.98,平均单果重1 142.7 g,当年平均单株产量64.4 kg,按667 m2种植120株折算,产量为7 728 kg。成熟果实果皮表面光滑,橙黄色,果肩有紫色印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荔枝龙眼中3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一种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技术同时检测荔枝龙眼基质中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及代谢物J9Z38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荔枝龙眼基质样品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利用50 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18)、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10 mg纳米氧化锆(Nano-ZrO2)3种吸附剂联合净化,用75 mm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以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扫描,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4种目标化合物在1~100 μg/kg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896~0.9999,定量限(LOQ)为0.10~10 μg/kg.荔枝龙眼中4种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2.48%~99.17%,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1%~7.77%、6.10%~13.27%.本方法具有易于操作、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荔枝龙眼实际样品中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及代谢物J9Z38残留的同时检测分析.
关键词: QuEChERS HPLC-MS/MS 苯醚甲环唑 氯虫苯甲酰胺 溴氰虫酰胺及代谢物J9Z3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添加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对杂交鳢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水产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杂交鳢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22.02±0.02) g的杂交鳢450尾,分别饲喂基础饲料以及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60%L-精氨酸(Arg)、0.03%NCG,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60%Arg显著提高了杂交鳢终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添加0.60%Arg或0.03%NCG显著提高了杂交鳢的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NCG组杂交鳢全鱼异亮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Arg组和NCG组杂交鳢全鱼精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其他氨基酸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Arg或NCG可显著提高杂交鳢肠道中肠、后肠肌层厚度,中肠绒毛宽度,NCG组后肠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rg组。各实验组肠道黏膜层、肌层结构清晰紧密、黏膜层绒毛丰富,对照组与Arg组出现少量绒毛顶部上皮与固有层间隙增宽,NCG组却未见明显异常。饲料添加精氨酸可显著提高杂交鳢肠道菌群物种丰度,Chao指数与Ace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与NCG组。与对照组相比,NCG组显著提高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的丰度,但NCG组梭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与Arg组具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Arg在生长性能方面优于添加NCG,但饲料添加NCG可以显著增加肠道厚壁菌门等有益菌门的丰度,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其作用效果优于补充Arg。
关键词: 杂交鳢 L-精氨酸 N-氨甲酰谷氨酸 肠道黏膜形态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TOR通路对猪肠上皮细胞精氨酸代谢及转运的影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1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通路对猪肠上皮细胞精氨酸(Arg)代谢及转运通路的影响.在含100或350μmol/L Arg的培养基中添加(10 nmol/L)或不添加(0 nmol/L)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培养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2天后,对Arg代谢通路、Arg-一氧化氮(NO)、增殖转运通路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抑制mTOR通路能够显著抑制精氨酸酶Ⅰ和精氨酸酶Ⅱ的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抑制了精氨酸酶代谢途径;2)抑制mTOR通路能显著抑制p-eNOS的蛋白表达量(P<0.05),而增加Ar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eNOS和eNOS的蛋白表达量(P<0.05);3)抑制mTOR通路24小时后诱导性iNOS的表达量上升;4)24小时下抑制mTOR通路激活了磷酸化的cFos表达量,抑制了PKCα、Erk、Ric-tor和CAT2的表达(P<0.05).综上所述,mTOR被抑制后,猪肠上皮细胞中精氨酸的代谢和转运均被抑制,因而mTOR信号通路在调控猪肠上皮细胞Arg利用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关键词: mTOR信号通路 猪肠上皮细胞 精氨酸代谢 精氨酸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炭基肥料及作物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生物质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以生物质炭为载体,与常规化学肥料或有机肥等材料结合的新型肥料—生物质炭基肥料(biochar-based fertilizer)的研制及其在农作物上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基肥料具有诸多优点,如控释/缓释养分的释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抗旱能力、减少养分资源的损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深入挖掘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潜力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综合分析多年来公开发表的生物质炭基肥料试验研究文献,阐述了各种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组配材料、造肥制粒配方与工艺技术,以及生物质炭基肥料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薯类、花生、大豆、烟草、棉花、牧草和果树等作物上的施用技术,尤其是生物质炭基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农产品品质以及土壤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今后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研究设想,展望其在土壤环境、作物高产高效以及绿色生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奈安与腐植酸促进烤烟生长及消减烟叶镉污染的协同效应
《南方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奈安与腐植酸配施对烤烟生长及品质提升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土壤有效态镉(Cd)和烟叶Cd含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为Cd轻度污染农田烤烟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共设4个处理[T1:不施腐植酸和奈安(CK),T2:单施奈安(1.220g20a.i/ha),T3:单施腐植酸(75020kg/ha),T4:奈安(1.220g20a.i/ha)+腐植酸(750kg/ha)配施]。于烤烟移栽9020d后调查烤烟植株农艺性状,移栽10020d后取植株样品测定烟叶产量、化学品质和Cd含量,烟叶采收结束后取5~2020cm耕层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总Cd含量及土壤pH。【结果】与T1(CK)处理相比,T2处理的烟叶产量显著提高5.99%(P<0.05,下同),烟碱含量显著降低11.92%;T3处理的烟叶产量显著提高7.00%,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9.11%、12.65%、21.19%和9.87%;T4处理的烟叶产量显著提高14.70%,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和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3.36%、16.41%、13.25%和13.73%,而烟碱含量显著下降16.89%,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最佳。施用腐植酸(T3处理和T4处理)能显著降低烟叶Cd含量,较T1(C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0.96和1.2220mg/kg,消减率为35.80%~46.51%,烟叶Cd富集系数从8.22降至5.27~5.90,有效减轻烟叶对Cd的富集作用;施用腐植酸(T3处理和T4处理)还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11.95%~14.64%),并使土壤pH分别升高0.50和0.5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烟叶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Cd和烟叶Cd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奈安与腐植酸配施对提升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能消减阻控烟叶对Cd的富集,可作为植烟区Cd轻度污染农田进行烤烟安全生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