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浸渍法与凝固剂体系的应用和改进

橡胶工业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浸渍法和凝固剂体系及其配方,分析凝固剂浸渍法配套沥滤方法,介绍清凝固剂体系和陶土凝固剂体系在天然胶乳制品中的应用与改进.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应用新材料对天然胶乳制品凝固剂体系的改进应有利于提高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制品清洗对环境的污染;充分沥滤是确保天然胶乳凝固剂浸渍制品性能优良和天然胶乳医用制品使用安全的重要工艺措施.

关键词: 天然胶乳制品 浸渍 凝固剂 沥滤 改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反式脂肪酸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粮油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油热加工过程中由其不饱和脂肪酸异构化产生的反式脂肪酸(TFAs)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有效控制TFAs的形成,对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前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是油脂不完全氢化形成TFAs机理研究,而无需催化剂条件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热致异构化机理和氢化机理完全不同。而近年来油脂热处理过程中关注最多的顺反异构主要集中在■上的异构现象,因此,将着重总结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反式脂肪酸机理,并重点阐述了利用抗氧化剂抑制TFAs形成作用,旨在为为高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形成调控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自动氧化 热氧化 形成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香蕉中40种农药残留

农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步测定香蕉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等40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以1%(体积分数)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经QuEChERS法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50~1.000 mg/kg范围内,40种农药的线性方程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0.99;检出限(LODs)范围为0.005~0.010 mg/kg。在0.050、0.100、0.500 mg/kg 3个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1.2%~1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12.1%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分析香蕉样品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香蕉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稻草添加比例对海南黄牛和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在海南黄牛和杂交牛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干稻草,研究其对海南黄牛和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定饲粮粗精比为1:1,新鲜王草和干稻草作为粗饲料原料。干稻草添加到饲粮中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10%稻草组)和20%(20%稻草组)。饲养试验选定年龄、体重相近的海南黄牛和杂交牛各12头,各自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上述3种饲料60 d。结果显示,饲喂后,杂交牛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增高(P<0.001),料重比(F/G)极显著偏低(P<0.001)。与此同时,随着干稻草添加量的增加,平均日增重也极显著升高(P<0.001)。在各稻草处理组中,血清生化指标中除了总胆固醇(TC)外没有受到干稻草的影响,白蛋白(ALB)、血糖(GLU)和甘油三酯(TG)均受到了牛品种的影响。综上所述,在肉牛的饲粮中添加干稻草,有助于提升肉牛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相比黄牛组,杂交牛组表现了较好的饲养效果。

关键词: 王草 稻杆 海南黄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追肥处理对大棚酸性土壤养分含量及树仔菜生长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棚树仔菜为试材,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树仔菜嫩梢产品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改善大棚酸性土壤环境、树仔菜化肥减施增效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追肥处理的试验区土壤pH值提高了0.69个单位;试验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区的差异显著,而有机质、有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区的差异不显著;酸性土壤改良营养液追肥处理的树仔菜嫩梢样品可食部分节杆长度、直径显著高于对照区,叶片数和分枝数显著低于对照区,单株质量差异不显著;同年6—12月试验区树仔菜产品总产量比对照区提高了6.90%,样品中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比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9.7%、31.2%,镉含量比对照区的降低了25.9%。

关键词: 树仔菜 大棚酸性土壤 改良营养液 有效养分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甜玉米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幼胚大小、培养基类型及培养基添加物对2种甜玉米(2-105和2-118)自交系幼胚愈伤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幼胚大小及不同浓度脯氨酸和2,4-D处理对愈伤及胚性愈伤诱导率影响差异均显著。2种基因型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N6培养基,且2-118的愈伤及胚性愈伤诱导率显著高于2-105。幼胚在1.5~2.0 mm时,2-105和2-118的愈伤及胚性愈伤诱导率均最高,分别在77%和51%以上。2-105和2-118在脯氨酸浓度分别为650 mg/L、750 mg/L时幼胚的愈伤及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2个水平。2种基因型在2.5 mg/L的2,4-D诱导下愈伤及胚性愈伤诱导率均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它2个水平。本研究获得了2种甜玉米自交系的再生体系,为甜玉米遗传转化和分子育种提供基础。

关键词: 甜玉米(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 幼胚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互作对小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蚯蚓粪和巨大芽孢杆菌对小白菜养分含量、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叶菜品质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大棚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蚯蚓粪不同尿素替代量(0、20%、40%、60%、80%、100%)和巨大芽孢杆菌(0、6 kg/hm~2)对小白菜养分含量、产量、品质(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硝酸盐)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完全施用化肥相比,蚯蚓粪或蚯蚓粪+巨大芽孢杆菌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和改善品质,且蚯蚓粪替代40%尿素时的产量、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且在此基础上添加巨大芽孢杆菌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蚯蚓粪或蚯蚓粪+巨大芽孢杆菌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 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蚯蚓粪替代40%尿素+6 kg/hm~2巨大芽孢杆菌时提高作用更为突出.

关键词: 蚯蚓粪 巨大芽孢杆菌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步测定砂仁中2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步测定砂仁中28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砂仁样品先用1%(体积分数)乙酸乙腈提取,再经900 mg MgSO_4、150 mg PSA、100 mg C_(18)和25 mg GCB组合吸附剂净化后,将提取液浓缩过滤,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8种有机磷农药在0.0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在0.2、0.4、1.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1%~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5%。2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出限(LODs)为0.005~0.010 mg/kg,定量下限(LQDs)为0.010~0.033 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为提高砂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砂仁 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 QuEChER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控释肥及其膜材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由于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是一个缓慢过程,大量的肥料不能及时被作物吸收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有效提高传统化学肥料的利用率,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膜控释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对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的调控,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因肥料流失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包膜控释肥的膜材是决定肥料控释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性质的膜材的优缺点及其对肥料控释性能的影响,解释了包膜控释肥养分释放机制,阐述了包膜肥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 包膜肥 控释 膜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花生果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花生果腐病是花生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为明确海南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开展病害防治工作,降低该病危害,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的观察及rDNA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序列对比,最后将菌株JGF2确定为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JGF2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pH值为8,乳糖为最佳碳源,牛肉浸膏为最佳氮源.

关键词: 海南省 花生 果腐病 鉴定 生物学特性 转录间隔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