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可可加工中黄烷醇物质组成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酶标检测技术,确定可可豆加工过程中黄烷醇类物质组成变化趋势,分析抗氧化活性。在发酵及焙炒阶段检测黄烷醇物质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原花青素B1(PC B1)、原花青素B2(PC B2)。结果表明:经7 d发酵各成分含量分别为EGC(8.521~3.017 mg/g)、C(15.521~6.633 mg/g)、EC(19.615~3.142 mg/g)、ECG(0.236~0.084 mg/g)、PC B1(19.152~10.774 mg/g)、PC B2(4.254~2.083 mg/g),发酵使得可可豆中儿茶素及低聚物含量大量减少;135℃不同时间焙炒下,各物质含量分别为EGC(3.079~2.221 mg/g)、C(8.611~5.143 mg/g)、EC(3.956~0.982 mg/g)、ECG(0.111~0.070 mg/g)、PC B1(10.987~8.223 mg/g)、PCB2(2.385~1.534 mg/g)。可可豆在高温焙炒时,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下降趋势,降低了可可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可可加工提供相关保健功能性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利过度刺激诱发橡胶树死皮的生理效应
《林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所诱导的橡胶树死皮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胶乳产量和生理变化规律,为利用乙烯利刺激增产以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死皮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健康植株,通过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诱发不同等级死皮,测定分析不同等级死皮植株胶乳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包括pH值、黄色体破裂指数、干胶含量、总固形物含量、硫醇含量、无机磷含量、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等.[结果]1)在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过程中,胶乳产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刺激割胶早期阶段,胶乳产量不断增加,普遍增产3倍以上,但很快会诱发死皮.随着死皮发生、发展,胶乳产量逐渐下降,最终低于健康植株.2)黄色体破裂会导致乳管堵塞,黄色体破裂指数随植株死皮等级提高而显著提高,这与死皮发生有直接关系.死皮植株的胶乳pH值也略有上升,但仅3级死皮植株与健康植株具有显著差异.3)乙烯利过度刺激对胶乳具有稀释效应,死皮植株胶乳干胶和总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健康植株,其中2~3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递减,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升.4)2~3级死皮植株的胶乳硫醇含量递增,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而4~5级死皮植株中的含量逐步回落,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差异.2~5级死皮植株的胶乳无机磷含量呈递减趋势,但均高于健康植株.5)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在0.09~2.27μm范围呈单峰分布.随植株死皮发生发展,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逐步偏移,且峰值逐渐下降.与之相符,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亦随死皮等级提高而逐渐变小,2~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均显著低于健康植株.健康植株的胶乳橡胶粒子平均粒径为0.89μm,而5级死皮植株的平均粒径仅0.79μm.[结论]乙烯利过度刺激采胶会促使胶乳黄色体破裂增加、硫醇和无机磷大量外排、橡胶粒子变小,从而导致乳管系统受损与堵塞,影响橡胶生物合成和胶乳外排,表现出死皮症状.天然橡胶生产中应合理使用乙烯利刺激,避免因过度刺激诱发死皮造成减产.
关键词: 橡胶树;死皮;生理效应;乙烯利刺激;胶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羽色儋州鸡鸡蛋品质、营养成分和激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该试验对较受消费者欢迎的2种羽色(麻羽、黑羽)儋州鸡鸡蛋的蛋品质、营养成分和激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2种羽色儋州鸡鸡蛋在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等方面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儋州鸡鸡蛋的蛋白高度高于麻羽儋州鸡,差异极显著(P<0.01);麻羽儋州鸡鸡蛋的蛋黄比率高于黑羽儋州鸡,差异显著(P<0.05);2种羽色鸡蛋的常规营养成分(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常量元素(钙、磷)和胆固醇、生长激素、瘦素、胰岛素等激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麻羽儋州鸡鸡蛋蛋清中卵磷脂含量高于黑羽品系,差异显著(P<0.05);麻羽儋州鸡鸡蛋蛋清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高于黑羽品系,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两种羽色儋州鸡蛋品质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芒果品种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特征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研究芒果主产区(海南、广西)的3种主要芒果品种(台农、金煌、贵妃)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与差异。以3种芒果主栽品种为材料,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总糖、甜度值进行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熟期的芒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芒果果实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果糖、葡萄糖组成,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79.07 mg/g FW;台农果实的总糖、甜度值、蔗糖和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含量最高的是金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的是贵妃;芒果果实中蔗糖和果糖含量高低表现为台农>金煌>贵妃(品种)、海南>广西(产地)。相关性分析显示,3种可溶性糖中对果实甜度呈正相关的是蔗糖和果糖。聚类分析可将芒果样品分为蔗糖积累型、中间积累型和己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木薯叶类黄酮质量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表征木薯叶类黄酮基础上,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评价木薯叶类黄酮质量、分析与其质量密切相关的特征成分。结果表明,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符合相关要求,共确定5个共有峰,18个样品的相似度大于0.88且样品得分点均位于主成分公差椭圆之内,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植龄的木薯叶类黄酮的质量较一致。CA显示,不同品种不同植龄的样品亦能聚到一起,表明木薯叶类黄酮的质量受品种和植龄的共同影响。PCA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748%,SC10-180 d、SC205-120 d、SC205-180 d样品的综合得分最高(>2.2)、质量最好;芦丁X3峰、二氢黄酮苷X6峰、穗花杉双黄酮X15峰与木薯叶类黄酮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该研究方法与结果,为评价木薯叶类黄酮质量提供新途径,同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木薯叶 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龙船花枯梢病病原菌Lasiodiplodia hormozganensis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矮龙船花(Ixora williamsii Sandwith)又称小叶龙船花,茜草科龙船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亚热带重要的优良绿化树种[1,2],因其花姿优美、花色丰富、花期长而备受人们喜爱。2019年5月,调查发现海南省三沙市矮龙船花病害发生普遍,主要表现为新梢枯萎,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为了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对矮龙船花枯梢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期为矮龙船花枯梢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果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海南省果园土壤养分肥力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对海南省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研并取样分析,旨在为指导海南果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型采样法采集海南省果园土壤样品271个,分析土壤肥力指标,其中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和pH,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分级指标来评价单个肥力指标,采用相关性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海南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结果表明:海南省果园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4 cmol/kg、8.56 cmol/kg、13.4 g/kg、0.68 g/kg、62.5 mg/kg和109 mg/kg,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丰富水平,但其空间变异性较大;各市县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依次为海口(0.64,2级)>临高(0.62,2级)>琼中(0.48,3级)>澄迈(0.45,3级)>琼海(0.44,3级)>三亚(0.43,3级)>白沙(0.42,3级)=屯昌(0.42,3级)>儋州(0.36,4级)>东方(0.35,4级)>保亭(0.32,4级)>昌江(0.29,4级)=乐东(0.29,4级)>陵水(0.25,4级)>万宁(0.20,4级)>定安(0.19,5级)=文昌(0.19,5级),其中海口和临高的肥力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全省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变幅范围是0.13~0.95,平均值为0.37,土壤肥力等级为4级,仅13.3%的样本综合肥力处于丰富及以上水平。因此,海南省果园土壤综合肥力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对海南果园土壤肥力水平影响较大。海南果园应在原有管理措施下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养分匮乏状况适当调整氮、磷、钾肥施入量比例,同时应当加强果园土壤酸化调控,以防止果园土壤继续酸化,实现海南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UGT85K4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UDP-糖基转移酶隶属于糖基转移酶大家族,负责催化糖基化反应,参与木薯亚麻苦苷的合成,在干旱胁迫的木薯叶片中大量累积。为了研究木薯UDP-糖基转移酶的功能,本研究从木薯栽培种‘SC124’中克隆了编码其的一个UDP-糖基转移酶基因,将其命名为MeUGT85K4。该基因基因组DNA全长1 604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DS区全长为1 452 bp,氨基酸序列具有氰醇Beta-葡糖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经过RT-q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检测发现MeUGT85K4基因在一年生木薯的根、花、茎和果中高表达,在叶、块根和种子中低表达。MeUGT85K4基因可响应干旱、脱落酸(ABA)、PEG (Polyethylene glycol 6000)处理,且在处理后不同时间的木薯的根和叶中上调表达。通过构建pGBKT7-Me UGT85K4诱饵载体,从木薯干旱和低温混合库中筛选到6个与MeUGT85K4互作的候选蛋白,包括IAA-amino acid hydrolase ILR-like 6 (MeIL)、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MeMTERF)、Lipid-transfer proteinsfamily (MeLTP)和Copper binding proteins (MeCBP)共4个已知蛋白和2个未知蛋白,其中,Me LTP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木薯叶片中下调表达,而MeCBP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木薯叶片中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MeLTP,MeCBP和Me UGT85K4可能共同参与木薯干旱响应。本研究为下一步研究木薯抗旱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为木薯抗旱遗传改良提供新基因资源。
关键词: 木薯 MeUGT85K4基因 功能分析 干旱响应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戊唑醇在不同类型香蕉种植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戊唑醇在不同类型香蕉种植土壤中的主要环境行为情况.[方法]建立土壤中戊唑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GC-MS),研究其在海南砖红壤、云南沙土、福建平原冲积土3种典型香蕉种植土壤中的降解、吸附、淋溶行为,评价戊唑醇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消解和迁移能力.[结果]戊唑醇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20%~100.80%,相对标准偏差为2.81%~4.35%,在0.0125~0.25.00μg/mL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戊唑醇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海南砖红壤、云南沙土、福建平原冲积土3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1.07、19.92、24.76 d.[结论]戊唑醇在云南沙土中的降解最快,在福建平原冲积土中的降解最慢;海南砖红壤对戊唑醇的吸附能力最强,云南沙土的吸附性最差,均表现为易吸附;戊唑醇在3种土壤中均表现为难淋溶.
关键词: 戊唑醇;香蕉;土壤;降解;吸附;淋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青皮总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及纯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高效利用澳洲坚果青皮资源,以及获得纯度较高的澳洲坚果青皮酚类物质,本研究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澳洲坚果青皮总酚以及D101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澳洲坚果青皮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料液比1∶50 g/mL、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24 min、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量为(1836.21±32.51) mg/100 g;D101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吸附条件为上样液总酚浓度2 mg/mL、上样速度2 BV/h、上样体积11.50 BV,解吸条件为10%、20%、30%乙醇溶液以3 BV/h洗脱速度进行梯度洗脱6 BV,在此条件下,总解吸率可达81.41%,各组分总酚纯度分别为57.64%、72.97%、65.54%。研究结果为澳洲坚果青皮酚类物质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