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玉米2个β-胡萝卜素羟化酶等位基因(ZsBCH2-a和ZsBCH2-b)的cDNA克隆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胡萝卜素羟化酶(beta-carotene hydroxylase,BCH)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酶,在植物抵抗逆境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普通玉米BCH2基因序列,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2个甜玉米自交系材料中分离了BCH2等位基因(ZsBCH2-a和ZsBCH2-b)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ZsBCH2-a和ZsBCH2-b基因全长序列分别为1 246 bp和1 217 bp,分别编码325和314个氨基酸,存在4个SNP和1个连续33个碱基插入/缺失突变.蛋白特性分析表明,这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5 371.84 Da和34 151.40 Da,ZsBCH2-a的等电点略高于ZsBCH2-b,且均为疏水性蛋白.保守结构域与跨膜结构分析表明,这2个蛋白具有脂肪酸羟化酶家族保守结构域,均有2组由10个高度保守的组氨酸组成的"HXXXXH"和"HXXHH"结构,是典型的脂肪酸羟化酶的结构,属于脂肪酸羟化酶超家族;且膜上分别具有4个和3个明显的跨膜结构域,属于跨膜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甜玉米ZsBCH2蛋白的进化高度保守,与同科的高粱BCH蛋白的进化关系最为相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ZsBCH2基因的等位变异在甜玉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寒冷地区建筑能耗和采光优化研究
《建筑经济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能耗和采光性能,运用Grasshopper软件对加油站站房建筑进行参数化模拟,分析其制冷、供暖能耗及采光系数在2%~5%的有效面积与总面积比(DFR),最后使用遗传算法迭代得出目标的最优值。与最初的方案相比,制冷能耗降低了13.30%,供暖能耗降低了4.27%,DFR也降低了24.6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酒糟酵母培养物部分替代饲料对草鱼抗应激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探讨部分替换饲料对草鱼抗应激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95~105 g的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酒糟酵母培养物替换0(对照组)、8%、10%、12%、16%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肝脏中,各酒糟酵母培养物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酒糟酵母培养物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明显低于其他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在替换量10%、12%时最高;在血清中,8%、10%酒糟酵母培养物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草鱼在氨氮浓度100 mg/L胁迫48 h,对照组死亡率最高达70%,12%替换组死亡率最低仅为36.7%.结果显示,酒糟酵母培养物部分替换基础饲料可以增强血清和肝脏中抗应激相关酶的活性,且12%为最佳替换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常温后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外源抗坏血酸对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品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巴西"香蕉为材料,用0.5%(质量体积百分比W/V)的抗坏血酸浸泡处理,以清水为对照,0.03 mm厚聚乙烯打孔薄膜袋包装后,于常温(25±2)℃、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中贮藏。研究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处理有效抑制了香蕉果实常温后熟期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和色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同时有效抑制电导率的上升和丙二醛的积累。可见,抗坏血酸能够有效延缓香蕉的衰老进程,保持香蕉果实品质,抑制采后香蕉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从而延长香蕉果实贮藏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外源物质喷施对干旱胁迫下‘云麻1号’苗期生理的影响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工业大麻苗期的影响.研究以‘云麻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200、500、800 mg/L和1 200 mg/L)的Vc、甜菜碱、CaCl2和赤霉素喷施处理下对工业大麻苗期抗旱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使‘云麻1号’苗期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使SOD和POD酶活性也降低.外源物质Vc、甜菜碱、CaCl2和赤霉素处理均可提高大麻苗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也提高SOD和POD酶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根据隶属函数评价结果得出,‘云麻1号’分别在喷施500 mg/L Vc和CaCl2时生理抗旱特性较好,在喷施200 mg/L甜菜碱和赤霉素时缓解效果也较理想. 4种外源物质缓解效果依次为Vc>CaCl2>赤霉素>甜菜碱.研究结果揭示了干旱胁迫下大麻幼苗对外源物质喷施的生理响应,为外源物质处理提高工业大麻抗旱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丁茶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其G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苦丁茶超声辅助不同有机溶剂(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及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苦丁茶不同提取物DPP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临界CO_2萃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超声-乙醇提取物>超声-乙酸乙酯提取物>超临界CO_2萃取物>超声-石油醚提取物。GC-MS结果显示,苦丁茶不同提取物中主要有5类物质,共有49种化学成分,7种共有成分。
关键词: 苦丁茶 提取物 超临界CO_2 体外抗氧化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个玉米DOF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模式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DOF (DNA-binding with one zinc finger)锌指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采用qRT-PCR方法分析了玉米应答逆境(盐、干旱、硝态氮缺乏和铵态氮缺乏)胁迫条件下9个ZmDOFs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9个ZmDOF基因散布于5个染色体上,聚类为一个基因亚家族,且9个基因还可以细分为4个小亚家族.(2)9个ZmDOFs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主要在玉米的穗和雄花中表达,其中ZmDOF1、ZmDOF4、ZmDOF11和ZmDOF12在穗部的表达量分别是根部的18倍、60倍、11倍和75倍以上,ZmDOF19、ZmDOF26、ZmDOF27和ZmDOF42在雄花中的表达量分别是根部的360倍、28倍、13倍和44倍以上,推测这些基因在玉米的雄花和穗的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实时定量qRT-PCR方法显示,在硝态氮胁迫下有7个ZmDOFs基因强烈诱导表达(>5倍),其中ZmDOF12、ZmDOF27和ZmDOF42基因的表达超过10倍,表明这些基因参与调控硝态氮胁迫的响应途径;有7个ZmDOFs基因受铵态氮胁迫的强烈诱导表达(>2倍),表明这7个基因在玉米应答铵态氮胁迫中起作用;有5个ZmDOFs基因受PEG6000胁迫的强烈诱导表达(>2倍),其中ZmDOF34的表达上调超过10倍;有8个ZmDOFs基因受NaCl胁迫的强烈诱导表达(>2倍),其中ZmDOF4、ZmDOF11和ZmDOF12的表达上调在10倍以上,表明这些基因在玉米抵御干旱或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菠萝蜜幼苗光合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菠萝蜜幼苗光合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共设CK(不施肥)、100CF(100%化肥)、30OM(30%有机肥+70%化肥)、50OM(50%有机肥+50%化肥)、70OM(70%有机肥+30%化肥)、100OM(100%有机肥)6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方式下菠萝蜜幼苗光合及养分吸收累积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相反,其中70OM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最高,气孔限制值最低.与不施肥和施纯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整体上促进了菠萝蜜幼苗生物量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其中叶片氮磷钾含量在30OM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着有机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氮磷钾养分累积量与菠萝蜜幼苗生物量积累呈显著正相关.有机-无机配施能够促进养分的吸收利用,增强光合作用,从而促进菠萝蜜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等多种柱层析技术对冰菜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所分离到化合物的核磁数据等鉴定其结构.从冰菜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ixerol B(2)、环(苯丙-缬)二肽(3)、(1S,3S)-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4)、(1R,3S)-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5)、jasmioside E(6)、尿苷(7)、维生素B4(8)和紫丁香苷(9).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冰菜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丰富了冰菜的化学成分.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胃癌细胞(SGC-7901)、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BEL-7402)和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均无生长抑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