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氮肥水平对稻田细菌群落及N2O排放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土壤氮素转化的驱动者,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着稻田氮素利用及温室气体N2O排放等问题.本研究分别基于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不同氮肥水平[CK(不施氮)、N(施N 180 kg·hm-2)、2/3N(施N 120 kg·hm-2)、1/3N(施N 60 kg·hm-2)]下稻田细菌群落及硝化反硝化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氮肥水平提高增加了稻田细菌物种丰富度Chao1指数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改变了细菌群落组成,其中与硝化作用相关的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和嗜酸的醋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但甲烷氧化菌Methylosinus的相对丰度随氮肥水平提高而降低.氮肥水平对稻田硝化作用关键微生物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丰度的影响较大,0~5 cm和10~20 cm深度土层中的amoA基因丰度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提高;反硝化作用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nirS、qnoB和nosZ的丰度在不施肥处理(CK)中显著低于施肥处理(1/3N、2/3N和N)(P<0.05),但1/3N、2/3N和N处理的稻田nirS基因丰度没有明显差异;0~5 cm土层中qnoB和nosZ基因丰度存在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增加的趋势,10~20 cm土层中nosZ基因丰度在2/3N和N处理下显著高于1/3N处理(P<0.05).N处理的稻田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2/3N及1/3N处理(P<0.05),后者又显著高于CK处理(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稻田N2O排放通量与0~5 cm土层中硝化螺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及10~20 cm土层中amoA基因丰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n=10).综上所述,氮肥水平提高增加了稻田细菌群落多样性,促进了稻田N2O排放,且本研究稻田中硝化作用微生物群落及丰度变化与稻田N2O排放的关系更为密切.

关键词: 氮肥水平 稻田土壤 微生物群落 氨氧化细菌基因 反硝化细菌基因 N2O排放 高通量测序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中草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酶和内源激素调控机制,为其种子解除休眠、萌发不同阶段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提高出苗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观察和测定变温层积处理后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形态差异,采用常规的生理生化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氧酶(M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5种酶活性,采用质谱定量方法测定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水杨酸(SA)、反玉米素(TZ)、茉莉酸(JA)量;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率与酶活性和内源激素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七叶一枝花种子从未萌动、上胚轴休眠到即将出苗阶段,种子质量和胚率逐步上升;SOD和POD活性逐步升高;CAT和MDH活性逐步减弱,G-6-PDH活性出现双峰,未萌动阶段和萌动后上胚轴未伸长阶段显著高于其他阶段;IAA、GA3、ABA、JA的量逐步升高,IAA和JA量在即将出苗阶段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TZ和SA的量先升高后降低,TZ的量在子叶分化形成期和胚乳成熟期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SA出苗前期量最高,已萌动胚根刚突破种皮阶段和胚乳形成阶段量次之;CAT酶活性变化与胚率呈显著负相关,IAA和JA的量变化与胚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AT对种胚的生长有抑制作用,IAA与JA对种胚的生长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萌发阶段 酶活性 内源激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苹果酸脱氧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茶卡盐湖嗜盐碱芽胞杆菌资源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通过可培养法,从青海茶卡盐湖样品中共分离获得110株嗜盐碱芽胞杆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得出这些菌株为芽胞杆菌10个属的41个种,它们与最近匹配模式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6%~100%之间,以芽胞杆菌属为优势菌,共计25种83株;存在6个潜在新种.3种酶筛实验结果表明,87%的嗜盐碱芽胞杆菌菌株具有产酶能力,产蛋白酶70株,产纤维素酶81株,产木聚糖酶50株.青海茶卡盐湖中的芽胞杆菌种类丰富多样且能产多种酶,并且潜藏着新的微生物物种,研究结果可为嗜盐碱芽胞杆菌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嗜盐碱芽胞杆菌 蛋白酶 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 青海省 茶卡盐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胞杆菌系统分类研究最新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刘波等在"芽胞杆菌属及其近源属种名目录"中整理了截至2014年12月底已报道的芽胞杆菌种类,共计多达71属752种,但是,只收录了属名带"bacillus"词尾的5个科的相关属、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芽胞杆菌系统分类进行了扩展、补充和更新,突出了2015-2016年的最新研究进展:(1)整理了能形成芽胞并且带"bacillus"词尾的各属已报道的种的数量、分类地位变动情况、2015-2016年新发表的种类等;(2)补充了7科中能形成芽胞但是无"bacillus"词尾的属的分类情况;(3)整理了带"bacillus"词尾但不属于芽胞杆菌的属的分类地位。截至2016年12月底,芽胞杆菌目至少包括8科,即芽胞杆菌科(69属604种)、脂环酸芽胞杆菌科(6属46种)、类芽胞杆菌科(10属321种)、巴斯德代柄菌科(1属4种)、动球菌科(15属49种)、芽胞乳杆菌科(6属20种)、嗜热放线菌科(17属36种)和1个待建立的科(1属2种)。其中,有13个属的种类不能形成芽胞。因此,芽胞杆菌目中能形成芽胞的种类,共计8科,112属,1 078种。

关键词: 芽胞杆菌 系统分类 新种 “bacillus”词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个福建省茶树品种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3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23对,对43个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选取扩增条带少、多态性较高的7对SSR引物构建茶树品种指纹图谱。聚类结果表明,43个茶树品种可聚成10个类群,遗传距离最远的品种是‘八仙茶’,距离最近的品种是‘福鼎大毫茶’与‘九龙大白茶’;福建省选育的乌龙茶品种比绿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同时来源于共同亲本的品种表现出较高的相似系数,聚为一类;来源地相同的品种也因有较高的相似系数而聚为一类;地理距离越远的品种,遗传距离也越大。这为茶叶生产选种和茶树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树 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钙黏蛋白PxCR_(10-11)结构域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黏蛋白(cadherin)是一类跨膜糖蛋白,因其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杀虫过程中作为主要的受体而受到广泛研究.钙黏蛋白的特征之一是由若干钙黏蛋白重复单元(cadherin repeats,CR)组成的长链状蛋白,其中靠近细胞膜的CR结构域被认为是钙黏蛋白与Bt毒素发生互作的区域.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钙黏蛋白由11个CR结构域和1个跨膜结构域组成,其中第10和11个CR结构域PxCR_(10-11)被认为是钙黏蛋白与Bt毒素的互作区域.本研究从小菜蛾中肠cDNA中克隆得到小菜蛾钙黏蛋白PxCR_(10-11)结构域的DNA片段,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对PxCR_(10-11)结构域进行表达.配体印迹结果表明PxCR_(10-11)可以特异性和Cry2Ab结合;杀虫实验结果表明PxCR_(10-11)能提高Cry2Ab对小菜蛾的毒力.此外,利用蛋白质同源建模和糖基化位点预测网站对PxCR_(10-11)蛋白质结构进行了分析.上述结果表明PxCR_(10-11)可能参与了Cry2Ab毒素对小菜蛾的毒杀过程,为后续研究小菜蛾钙黏蛋白和Cry2Ab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钙黏蛋白 CR结构域 同源建模 克隆 原核表达 Cry2Ab 配体印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角胸叶甲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茶叶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是一种茶树上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其发生为害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该虫在局部茶园,尤其是有机茶园中常爆发成灾。如何有效防治该害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原寄主为茶园鞘翅目害虫的9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依据菌落形态、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耐热力和抗紫外能力等生物学性状初步筛选出Bb338、Bb346和Bb2-1等3个生物学性状优良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利用浸虫法研究了3个菌株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杀虫毒力。生测结果表明,用每毫升1×10~7个孢子的孢悬液处理后,球孢白僵菌Bb2-1对茶角胸叶甲成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100%,僵虫率达86.11%;LT_(50)仅为3.32 d。综合上述各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毒力表明,筛选到的Bb2-1菌株具有生长速率快、产孢量大、耐热力和抗紫外能力强,以及对茶角胸叶甲杀虫毒力最强和杀虫速率最快等优点,在今后茶角胸叶甲的生物防治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茶角胸叶甲 球孢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菌株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夫红茶萎凋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福建茶叶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优化工夫红茶发酵配套工艺参数为目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中心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采用不同萎凋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同时对加工过程中茶色素的变化做出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加工福建工夫红茶的茶厂,采集加工过程的样品,做出化学测定分析及感官品质分析,找出福建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新工艺发酵的茶样品质均匀、叶底红亮,香气和滋味品质明显提升,感官品质总分较传统发酵提高2.1分。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工艺参数 响应面 感官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糊精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环糊精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以优化合成的环糊精酶基CGT2为基础,构建组成型表达质粒pGAPZαA-CGT2,运用电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整合进酵母染色体,构建环糊精酶酵母工程菌X33/pGAPZαA-CGT2,经摇瓶发酵120h后,CGT2活力达0.21 U·mL~(-1);进一步对工程菌进行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pH6.5、28℃、200r·min~(-1)、每24h补加2.5%的甘油,120h后其胞外酶活力达到0.36U·mL~(-1),是优化前的1.7倍,实现了环糊精酶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

关键词: 环糊精酶 毕赤酵母 组成型表达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猕猴桃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的密码子使用特征,采用CodonW、SPSS、MEGA软件和EMBOSS在线程序等分析猕猴桃CHS密码子偏好性,并构建单双子叶植物CHS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CHS有效密码子数(ENc)、总G和C含量(GC)和密码子第3位上G或C含量(GC3s)分别为57.21、0.533和0.607;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大于1.0的密码子数为30,但不存在偏好性极强的密码子;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基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类可将单双子叶进行准确归类,而CHS序列相似性聚类结果并不理想;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表明,猕猴桃CHS与模式生物拟南芥和大肠杆菌基因组间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差异相对较小。研究认为,猕猴桃CHS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但倾向使用G和C,且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单双子叶植物CHS间存在严格的密码子使用法则;此外,拟南芥和大肠杆菌可能是猕猴桃CHS遗传转化和异源表达较为理想的受体系统。

关键词: 猕猴桃 查尔酮合成酶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