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579条记录
辣椒EST-SSRs标记的通用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辣椒EST-SSRs标记在主要茄科蔬菜间的通用性,从NCBI数据库下载118 900条辣椒相关EST,对其进行SSR位点搜索,用含SSR位点的辣椒ESTs设计的200对EST-SSRs引物对17份辣椒材料、24份番茄材料、16份茄子材料进行PCR扩增,有效扩增比率分别为98%、94.5%、90.5%,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5.5%、29.5%、26.5%。多态性引物对辣椒、番茄、茄子的特定亲本及其杂种一代F1的亲缘关系进行检测,均能达到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说明从辣椒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SSR引物在茄科植物中有较好的通用性。

关键词: 辣椒 茄科 EST-SSR 通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尺蠖水通道蛋白EoAQP1的细胞器定位及功能分析

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生物膜系统中的跨膜转运蛋白,它在水分渗透压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前期克隆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水通道蛋白AQP1(EoAQP1)基因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该蛋白的细胞器定位,并探析其对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酶切法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载体以及绿色荧光蛋白与EoAQP1的真核融合(EoAQP1-GFP)表达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了GFP与EoAQP1-GFP蛋白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胚胎细胞系(S2)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红色荧光探针明确了EoAQP1蛋白在S2细胞内的细胞器定位。通过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了EoAQP1蛋白对S2细胞系细胞的颗粒度、大小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FP和EoAQP1-GFP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分别命名为pAc5.1-GFP和pAc5.1-EoAQP1-GFP。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荧光蛋白GFP均匀填充于S2细胞内稳定表达。融合蛋白EoAQP1-GFP存在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以类似于溶酶体的球形和橄球形结构,围绕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散点表达;另一种以类似于高尔基体的半球状和弓形结构表达于细胞质中。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结果表明,EoAQP1蛋白在溶酶体内没有表达,但与高尔基体完全重叠。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EoAQP1蛋白可使S2细胞膨胀增大,细胞颗粒度增强,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EoAQP1定位于高尔基体中行使功能,该蛋白能改变细胞形态,但不能促进细胞的生长。

关键词: 茶尺蠖 水通道蛋白 溶酶体 高尔基体 细胞形态 细胞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茶树新品种春闺的选育与品质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春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的灌木型、小叶类、晚生茶树新品种。2002-2014年连续十几年的品比及区域试验表明,其定植成活率高,生长势较强,持嫩性较强,产量较高,抗性强。春闺一芽二叶春梢约含水浸出物41.4%、茶多酚17.8%、氨基酸4.2%、儿茶素总量13.3%、咖啡碱3.8%,其中茶多酚含量低于对照种黄旦(21.6%),而儿茶素品质指数明显高于黄旦、铁观音、肉桂、毛蟹;且茶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氨基酸总量都高于黄旦。品质鉴定结果表明,其适制性广、制优率高、品质优。制乌龙茶,有特殊香气且浓郁持久,味醇、汤中有香;制绿茶香浓郁、带花香,味醇爽或浓醇鲜甘、汤中花香显。春闺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福安及相似气候类型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春闺 高香 品种选育 品质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石仙桃立地环境与生长特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石仙桃野生资源的立地条件、物候期及形态特征而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的方法,对石仙桃野生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测量,观察记录物候期,测定样品的叶长、叶宽、假鳞茎长度、单株假鳞茎数量、根状茎长、根状茎粗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石仙桃喜生于阴凉的小溪旁边;4~5月开花,10月到次年3月果实成熟;没有明显的休眠期。本研究为石仙桃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石仙桃 野生环境 物候期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不同交配型同核不育单孢的基因组文库构建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对24个双孢蘑菇不育单孢进行两两杂交配对,以菌株9608为基准,获得了2种不同交配型的不育单孢菌株A+:9601、9608、9609、9612、AgQG841-1、AgLH830-4、AgLH830-6、AgQL8125-5;A-:9602、9603、9604、9607、Ag2k811-1、M7206-1、M7206-2、M7206-11、M7206-13。将这2种菌株进行DNA提取,并构建DNA文库,对文库进行酶切验证,用SalⅠ酶切,可切出20、14、9kb等3个片段,其中20、9kb为λ载体的左右臂,插入片段为14kb,与预期相符,说明文库的质量较高。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不育单孢 交配型因子 基因组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瘟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集疑似鸭瘟病毒自然感染的病死番鸭的肝脾等组织,应用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毒的血凝特性(HA)测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荧光定量PCR、PCR产物测序和动物回归试验等初步鉴定。结果显示:通过MDEF从疑似病料中分离到4株病毒(DPVfj1、DPVfj2、DPVfj3、DPVfj4),均不能凝集鸽红细胞;IFA结果排除了分离毒为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副粘病毒和禽坦布苏病毒;鸭瘟病毒荧光PCR试剂盒检测分离毒核酸均为鸭瘟阳性;鸭瘟病毒(JQ673560)gJ蛋白基因序列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均为阳性,且PCR产物序列与鸭瘟病毒参考株gJ蛋白基因序列相似度均大于99%;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毒人工感染30日龄番鸭和同居感染5日龄雏番鸭均可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上述结果表明4株分离毒均为鸭瘟病毒强毒株。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石斛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秋石斛‘三亚阳光’幼芽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并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花宝1号、改良1#、改良2#、改良3#)、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IBA)、白糖等对其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等关键环节的影响,以期建立秋石斛‘三亚阳光’丛生芽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秋石斛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6-BA>NAA>白糖;筛选出丛生芽适宜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改良2#+6-BA 1.0mg·L~(-1)+NAA 0.2mg·L~(-1)+白糖30.0g·L~(-1)+琼脂粉3.0g·L~(-1)+卡拉胶3.0g·L~(-1),50d平均增殖系数达6.25;筛选出适宜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3#+NAA 0.3mg·L~(-1)+IBA 0.5mg·L~(-1)+活性炭0.5g·L~(-1)+香蕉泥100.0g·L~(-1)+白糖20g·L~(-1)+琼脂粉3.6g·L~(-1)+卡拉胶3.6g·L~(-1),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0d成活率达96.5%。

关键词: 秋石斛 丛生芽 正交设计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茶提取物对红曲黄酒陈酿品质及寒热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温和型红曲黄酒新产品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在红曲黄酒初酿酒中添加凉性植物配料绿茶提取物共陈酿,研究其对红曲黄酒陈酿品质及寒热性的影响。在初酿酒中添加绿茶提取物共陈酿可提高红曲黄酒的总酯、总酚含量,提高红曲黄酒总酯生成率,丰富红曲黄酒的风味复杂性;可延缓红曲黄酒的红色色素的降解,使陈酿12个月的红曲黄酒仍能保持红棕色;还可降低红曲黄酒的寒热性,提高红曲黄酒的品质。适宜的绿茶提取物添加量为质量分数3.0%,陈酿12个月后的黄酒总酯含量较传统工艺的黄酒上升107.30%,总酯增加率提高4.23个百分比,总酚含量提高158.53%,红色色价提高106.27%,寒热指数下降32.43%,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酿造的红曲黄酒新产品物性温和、口感柔和、风味独特,且不失红曲黄酒典型性风格。

关键词: 红曲黄酒 绿茶提取物 陈酿品质 寒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层次现代农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研究简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内涵和衡量标准不同.根据现阶段的要求,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4个方面共18个指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德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指数F=0.195 795,还处在准备实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四个二级指标看,农业产出水平分指标最有优势,指标值达0.098 858,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值达0.048 573,不足的是农业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指标值分别只有0.021 902和0.026 463.其结果与宁德市的实际水平相吻合,在未来一段过程中,宁德市的现代农业要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投入,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评价体系 区域层次 发展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花中三萜类物质的分析与评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花中三萜类物质的组成特点,采用HPLC法对53份代表性枇杷种质花中的科罗索酸、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枇杷花中3种三萜类物质含量平均为0.439%,其中科罗索酸、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分别占19.1%、65.6%和15.3%。不同枇杷种质资源中三萜类物质含量存在丰富多样性,以科罗索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9.34%),齐墩果酸含量差异最大(最高和最低分别相差6.7倍)。来源于广东的枇杷花中科罗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变异最大,而来源于云南的枇杷花熊果酸含量变异最大。根据枇杷种质资源花中三萜类物质含量聚类分析,提出了高、中、低分级指标。在8个主栽枇杷良种中贵妃和长红3号花中三萜类物质含量处于高含量区位。因此,经综合筛选,三萜类物质含量高的枇杷种质有3份:贵妃、香钟1号和长红3号。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科罗索酸 熊果酸 齐墩果酸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