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531条记录
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中国植保导刊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小麦条锈菌在青海省冬麦区越冬情况,2020和2021年在贵德县、化隆县、循化县的主要冬麦区设立5个观测圃,进行条锈菌越冬情况定点监测。结果表明,条锈菌在海拔1841.97~2218.33m的冬麦种植区可以完成越冬,冬前菌源量是影响条锈菌越冬成功率的关键因素;1月与12月的温度、湿度对小麦条锈菌的越冬有较大影响,当观测圃在月平均温度为-4.56℃以上、冬季总降水量为8.08mm以上时,小麦条锈菌可以顺利越冬。本研究明确了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该省小麦条锈病的测报和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病叶率 越冬菌源量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棉蚜抗、感吡虫啉品系转录组比较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枸杞棉蚜对杀虫剂吡虫啉产生抗药性的候选基因,以枸杞棉蚜对吡虫啉的室内抗药性品系和相对敏感性品系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2个品系的转录组数据,通过NCBI数据库进行基因注释,在转录水平上对2个品系的差异基因GO功能及KEGG代谢途径等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其中8个候选差异基因(CYP6a2、CYP6a13、CYP6k1、CYP6j1、CYP4c1、AChE2、CarE和ALP3)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分析了抗药性相关基因的进化关系。经测序及序列拼接,共获得70 101条Unigene(单基因簇),平均长度为654.37 bp,在NR、GO和KEG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29 131,27 861,2 993条Unigene。通过对两品系的差异基因进行NR注释分析,共发现289个差异基因,其中,22个可能与抗药性相关,包括9个解毒酶系基因(CYP6a13、CYP6k1、CYP6j1、CYP4c1和ALP3各1个,CYP6a2和CarE各2个),8个表皮蛋白基因(CP)及其前体(Cuticular protein precursor, CPP),1个靶标酶系基因(Alkaline phosphatase,AChE2),2个转录因子基因(WRKY1、LZTFL1,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like protein 1 gene),1个胰脂肪酶相关蛋白2基因(PLRP2)和1个多抗相关蛋白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MRP)。定量结果表明,差异基因CYP6a2、CYP6a13、CYP6k1、CYP6j1、CarE和ALP3在抗药性品系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敏感性品系。对抗药性相关重要基因CYP、GST、ALP和CP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分析基因的遗传关系,发现枸杞棉蚜与大豆蚜、豌豆蚜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获得了枸杞棉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与敏感性品系转录组的整体表达模式,筛选到抗药性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发现2个品系中87.50%的候选差异基因在转录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量变化一致。

关键词: 枸杞棉蚜 吡虫啉 抗药性 敏感性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6个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蛋白长度在143~73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分子量为16 451.97~75 366.80 Da,等电点为5.75~9.47,亚细胞定位预测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tSTOP和Ca.STOP1亲缘关系最近。顺式启动子作用元件预测分析表明,含有大量与环境、激素和生长发育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表明,不同物种中的StSTOP基因存在一定同源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tSTOP1基因定位在细胞核。

关键词: 马铃薯 StSTOP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蚜AgosOBP5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结合特性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枸杞Lycium chinense、棉花Gossypium herbaceum等作物上的一种成灾性害虫。明确气味结合蛋白与气味分子的结合特征及其在棉蚜嗅觉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利用化学挥发物制作诱芯防治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对棉蚜气味结合蛋白(OBPs)AgosOBP5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研究AgosOBP5重组蛋白与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苄醇、壬醛、1-辛烯-3-醇、棕榈酸这6种植物源气味分子的结合特征。【结果】棉蚜AgosOBP5基因全长为675 bp,编码224个氨基酸,含有12个保守半胱氨酸,预测理论相对分子量为54.50 kD。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棉蚜AgosOBP5氨基酸序列与大豆蚜Aphis glycines AglyOBP5同源性最高。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糖苷(IPTG)诱导和SDS-PAGE检测,证明了AgosOBP5重组蛋白是可溶性蛋白,能够在上清液中表达。6种气味分子均可将AgosOBP5与N-苯基-1-萘胺(1-NPN)荧光探针体系的荧光强度值降到50%以下,不同的是水杨酸甲酯、2-苯乙醇、苄醇、壬醛、1-辛烯-3-醇这5种化合物从初始滴加,荧光值即开始下降,随后一直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棕榈酸在浓度低于96μmol·L-1时荧光值呈升高趋势,随自身浓度不断升高后转为下降趋势。【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棉蚜AgosOBP5基因的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根据AgosOBP5与植物源挥发物水杨酸甲酯、2-苯乙醇、苄醇、壬醛、1-辛烯-3-醇的良好结合能力,推断AgosOBP5蛋白可能在棉蚜的嗅觉信息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棉蚜 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纯化 荧光竞争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促生菌剂对柴达木枸杞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有机肥配施促生菌剂对柴达木地区高垄栽培有机枸杞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影响,以诺木洪实验区枸杞‘宁杞7-8号’为试验材料,设对照(CK,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4种不同促生菌剂,共5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有机枸杞生长及其栽培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配施促生菌剂可不同程度提升枸杞的树高、地径、SPAD值、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_n)等参数,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树高、根系活力、P_n和单株产量较CK提升最高,增幅分别为13.4%、46.7%、37.1%和36.3%;不同菌剂处理均明显降低了土壤pH值、电导率和微生物碳氮比,胶冻样芽孢杆菌处理效果最明显,较CK分别降低9.0%、51.9%和45.3%。不同菌剂处理还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26.3%和9.8%,土壤脲酶活性和微生物总数较CK分别增加35.7%和26.6%。通过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出有机肥配施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柴达木有机枸杞栽培土壤的肥力水平促进效果最佳。

关键词: 枸杞 微生物促生菌 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 生长特性 柴达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除草剂对春油菜田优势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农药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春油菜田防除优势阔叶杂草的高效除草剂。[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油菜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35%氨氯酸·草除灵·二氯吡SC 210 g a.i./hm2除草效果主要表现为对杂草鲜质量的抑制,在油菜茎叶使用后40 d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为80.06%,田间优势杂草密花香薷、藜、猪殃殃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66.67%、92.71%、76.98%,尤其是对于油菜同属的野油菜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鲜质量防效达87.21%,油菜表现安全,增产率达29.92%。试验还发现50%草除灵SC 300 g a.i./hm2处理对藜防效为89.29%,30%二氯吡啶酸AS 180 g a.i./hm2处理对藜、猪殃殃的防效分别为87.50%、80.19%,28.6%氨氯·二氯吡AS处理154.44 g a.i./hm2处理对藜、猪殃殃、野油菜的防效分别为96.73%、88.68%、67.21%。试验中21%氯氨吡啶酸AS110.25 g a.i./hm2处理对田间杂草的防效表现优异,但油菜药害表现重,在试验设计剂量下不宜应用。[结论]35%氨氯酸·草除灵·二氯吡SC与50%草除灵SC、30%二氯吡啶酸AS、28.6%氨氯·二氯吡AS相比,防治效果较好,杀草谱广,并且增产效果明显,可在春油菜田推广使用。而草除灵、二氯吡啶酸、氨氯·二氯吡可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使用。

关键词: 春油菜 除草剂 防效 安全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条锈基因Yr5、Yr9和Yr18分子标记的特异性评估

麦类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Yr5、Yr9(1B/1R)、Yr18基因的自身性状或连锁性状在中国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运用以Avocet S为背景的单基因近等基因系及其对应基因的载体品种,对Yr5基因的连锁标记STS9/10,Yr9(1B/1R)基因的分子标记AF1/4、D15、20H,Yr18基因的分子标记csLV34、cssfr1~cssfr5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Yr5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STS9/10、Yr9(1B/1R)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AF1/4、D15和20H均能够准确识别不同遗传背景材料中的相应抗性基因;Yr18基因分子标记cssfr2能够准确检测Yr18的非载体材料,并检测出Avocet S*6/Yr5、Avocet S*6/Yr24、Avocet S*6/Yr27三个材料具有Yr18的等位变异。这说明Yr5基因的连锁标记STS9/10,Yr9(1B/1R)基因的分子标记AF1/4、D15、20H能对目的基因进行有效检测,Yr18基因的几个分子标记结合使用不仅能够对目的基因进行有效检测,而且能够识别该位点的等位变异。

关键词: 抗条锈基因 分子标记 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挖掘叶用莴苣中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关键基因

江苏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调控叶用莴苣叶片花青素合成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对叶用莴苣大速生(绿色)和紫霞(紫色)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检测到7 2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表达量上升基因4 214个,相对表达量下降基因3 018个。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富集到代谢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花青素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其他抗生素生物合成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较高。在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鉴定到55个转录因子家族,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属于MYB、bHLH、C2C2和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从MYB转录因子基因中筛选出log2FC绝对值较大的LOC111917799,命名为LsMYB1基因。瞬时表达试验结果验证了LsMYB1基因可以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结果为叶用莴苣叶色的分子遗传机理及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叶用莴苣 花青素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GH3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H3 (Gretchen Hagen 3)基因的表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胁迫响应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青薯9号'为材料,对其GH3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不同马铃薯组织中以及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eJA)、赤霉素(gibberellin A3, GA3)和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tGH3家族成员含有大量与激素有关的作用元件,推测其具有潜在的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功能。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StGH3.4和StGH3.5基因在根中高表达,StGH3.8基因在茎中高表达,StGH3.10和StGH3.16基因在叶片中高表达。在SA、MeJA、GA3和晚疫病菌胁迫处理下,StGH3家族成员均受到调控,且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StGH3.1、StGH3.5和StGH3.8基因在晚疫病菌处理下的响应更为强烈。本研究为StGH3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GH3基因家族 激素 晚疫病菌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潜叶蝇及其寄生蜂种类调查

植物保护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青海省为害蔬菜的潜叶蝇及其天敌寄生蜂种类,2016年至2019年在青海省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并收集田间被潜叶蝇为害的蔬菜和杂草等的植物叶片,对羽化出来的潜叶蝇及其天敌寄生蜂进行形态鉴定。研究共发现4种潜叶蝇,包括本地种豌豆彩潜蝇Phytomyza horticola和入侵种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美洲斑潜蝇L.sativae和番茄斑潜蝇L.bryoniae。其中豌豆彩潜蝇为害最重,其次是南美斑潜蝇。同时共调查到4种潜叶蝇的寄生蜂3科(姬小蜂科、茧蜂科和金小蜂科),共35种。其中发生数量最多的是普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ubicornis,其次是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综上,青海省蔬菜上的潜叶蝇有加重为害趋势,在实际生产时应及时对豌豆彩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发生进行预测,并制定防治措施,同时鉴于青海省潜叶蝇的寄生蜂种类较为丰富,应充分保护和利用寄生蜂资源,尤其是2种优势种寄生蜂普金姬小蜂和豌豆潜蝇姬小蜂。

关键词: 潜叶蝇 寄生蜂 入侵种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