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梨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B(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采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梨(PYRUS PYRIFOLIA L.)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长、中、短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果枝长度的增加PN逐渐下降,短果枝叶片的PN显著高于营养枝;短果枝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CO2饱和点(CSP)均较高,而光补偿点(LCP)、暗呼吸(RD)较低,长果枝叶片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高于中、短果枝.结果枝叶片的GS、TR、CI、LSP、AQY、RD高于营养枝,而WUE、CO2补偿点(CCP)、LCP则相反.
关键词: 梨(PYRUS PYRIFOLIA L.) 光合作用 枝条类型


梨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 2007
摘要:采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梨(Pyrus pyrifolia L.)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长、中、短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果枝长度的增加Pn逐渐下降,短果枝叶片的Pn显著高于营养枝;短果枝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CO2饱和点(CSP)均较高,而光补偿点(LCP)、暗呼吸(Rd)较低,长果枝叶片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高于中、短果枝。结果枝叶片的Gs、Tr、Ci、LSP、AQY、Rd高于营养枝,而WUE、CO2补偿点(CCP)、LCP则相反。
关键词: 梨(Pyrusp yrifolia L.) 光合作用 枝条类型


现阶段作物生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估——以江苏省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通过成本、效益比较和土壤养分投入产出分析,对江苏省现阶段的作物生产状况进行了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在农业劳动力多而耕地少的地区,棉花与玉米、小麦、油菜接作均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在劳动力紧缺、规模化生产的地区,种植水稻+玉米、水稻+小麦、水稻+油菜为宜,不仅省工,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能,水稻+玉米种植模式还能获得较高的秸秆能。在当前条件下,5种作物的N肥投入均大于产出,P肥产投接近平衡,而K肥投入远远小于产出。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维持土壤肥力平衡,水稻施N量应减少165~225 kg/hm2,小麦应减少75~105 kg/hm2,玉米应减少90~165 kg/hm2,棉花应减少120 kg/hm2,油菜应减少60~90 kg/hm2。棉花施K量应增加120 kg/hm2,而其余作物可通过秸秆还田来补充土壤K,维持K的产投平衡。


玉米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摘要:本文对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在100℃下提取2次,每次2h.在此条件下,100g玉米皮可提取得到6.94g多糖,多糖纯度为88.18%.


基于TM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水稻估产模型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水稻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及时替换水稻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估测。对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水稻产量的RMSE为610.47 kg/hm2,表明利用水稻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水稻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