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梨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B(自然科学版) 2007

摘要:采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梨(PYRUS PYRIFOLIA L.)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长、中、短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果枝长度的增加PN逐渐下降,短果枝叶片的PN显著高于营养枝;短果枝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CO2饱和点(CSP)均较高,而光补偿点(LCP)、暗呼吸(RD)较低,长果枝叶片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高于中、短果枝.结果枝叶片的GS、TR、CI、LSP、AQY、RD高于营养枝,而WUE、CO2补偿点(CCP)、LCP则相反.

关键词: 梨(PYRUS PYRIFOLIA L.) 光合作用 枝条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莫能菌素的作用机理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7

摘要:莫能菌素属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广泛。从莫能菌素在体内的作用机理和代谢规律出发,系统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莫能菌素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动物机体的影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设想,如加强莫能菌素毒性的研究及其特效解毒药的开发,深入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拮抗与协同作用,以及不同条件下畜禽对其适宜用量的研究等。

关键词: 莫能菌素 作用机理 生产应用 毒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超高产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技术途径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从棉花超高产的概念界定以及棉花产需缺口难以逆转、扩面增产潜力有限、产量是棉农增收的基础、产量与质量是辩证的统一等方面阐述了棉花超高产的必要性,从棉花产量的理论潜力、建国以来棉花单产在波动中上升和棉花高产田块的实例论证了棉花超高产的可行性,提出了棉花超高产的技术途径,即品种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的核心技术,栽培技术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减灾抗灾技术是实现棉花超高产生产目标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棉花 超高产 生产 发展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

摘要:采用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梨(Pyrus pyrifolia L.)不同类型枝条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长、中、短果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果枝长度的增加Pn逐渐下降,短果枝叶片的Pn显著高于营养枝;短果枝叶片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CO2饱和点(CSP)均较高,而光补偿点(LCP)、暗呼吸(Rd)较低,长果枝叶片的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高于中、短果枝。结果枝叶片的Gs、Tr、Ci、LSP、AQY、Rd高于营养枝,而WUE、CO2补偿点(CCP)、LCP则相反。

关键词: 梨(Pyrusp yrifolia L.) 光合作用 枝条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制作软罐头的最佳采收期和贮藏时间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果品糯玉米的最佳采收期为吐丝后18~20 d,有效积温在400℃左右,该期间采收的玉米水分含量为60%左右,总糖含量变化缓慢。采摘后6 h内加工,可以保持果品糯玉米加工原料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 糯玉米 罐头 采收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家畜遗传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了江苏省家畜遗传资源现状,并按照群体近交系数大小以及相应有效群体大小的方法评价了江苏省地方家畜品种的受威胁程度。研究发现,江苏省家畜遗传资源总体状况良好,培育品种与引进品种现已成为江苏省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但地方品种形势严峻,多数地方猪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牛、羊、驴各畜种虽处于安全状态,但分布范围缩小且数量下降幅度较大。

关键词: 家畜 遗传资源 受威胁程度 保护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阶段作物生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估——以江苏省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通过成本、效益比较和土壤养分投入产出分析,对江苏省现阶段的作物生产状况进行了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在农业劳动力多而耕地少的地区,棉花与玉米、小麦、油菜接作均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在劳动力紧缺、规模化生产的地区,种植水稻+玉米、水稻+小麦、水稻+油菜为宜,不仅省工,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能,水稻+玉米种植模式还能获得较高的秸秆能。在当前条件下,5种作物的N肥投入均大于产出,P肥产投接近平衡,而K肥投入远远小于产出。为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维持土壤肥力平衡,水稻施N量应减少165~225 kg/hm2,小麦应减少75~105 kg/hm2,玉米应减少90~165 kg/hm2,棉花应减少120 kg/hm2,油菜应减少60~90 kg/hm2。棉花施K量应增加120 kg/hm2,而其余作物可通过秸秆还田来补充土壤K,维持K的产投平衡。

关键词: 作物 种植方式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土壤肥力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波杂山羊葡萄球菌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初步诊断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徽省固镇某羊场3~4月间发生了一起疫情,部分未成年波杂山羊尤其羔羊出现连续发病和死亡。通过采取病死羊病料做病原分离鉴定,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药物治疗结果,将该次疫情初步诊断为波杂山羊葡萄球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关键词: 波杂山羊 葡萄球菌病 大肠杆菌病 混合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皮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摘要:本文对玉米皮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30,在100℃下提取2次,每次2h.在此条件下,100g玉米皮可提取得到6.94g多糖,多糖纯度为88.18%.

关键词: 玉米皮 多糖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M遥感信息和产量形成过程的水稻估产模型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遥感信息获取的瞬时性与广域性,结合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水稻估产模型。通过组件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遥感信息和估产模型的耦合,即利用抽穗期遥感影像反演的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及时替换水稻估产模型对应参数变量,进而实现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估测。对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预测水稻产量的RMSE为610.47 kg/hm2,表明利用水稻估产模型可以对不同年份、不同区域的水稻产量形成情况进行监测预报。

关键词: 水稻 遥感 TM影像 产量形成 估算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