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金针菇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CR扩增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FvIDI)的DNA全长和开放阅读框序列。该基因的ORF全长753bp,DNA全长923bp,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编码250个氨基酸,金针菇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450,等电点为5.0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FvIDI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温度下的表达量,结果显示,FvIDI基因在采收期菌盖中表达量最高,4℃诱导处理2~4h和37℃诱导处理2~6h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常规温度21℃处理。

关键词: 金针菇 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温度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实时定量PCR中稳定内参基因的筛选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ge Norm软件筛选实时荧光定量PCR稳定内参基因,基于多内参基因评价体系进行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计算。【方法】获得不同葡萄品种叶片和果皮中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循环阈值(Ct),利用ge Norm软件计算内参基因平均表达稳定性数值M和基因配对差异值V,从而判断内参基因最适组合。【结果】发现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Vv EF1r=Vv EF1-α>Vv GAPDH>Vv ACTIN>Vv ACT1>Vv UBQ,不同组织分别分析均发现Vv EF1-α和Vv EF1r的稳定性最高,且基因配对差异值V2/3为0.104,所以内参基因的最适组合为Vv EF1-α和Vv EF1r。利用ge Norm软件计算得到的多内参基因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因子可应用于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结论】ge Norm软件筛选实时荧光定量PCR稳定内参基因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多条件和多组织的不同植物样本中,并用于目的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广泛应用价值。

关键词: 葡萄 ge Norm 内参基因 标准化因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沪郊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度探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2个产出变量及8个投入变量的沪郊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度模型,并选用上海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管理系统、上海松江区农经站相关数据以及2014年、2015年调研获得的40户家庭农场(包括29户种粮家庭农场、11户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条件下,按单位面积净收入最大化的目标,种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6.3-8.0 hm~2,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是5.3-10.3 hm~2;按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最大化的目标,种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5.3-8.0 hm~2,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6.3-10.3 hm~2。研究结果可为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的提高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研究,以提供理论参考和提出指导生产实践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适度规模 规模经济理论 数据包络分析 上海郊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效应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种群的控制效果,测试了3个地区4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孢子悬浮液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并对其致死效果进行了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处理后第4—7天球孢白僵菌菌株BD-038(河北保定)、2096N(上海)、菌株A(广东广州)、菌株B(广东广州)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单位:孢子/mL)分别为5.46×10~5—3.41×10~7、1.32×10~7—2.31×10~8、1.76×10~7—5.47×10~8、2.94×10~8—6.63×10~9,其中菌株BD-038在1×10~6—1×10~8孢子/mL的致死中时间(LT_(50))分别为6.4854—3.6689 d,菌株2096N和菌株A在1×10~8孢子/mL的LT_(50)分别为4.7565 d和5.2085 d。由此表明菌株BD-038对上海地区甜菜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甜菜夜蛾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豆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毛豆为试材,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综合分析了单施化肥(H)、有机肥配施化肥(HY)、秸秆堆肥配施化肥(HJ)3个处理对CH4、CO_2和N2O等3种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毛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J处理增加了CH4排放量,分别比HY和H平均增加了18.42%和32.35%;毛豆生长季节H、HY、HJ处理CO_2的季节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 197.90、1 173.60、1 183.86kg·hm~(-2),各处理的差异不显著;H处理显著增加了N2O排放量,较HJ、HY增加了37.5%和35.09%。HY、HJ处理较H处理分别增产7.31%和6.72%。HY、HJ处理毛豆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与H处理相比分别提高11.47%、9.18%,12.80%、12.60%,12.41%、10.15%。综合考量增温潜势(GW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产量及品质等指标,HJ、HY处理能明显降低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及排放强度,提高毛豆的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 毛豆 温室气体 产量 品质 施肥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申抗988'的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西瓜新品种‘申抗988'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确保‘申抗988'良种的供应,开展了‘申抗988'杂交种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申抗988'在新疆地区进行杂交种繁育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7 500株/hm~2,基肥施狮马牌复合肥975—1 050 kg/hm~2,采取单蔓整枝方式,控制主蔓第2—3雌花坐果,种瓜在室温下后熟10 d,种瓜瓜瓤在室温下发酵处理24—36 h,可有效提高‘申抗988'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可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果腐病菌,达到健康种子生产标准。

关键词: 西瓜 良种繁育 健康种子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氮源对香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申香16'为供试菌株,以硬杂木为主要碳源,研究了以麸皮及玉米粉为主要氮源材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菌、转色、出菇以及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香菇栽培中适量添加玉米粉有利于提高香菇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菌周期,且随着玉米粉含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麸皮含量为14%玉米粉含量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香菇栽培中适量添加玉米粉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但随着玉米粉在复合氮源中比例的增加香菇产量呈递减的趋势,当麸皮含量为18%麸皮玉米粉含量为2%时香菇产量最高。

关键词: 香菇 氮源 生长,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梅籽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籽中生物碱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应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化合物结构。使用ABTS和FRAP法检测抗氧化能力,并考察其对甘蓝链格孢菌、葡萄灰霉菌、番茄叶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分离得到1种化合物,鉴定为洋蜡梅碱(calycanthine)。其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强,IC_(50)值为(3.24±0.08)mg/L;抑菌结果显示其对3种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洋蜡梅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

关键词: 蜡梅籽 生物碱 洋蜡梅碱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温室黄鳝网箱养殖的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温室大棚可以延长黄鳝养殖的生长期,实现多批次周年化连续养殖和解决越冬问题,增加苗种供应,提高黄鳝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了温室大棚在不同季节、天气、位置的水质、水草变化规律,旨在为绿色温室大棚的日常管理、黄鳝的精准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室大棚增温效果明显,水温高于芋艿田环沟2~3℃,溶解氧(DO)含量低于室外菜田沟、水泥沟4.41~9.48 mg/L。网箱内平均水温比网箱外高0.14℃,而网箱养殖黄鳝引起DO降低0.2 mg/L和pH值降低0.1;池塘中间网箱营养负荷加重且pH值最低。6月大棚水体透明度高于室外环沟27 cm。水花生长势与黄鳝摄食关系密切,黄鳝摄食佳则水花生呈现嫩绿色且生长茂盛。应注意黄鳝养殖过程中的营养负荷过重问题,及时调节水体DO含量、pH值并采取水体改良措施。

关键词: 绿色温室 网箱养殖 黄鳝 水质 水色 水花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感病毒NS1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对蛋白定位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析猪流感病毒NS1蛋白中影响细胞定位和拮抗干扰素表达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本研究利用点突变技术扩增A/swine/Shanghai/1/2007(H1N2)分离株NS1突变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AGGS-NS1及突变体pCAGGS-NS1_(S42P)、pCAGGS-NS1D_(92E)、pCAGGS-NS1_(S42P/D92E)。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SDS-PAGE和Western-blot均证实NS1蛋白及其突变体蛋白在A549和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NS1及其突变体蛋白均主要分布在A549细胞核中,仅有少量分布于细胞浆。此外,试验证明另一株A/swine/Shanghai/3/2014(H1N1)分离株的NS1及其突变体蛋白也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说明点突变不影响SIV NS1蛋白的细胞定位。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A/swine/Shanghai/1/2007(H1N2)分离株NS1点突变蛋白拮抗细胞中干扰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CAGGS-NS1_(S42P)转染组能够明显增强IFN-βmRNA、IFN-αmRNA转录水平(P<0.01;0.010.05)。而pCAGGS-NS1D_(92E)和pCAGGS-NS1S_(42P/D92E_转染组细胞IFN-α、IFN-β和TNF-αmRNA转录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证实NS1蛋白第42位氨基酸对拮抗宿主细胞中IFN-α/β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NS1蛋白 氨基酸位点 细胞定位 细胞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