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樟芝发酵产2-苯乙醇的条件优化

食用菌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药用真菌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之一2-苯乙醇的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樟芝发酵产2-苯乙醇的最优条件:培养基(g/L)为50葡萄糖,5酵母粉,1磷酸氢二钾,0.5硫酸镁,0.1 VB1,pH为5;装液量为12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20%;转速150r/min;26℃恒温培养7d;在此条件下樟芝发酵液中的2-苯乙醇含量达到1.24g/L。

关键词: 樟芝 发酵 2-苯乙醇 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综合考察单施化肥(H)、有机肥配施化肥(HY)、秸秆还田配施化肥(HJ)对CH_4、CO_2和N_O3种温室气体排放规律、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J处理显著提升CH_4季节累积排放通量,分别高出H和HY两处理22.86%和13.16%。H处理增加N_2O、CO_2季节累积排放通量,较HY处理分别高出23.66%和24.44%,较HJ处理高出了9.63%和11.88%。HY、HJ两处理花菜产量及花球中V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H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产量分别提高16.25%和17.92%,Vc分别提高8.79%和8.08%,蛋白质分别提高20.99%和16.6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5.79%和20.47%。综合考量增温潜势、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花菜产量及品质等指标,试验表明:HJ、HY两处理能明显降低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及排放强度,提高花菜的产量及品质。

关键词: 花椰菜 产量 品质 温室气体 施肥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大果型西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早佳'和‘京欣1号'为对照,采用春播早熟覆盖栽培技术,对自主育成的4个中大果型西瓜新品种的生育期、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申蜜968'和‘抗病948'在低温、弱光下易坐果、产量高、果皮较薄、品质优,适合春播特早熟设施栽培;‘申抗988'和‘申选958'综合抗病性强,无论在早春低温及炎夏高温条件下均表现易坐果,丰产性好,品质好,耐储运,易栽培管理,尤其在炎夏高温条件下栽培,果肉不易发生紫瓤或倒瓤等生理病害,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季节栽培。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农艺性状 设施栽培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kokumi物质的研究进展

现代食品科技 2016 EI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的味觉特性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食物的有些风味特性无法用苦、酸、咸、鲜和甜来描述,比如食物的浓厚感、持久性和复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增强食物整体的圆润平衡的感觉,我们将具有以上特性的物质称为kokumi。Kokumi物质本身没有味道或者味道很淡,但添加少量的kokumi物质到基本溶液中便可以引起滋味品尝方面的改变。本文综述了kokumi物质的类别、检测方法和分离鉴定方法,分析了肽类和非肽类kokumi物质的物质组成和特点;比较了感官评价法和钙敏感受体法(Ca SR)在对kokumi物质进行初步检测方面的优势和不足;阐述了分离鉴定kokumi物质常用的方法如超滤、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飞行质谱(TOF-MS)。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kokumi物质的研究,为kokumi物质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钙敏感受体法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DV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病毒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中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的流行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和江苏地区猪场进行了PEDV流行株的分离鉴定。根据GenBank中PEDV的基因序列,对其M基因设计检测引物。检测临床采集的猪腹泻样品,2份临床样品能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测序结果证实为PEDV M基因片段。将检测为PEDV阳性的样品接种Vero细胞,并添加不同浓度的胰酶进行病毒传代培养,在添加适量胰酶的Vero细胞上分离到两株病毒并能稳定传代、增殖。选择第22代病毒饲喂新生仔猪,进行回归试验,结果两株细胞毒均能使1日龄仔猪出现典型腹泻症状,进一步证实成功分离到PEDV,命名为JSLS/PEDV/1/2014和JS/PEDV/2/2014株。遗传进化分析,JS/PEDV/2/2014和JSLS/PEDV/1/2014分离株的M基因分别与中国毒株HLJ-2012、BJ-2012-1亲缘性最近;S基因与I群PEDV流行毒株亲缘性最近;两个毒株的ORF3基因均存在51个碱基缺失,与DR13处于同一大分支,与CV777亲缘性较远。

关键词: PEDV流行毒株 病毒分离 动物回归试验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三农”应用研究——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农业发展对先进农业技术的迫切需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知识资源,多渠道推进服务"三农"的信息化发展。为开展高效、个性化的"三农"服务,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农业科学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平台,此平台可供农民利用移动终端随时访问图书馆资源。

关键词: 移动服务平台 服务“三农” 数字图书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最优条件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药用价值高、吞食量大的威廉环毛蚓进行牛粪消解试验,以期在资源再生利用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考察pH、温度、湿度和接种密度等4个环境因子对蚯蚓日增重倍数和基质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最佳pH为7.0—8.5,温度为20—25℃,湿度为60%—70%,最佳接种密度为蚯蚓与基质质量比1/40。

关键词: 威廉环毛蚓 牛粪消解 pH 温度 湿度 接种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紧凑型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沪玉糯5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沪玉糯5号'是以W109为母本、W124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5 d,生育期与对照‘苏玉糯5号'相近;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14 665.7 kg/hm~2,比‘苏玉糯5号'增产32.4%。该品种株型紧凑,具有较强的抗性与适应性。

关键词: 糯玉米 新品种 ‘沪玉糯5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研究进展

食用菌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香菇(Lentinula edodes)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的连锁图所涉及的分子标记、作图群体、连锁群数量、图谱大小等进行了讨论,并对遗传连锁图谱意义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香菇 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数量性状定位 标记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重PCR检测黄瓜靶斑病菌、炭疽病菌和细菌性角斑病菌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发一种可同时检测黄瓜靶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的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ITS或16S r DNA序列分别设计黄瓜靶斑病原菌、黄瓜炭疽病菌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特异性检测引物;通过鉴定引物的特异性,筛选可在目标菌株中扩增出特异片段的特异引物;选择可以组合的3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进行三重PCR,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数分别进行优化,优化三重PCR体系。【结果】针对黄瓜靶斑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分别设计出5对、7对和6对特异性引物,其中引物CC4F/CC4R和CC5F/CC5R可特异扩增黄瓜靶斑病菌ITS,引物CL1F/CL1R、CL2F/CL2R、CL3F/CL3R、CL3F/CL4R、CL3F/CL5R、CL3F/CL6R和CL3F/CL7R可特异扩增黄瓜炭疽病菌ITS,引物PS3F/PS4R和PS4F/PS4R可特异扩增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16S rDNA。引物CC5F/CC5R、CL3F/5R和PS3F/4R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370、275和698 bp,其混合扩增产物可在3%琼脂糖凝胶上得到充分分离,这3对引物选择作为三重PCR引物。在三重PCR反应体系中,当引物CC5F/CC5R、CL3F/5R和PS3F/4R的终浓度分别为0.16、0.4和0.16μmol·L~(-1)时,3个目的片段能同时得到有效扩增;当退火温度大于65℃时,部分目的片段不能有效扩增。最终建立并验证了适合上述3种黄瓜主要病原菌的三重PCR检测体系,即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2.5μL 2×Hiff~(TM) PCR Master Mix(With Dye)、0.16μmol·L~(-1) CC5F/CC5R、0.4μmol·L~(-1) CL3F/CL5R、0.16μmol·L~(-1) PS3F/PS4R。反应程序:95℃预变性3 min;95℃变性30 s,65℃退火30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结论】建立的三重PCR方法能够快速检测田间采集的黄瓜发病叶片中的黄瓜靶斑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灵敏度均可达到0.4 pg·μL~(-1)。

关键词: 黄瓜靶斑病菌 黄瓜炭疽病菌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 分子检测 三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