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连作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和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连作1、3和5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下降趋势,真菌呈上升趋势,轮作与连作1、3和5年间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轮作相比,连作1年、3年和5年的土壤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分别下降了21.4%、42.9%和50.0%,固氮菌分别下降了13.0%、39.1%和60.9%,氨化细菌分别下降了2.6%、17.1%和17.1%。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马铃薯产量下降幅度逐年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微生物区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整库处理对冷藏及货架期间“富士”苹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1-MCP整库处理对其低温贮藏条件下及货架期间呼吸特性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富士"苹果冷藏及货架期间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保持可滴定酸的含量,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维持"富士"苹果良好的商品品质和风味,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 “富士”苹果 1-MCP 冷藏 货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NO和H_2O_2诱导马铃薯对盐碱土壤的适应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SNP、H2O2、SNP+H2O2处理对次生盐碱土壤和残余盐碱土壤中马铃薯形态特征、水势、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盐碱化使马铃薯植株生物量减少,水势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累积,Na+/K+吸收失衡,w(Na+)/w(K+)和SNa+K+增大;SNP、H2O2、SNP+H2O2处理缓解了盐碱土壤对马铃薯形态和渗透调节的影响,其效果为SNP+H2O2>H2O2>SNP>清水;SNP、H2O2、SNP+H2O2处理诱导了两种盐碱土壤中w(Na+)/w(K+)和SNa+K+降低;(2)NO和H2O2对马铃薯耐盐碱性诱导具有加性效果。说明外源NO和H2O2可减轻盐碱土壤对马铃薯渗透调节功能和Na+/K+吸收影响,缓解盐碱土壤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抑制,增强马铃薯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性。

关键词: 马铃薯 NO H2O2 盐碱土壤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肤根系分泌物对胡麻的化感作用

草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测定法,对地肤(Kochia scoparia)根系分泌物对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地肤根系分泌物对胡麻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不同浓度的地肤根系分泌物对胡麻根长均表现促进作用,对苗高、根鲜质量和苗鲜质量均表现抑制作用,且无论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与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地肤根系能够释放化感物质,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根系分泌是地肤释放化感物质的一个途径。3)地肤根系分泌物影响胡麻种子萌发主要是其抑制了胡麻种子的活力指数,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是使胡麻的根变细变长。

关键词: 地肤 根系分泌物 胡麻 化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腥黑穗病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腥黑穗病是威胁全球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流行导致小麦大幅度减产乃至绝收,并且由于其病菌的生存能力顽强,更加剧了危险程度。本文从小麦腥黑穗病国内外发病历史、近年来流行危害情况、病原菌及其毒性小种和抗性种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抗源材料和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利用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通过系统的分析认为,国外对该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对持久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内的研究明显不足,特别在抗源材料研究、抗性基因开发利用方面处于较严重的滞后状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其他省份和甘肃省的病情变化态势综合分析发现,跨区、跨省种子调运和农户间的交换,加剧了该病的流行危害,目前呈加重流行态势。建议加强抗性材料的储备、抗源筛选以及防治技术和抗病育种研究。

关键词: 小麦 腥黑穗病 抗源材料 抗性基因 抗性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半夏单细胞悬浮培养、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悬浮细胞作为靶标材料,在COLC诱导获得多倍性细胞后,经诱导分化和再生形成纯合的多倍体植株,是一条可行且高效的多倍体诱导途径。但该途径的前提是成熟、高效的单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鉴于此,在获得优良胚性愈伤组织的基础上,对半夏细胞悬浮培养、细胞分化及再生植株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以近圆形细胞为主的高质量单细胞悬浮系,细胞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细胞密度可达2.0×106以上,活细胞率可达86.80%,近圆形细胞率可达82.64%;明确了其细胞胚胎发生的两种可能途径,并通过诱导细胞分化,成功获得了愈伤组织增殖,最终实现了高效的植株再生,愈伤分化率可达94.46%,丛生芽诱导率可达337.42%,幼芽成苗率可达90.75%,幼苗生根率可达95.40%,移栽成活率可达98.83%,从而建立了高效的半夏悬浮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为后续的基于单细胞水平的半夏多倍体诱导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iet.) 悬浮细胞 秋水仙碱 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多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

农药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农药乳油制剂中甲醇含量快速检测的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环己烷为内标,采用DB-1701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氢火焰粒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甲醇体积分数为0.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1,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33%,空白溶液甲醇的添加回收率在95%~100%之间。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为其他农药液体制剂中易挥发有毒助剂的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农药 乳油 甲醇 含量检测

我国农田地膜残留危害及防治研究综述

中国棉花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引证从CNKI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对30年来我国学者有关农田残膜危害与防治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解决农田残膜问题提供参考。农田残膜主要以碎片的形式分布于耕层,其残留量主要决定于连作(覆膜)年限;残膜产生的物理阻隔作用导致土壤孔隙度下降、容重上升,破坏了耕层土壤结构,不利土壤养分的释放;残膜的机械阻隔作用及其带来的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会导致作物种子发芽困难、根系生长受阻或畸变,影响作物出苗与幼苗的成活;残膜不利作物幼苗的生长和经济性状的发育,进而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相关文献提出的残膜防治方法主要包括耕作与农艺措施、提前揭膜、机械回收和应用可降解膜等。分析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关键词: 农用地膜 残留污染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水杨酸对冷藏鸭梨呼吸电子传递链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对冷藏鸭梨的呼吸速率,细胞色素途径,交替呼吸途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超氧阴离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降低了呼吸速率,减少了超氧阴离子含量,降低了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呼吸途径所占比例,其中0.002 mmol/L水杨酸处理效果最显著。细胞色素途径的变化趋势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表明细胞色素途径的呼吸强度受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调控;总呼吸的呼吸速率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细胞色素途径与交替呼吸途径的呼吸强度呈极显著相关(r=0.839**,0.675**,-0.99**),表明总呼吸强度受超氧阴离子含量和电子传递链呼吸强度的调控。因此,水杨酸在梨果实低温冷藏条件下通过调控超氧阴离子含量、电子传递链呼吸强度来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延缓衰老,延长果实贮藏。

关键词: 水杨酸 鸭梨 细胞色素途径 交替途径 冷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盐生植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幼苗为材料,NaCl胁迫下设置不同硅浓度处理,并在处理后第7d和第14d,对叶片叶绿素、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共5种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以探讨外源硅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叶片叶绿素总量、质膜相对透性、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硅浓度大于1mmol.L-1时可显著增加盐胁迫下的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并降低质膜相对透性、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硅处理下5种生理指标的降幅或增幅均小于盐胁迫处理,而当硅浓度为4和8mmol.L-1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盐胁迫处理的相反,可见适宜浓度的硅可缓解盐胁迫对黑果枸杞幼苗的伤害。

关键词: 盐胁迫 黑果枸杞 缓解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