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养殖模式对淮南猪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散养和圈养养殖模式对淮南猪屠宰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择发育正常、出生体质量相似的淮南仔猪20头,随机分为散养组和圈养组.在供试猪只体质量达100 kg左右时,每组随机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与圈养组相比,散养组背膘厚(三点均值)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降低33.74%(P<0.05)和53.25%(P<0.05),单个肾质量升高18.85%(P<0.05),散养组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分别提高2.45%和23.37%,但滴水损失降低45.83%.散养组鲜味氨基酸含量更高,而圈养组必需氨基酸含量更高.散养组维生素B1含量比圈养组高24.24%(P<0.05).散养组钙和钾含量分别比圈养组高44.94%(P<0.05)和5.54%(P>0.05).综上所述,散养模式显著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同时散养模式可促进维生素B1、钙、钾和鲜味氨基酸的沉积,提高鲜味和嫩度,有助于提高淮南猪肉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健康与腹泻犊牛的粪便真菌差异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健康与腹泻犊牛的粪便真菌差异.【方法】利用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0份腹泻和10份健康犊牛的粪便样本测序分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腹泻组与健康组两组间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的水平上,与健康组比腹泻犊牛粪便中新丽鞭毛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担子菌门和芽枝霉门显著升高(P<0.05).在属的分类水平上,相较于健康犊牛组,腹泻组中酵母属(Saccharomyces)、盲囊菌属和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而弯孢属(Curvularia)、赤霉菌属(Gibberella)和耐干霉菌属(Xeromyces)丰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康与腹泻犊牛真菌间在多个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导致腹泻的直接原因,这也为犊牛腹泻的预防与治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犊牛 粪便真菌 腹泻 18S rRNA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释放辐射不育雄虫防治烟青虫的效果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 2021 CSCD
摘要:为明确X射线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在田间应用的释放比例,通过交配竞争试验和性信息素诱集测定了不同释放比例对其子代卵孵化率、被害株率及田间成虫量的影响,并获得了相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蛹期接受不育剂量辐照对烟青虫雄蛹羽化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缩短其成虫寿命;辐射不育烟青虫雄虫不同释放比例对雌虫交配率和平均产卵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随着释放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在田间罩笼试验中,其平均防治效果随着释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8∶1时可以达到91.11%;同时,在田间烟青虫成虫羽化初期按照8∶1的释放比例间隔1周连续释放3次可以显著减少田间子代雄成虫量,田间小区防治效果最高可以达到64.86%。本研究确定的8∶1的释放比例可以应用于田间烟青虫的防控。
关键词: 烟青虫 昆虫不育技术 释放比例 卵孵化率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梯度吸收转化外源硒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明确优质小麦吸收转化外源硒的最佳时期以及不同外源硒效果,为优质富硒功能小麦简化高效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指导。[方法]以大田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郑麦366、郑麦7698优质小麦品种和单一亚硒酸钠、复配亚硒酸钠2种外源硒为材料,设置小区和大区试验;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始花期、始花第5天、始花第10天、始花第15天、始花第20天、始花第25天共8个生育时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1次亚硒酸钠含量为30 g/hm2的2种外源硒,分析不同喷施时期小麦籽粒硒含量。[结果]小麦始花后第10~15天是吸收转化外源硒的最佳时期,且叶面喷施复配亚硒酸钠液肥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亚硒酸钠。[结论]在优质富硒小麦生产应用中,可选择在小麦始花后第10~15天、叶面喷施1次含亚硒酸钠30 g/hm2左右的复配外源硒的处理方法,从而达到简化、经济、高效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雄性不育三系辣椒新品种'豫椒18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豫椒1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PC134A和自交系PC41-29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生育期约185 d,果实粗牛角形,果实纵径约20.3 cm,横径约4.1 cm,平均单果质量68 g.维生素C含量136mg· (100g)-1,辣椒素含量0.00475%,可溶性糖2.36%,蛋白质1.07%.该品种适合于河南省早春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三系杂交;新品种;’豫椒18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益生菌和霉菌毒素降解酶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同步降解
《中国饲料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面对多种霉菌毒素的危害,依据本实验室建立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呕吐毒素(DON)联合导致的细胞毒性模型,通过复合益生菌、霉菌毒素降解酶及其配伍来降解这三种霉菌毒素。本研究首先选用拉丁方试验设计获得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丁酸梭菌的最佳组合,然后再与霉菌毒素降解酶配伍。结果表明:当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丁酸梭菌的活菌数皆为1×105cfu/mL时,对AFB1、ZEA和DON的联合降解效果最好。高含量霉菌毒素组AFB1、ZEA和DON的降解率分别为40.55%、56.05%和47.22%(P<0.05),低含量霉菌毒素组AFB1、ZEA和DON的降解率分别为43.05%、38.26%和80.49%(P<0.05)。复合益生菌与霉菌毒素降解酶的配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剂量霉菌毒素的降解试验中,单一复合益生菌、单一霉菌毒素降解酶及两者的配比为30:1时,对三种霉菌毒素的总降解率最高,分别到达了190.08%、175.10%和184.44%,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低剂量霉菌毒素的降解试验中,单一霉菌毒素降解酶对三种霉菌毒素的总降解率最高,达到了219.23%(P<0.05);其次为单一复合益生菌及两者的配伍比例为30:1和3:2时,对三种霉菌毒素的总降解率较高,分别达到了178.07%、181.84%和170.33%,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复合益生菌、霉菌毒素降解酶及其两者适宜配伍,可同步降解AFB1、ZEA和DON三种霉菌毒素,为多种霉菌毒素的同步降解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霉菌毒素降解酶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呕吐毒素 同步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O-acetylserine (thiol) lyase isoform A(OAST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OASTL蛋白是半胱氨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催化半胱氨酸合成的最后一步.克隆低镉积累基因型油菜中OASTL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在镉积累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镉低积累品种美国'油王88'幼苗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法PCR扩增OASTL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得到美国'油王88'OASTL基因cDNA编码区长为969bp,编码32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33.9 kD,理论等电点为5.50,溶液中的不稳定指数为27.45,为稳定蛋白,属于磷酸吡哆醛(PLP)依赖型的β-取代丙氨酸合成酶超家族成员.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表明,其与花椰菜和小白菜的相似性最高.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OASTL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推测OASTL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重要作用.OASTL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性质与功能的初步分析,为油菜抗重金属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镉;OASTL基因;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分泌型K326近等基因系的创制和鉴定
《中国烟草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烟草腺毛分泌物含量与烟叶品质和烟株抗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以K326为轮回亲本,以高分泌型烟草种质T.I.1068为供体亲本,通过对腺毛形态及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定向筛选,获得了高分泌型的K326近等基因系(High Secretory K326,HSK326)。形态观察发现,HSK326植物学性状与K326基本一致,但叶面腺毛密度提高、分泌囊膨大、罗丹明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明显加深。GC/MS检测表明,HSK326叶面分泌物成分与K326一致,含有西柏烷二萜和I-II型蔗糖酯,缺少T.I.1068中所特有的赖百当二萜和III-V型蔗糖酯;但HSK326腺毛分泌物含量显著提高,西柏烷二萜是K326的1.91倍,蔗糖酯是K326的2.27倍。进一步分析表明,HSK326中赖百当二萜合成关键基因NtCPS2、西柏烷二萜合成关键基因NtCBT的表达水平均高于K326;但与T.I.1068相比,HSK326与K326中NtCPS2基因在1542 bp处均发生了相同的终止突变(G变成T),导致了赖百当二萜化合物的缺失。另外,分子检测发现与BMVSE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HSK326和K326中类型相同,但与T.I.1068不同。HSK326在不改变K326腺毛分泌物组成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K326腺毛分泌物的含量,不仅为K326品质的进一步改良奠定了基础,也为烟草二萜及蔗糖酯合成调控基因的鉴定提供了理想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殖污水灌溉对不同土层磷素形态含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采集养殖污水灌溉和常规清水灌溉农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采用连续提取法进行土壤磷素的形态分级,分析比较了污水灌溉和清水灌溉条件下不同土层中各磷素形态含量及其分布差异,探明养殖污水灌溉后土壤磷素形态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清水灌溉处理相比,养殖污水灌溉后各土层水溶性-Pi和NaHCO3-Pi的含量显著增加,0~20 cm土层两者之和(为活性磷)占该土层总磷比例提高了15.03个百分点。污水灌溉还能显著增加0~20和20~40 cm土层中NaOH-Pi含量,但各土层活性磷含量的增幅显著高于NaOH-Pi含量,表明污水灌溉对活性磷形态的影响最大。同时,各土层中HCl-Pi、有机磷、残渣态-P占总磷比例均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磷的固定,结果均表明污水灌溉后土壤有效形态磷含量增加,这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磷对花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花生高产高效适宜的磷-锌配施模式及其可能机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磷对花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磷促进了花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P45、P90、P135和P180处理的产量分别比不施磷(P0)平均增加36.8%、60.7%、48.3%和39.2%。不同施锌方式对花生根系形态特征和地上部营养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叶面喷锌(Znf)和土壤施锌(Zns)处理的花生产量分别比不施锌平均增加6.4%和10.1%,表明土壤施锌方式增产效果较好。施锌方式与施磷量交互效应对花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各指标在ZnsP90处理达到最大。综上,在砂姜黑土区花生生产上,土壤施用90kg P2O5/hm2配合30 kg ZnSO4·7H2O/hm2改善了花生根系形态特征,提高了光合特性,是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和高产的适宜磷肥和锌肥施用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