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媒介分析——基于农户的视角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以农户技术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为关键目标,因此有必要从传播媒介及农户的视角对其进行探索。首先,归纳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媒介传播现状,包括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具的媒介和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重要影响力量的媒介。其次,从农户认知、情感、意动的三大行为基础出发,分析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媒介传播困境。最后,提出了促进有效认知、增进情感认同、构建真实意动的媒介传播建议。

关键词: 媒介 传播 福建 农村实用技术 远程培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消解连续测定食品中砷、硒和汞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同时测定食品中砷、硒和汞3种元素含量的速度,采用一次性消解样品后用HG-AFS法连续完成测定食品中3种元素含量的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试验条件下测得Se、As、Hg的RSD分别为:3.7%,2.8%,和4.7%;回收率分别为:95.0%、102.0%和91.9%;采用该法和国标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比较测定,结果经t值检验P>0.05,差别无显著性。该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性好,和国标法分别消解样品相比,有一次性消解样品,可连续完成测定3种元素含量,操作简单,快速,节省试剂,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消解 连续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番鸭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番鸭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2-DE)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人工感染NDRV的雏番鸭肝脏病变的观察,对肝脏蛋白质提取裂解液的配方、样品上样量、一向等电聚焦(IEF)参数等条件的对比和优化,建立了有效的番鸭肝脏2-DE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攻毒后病变最典型的第5天的番鸭肝脏作为研究样品;采用研磨-超声-裂解液(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CHAPS、65 mmol/L DTT、40 mmol/L Tris-base、0.5%IPG buffer)法提取肝脏蛋白质,结合2D clean-up kit以及去拖尾DeStreak试剂纯化蛋白,按1100μg上样,设置IEF参数为:50 V 12 h、200 V 1.5 h、500 V 1 h、1000 V 1 h、8000 V 3 h、8000 V 60000 V h、500 V维持,采用胶体考马斯亮蓝染色,能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2-DE图谱。应用建立的2-DE方法和PDQest 8.0分析软件,发现26个与正常番鸭肝脏蛋白表达水平超过3倍的差异蛋白点。该方法的建立为进一步寻找NDRV感染宿主组织相关蛋白以及水禽呼肠孤病毒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番鸭 肝脏 蛋白质组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的东方百合小鳞茎冷藏生理变化和活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繁的东方百合‘Siberia’小鳞茎(围径4~6 cm)为材料,选择珠芽、分生繁殖、扦插繁殖、试管繁殖途径获得的小鳞茎,研究(2±0.5)℃条件下冷藏生理和活性的一些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百合小鳞茎,在冷藏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都具有一个低谷和一个跃升高峰,珠芽、分生和扦插形成的小鳞茎生理变化表现相近,试管鳞茎的生理变化则明显迟滞一个时期;试管小鳞茎水分含量高,水分散失快,冷藏过程中呼吸强度偏高,出库后测定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低于珠芽、分生和扦插繁殖的小鳞茎。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小鳞茎 冷藏生理 活性 活力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福建分离株核衣壳蛋白基因(N)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传染性胃肠炎(sw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检疫的疫病。为研究福建省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核衣壳蛋白基因(N)的分子特征及其原核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参照GenBank中的TGEV全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扩增TGEV福建(FJ)分离株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GEV-FJ株N基因全长1149bp,编码382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Q700302),与国内外23株TGEVN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氨基酸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N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5.4%~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6.1%~100%。TGEV-FJ株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约为68kD,与预期分子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TGEV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条带;以纯化的重组TGEVN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送检20份猪(Sus scrofa)TGEV阳性血清样本中检出16份阳性结果、10份阴性血清样本中检出9份阴性结果。利用纯化的TGEV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了1株特异性好并能稳定分泌抗TGE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27),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单抗能特异性识别TGEV全病毒抗原。TGE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为建立TGEV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TGEV-福建(Fujian)分离株 核衣壳蛋白 N基因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的SCAR标记及其PCR检测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快速、灵敏的PCR早期检测技术,以S380为引物,对稻曲病菌和其它参试病原菌的DNA进行RAPD-PCR扩增。稻曲病菌RAPD特异片段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后,根据序列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特异性SCAR引物US-SF(5'-TCGCCTCAGACCTCAATC-3')/US-SR(5'-GAGCCTCAAATGCCTTCC-3')和巢式PCR引物US-NF(5'-AGCGTCTCCTGCAACCAC-3')/US-NR(5'-GAGCCTCAAATGCCTTCC-3')。利用引物US-SF/US-SR通过常规PCR对供试稻曲病菌均可扩增出1条大小约257 bp的清晰条带,对其它植物病原菌DNA的PCR产物均无扩增条带,最低可检测到1 pg/μL的病菌基因组DNA;而利用引物US-SF/US-SR和US-NF/US-NR通过巢式PCR可从10 fg/μL的病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条大小约210 bp的特异性条带。试验表明,巢式PCR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提高了100倍,且巢式PCR可从接菌的水稻幼颖和自然感染的谷粒中检测出稻曲病菌。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菌 RAPD特异片段 SCAR标记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兰胶孢炭疽菌ITS序列分析及其PCR快速检测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炭疽病是建兰的重要病害。为建立快速检测该病原菌的方法,以ITS1/ITS4为引物,对15个建兰胶孢炭疽菌的ITS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将测定的序列与炭疽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CF1/CR1,并通过常规和巢式PCR对建兰胶孢炭疽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5个菌株中有13个菌株ITS序列与该菌的模式种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而另外2个菌株相似性则为86%;供试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2个不同的分支;引物CF1/CR1通过常规PCR可从1 ng的建兰胶孢炭疽菌基因组DNA中扩增到目的条带,而利用引物ITS1/ITS4和CF1/CR1通过巢式PCR可从1 pg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目的条带,即巢式PCR反应检测灵敏度较常规PCR至少高1000倍。研究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法可从自然感病的建兰叶片组织中检测到胶孢炭疽菌。

关键词: 建兰 胶孢炭疽菌 ITS分析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病型甘薯新品种‘福薯14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福薯1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优质、高产、广适型甘薯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定向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优质、中高产、抗病性好及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提供国家甘薯南方组区试,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该品种鲜薯食用品质优于‘金山57',对南方薯区主要病害蔓割病和薯瘟病抗性分别达到高抗和中抗水平。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抗病育种 品种比较试验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CS16抑菌活性与胞外产物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通过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S16菌株的抑菌活性,对其胞外代谢物活性与成分进行分析,以期开发有效的生防菌剂。结果表明:CS16菌株对多株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病原细菌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CS16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509.58 U/mL、7 198.71 U/mL和1 853.68 U/mL;其发酵液经酸沉淀所得粗提物可明显抑制香蕉枯萎病菌丝生长,最小抑菌浓度为0.062 5 mg/mL;利用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正相硅胶柱分离纯化获得较纯的抑菌物质,经薄层层析和HPLC定性分析,初步认为其胞外抑菌物质中含有Iturin A。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脂肽 分离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rDNAITS区序列分析及鉴别

中草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关键词: 分子鉴定 孩儿参 ITS序列 序列分析 种质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