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选308与铁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新选308和铁观音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富集其香气物质和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选308的酯类组分(13.35%)、酮类组分(7.98%)和烯烃类(35.97%)比铁观音乌龙茶香气高,其他组分包括醇类、醛类、烷烃类、杂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均比铁观音低。新选308的主要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19.25%)、α-法呢烯(16.17%)、吲哚(13.1%)、反-β-罗勒烯(6.42%)、2-甲基-6-亚甲基-1,7-辛二烯-3-酮(4.39%)、己酸叶醇酯(3.8%)、α-香柑油烯(3.3%)、顺-茉莉酮(2.03%)、壬醛(1.94%)、苯乙醛(1.28%)、苯乙腈(1.24%)、己酸己酯(1.22%)、水杨酸甲酯(0.92%)等;通过对其感官审评比较,发现两种茶的感官评分相近,但两品种(系)所制乌龙茶呈现各自的品种香型,新选308所制乌龙茶香气似茉莉花香,而铁观音音韵显。
关键词: 新选308 铁观音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普分析


不同限饲技术对樱桃谷肉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定肉种鸭在育成期合适的限制饲养方法,试验选取10周龄的樱桃谷肉种鸭母鸭800只,随机分成4组(T1~T4),分别以4种不同的限饲方式进行限饲至20周龄。测定不同限饲方式对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生长性能、产蛋期产蛋性能和孵化水平的影响。通过综合比较,从中筛选出较为理想的樱桃谷肉种鸭的限饲方式。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樱桃谷肉种鸭20周龄的平均体重以T3、T4组较好,且其整个时期的生长曲线与樱桃谷肉种鸭的标准体重曲线相接近,而T2组严重偏离樱桃谷肉种鸭的标准体重曲线;(2)产蛋性能:T3、T4组开产较早,50周龄入舍鸭的平均产蛋量最高,分别为140.20枚/只、140.60枚/只,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T3、T4组产蛋高峰期的持续时间也比其他两组长;(3)孵化指标:限饲各组的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经济成本核算:据成本计算以T4组平均每只肉种鸭限饲时投入的饲料成本最低。综上表明:T4组为樱桃谷肉种鸭育成期最为理想的限饲方式。


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小生境类型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州西南部典型喀斯特山区花椒林下不同小生境类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小生境类别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与一般土壤相比,石坑和石沟小生境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基质底物诱导呼吸量增加明显,并体现出良好的正向累积效应,而石洞、石缝和石槽则相反;土壤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变幅范围在12.61%~15.73%之间,以石槽最高,石沟次之,一般土壤最低;不同小生境类型下,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为主,<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极为低下,不足5%。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基质诱导呼吸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次之,其通径系数分别可达1.530和0.869。总体上,花椒林下小生境可划分沟坑型、一般土及槽缝型三类,与槽缝型相比,沟坑型生境类型土壤有机碳、底物诱导呼吸、全氮、碱解氮、活性有机碳分别可高出73.38%、110.26%、37.01%、44.44%和59.73%。沟坑型小生境对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喀斯特小生境 花椒林 土壤有机碳 基质诱导呼吸 冗余分析


蓟马锉吸胁迫对垂叶榕叶片表面超微结构及其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蓟马锉吸胁迫对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叶片的表面超微结构及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蓟马危害垂叶榕不同等级叶片为对象,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表面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检测了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垂叶榕叶片受蓟马锉吸为害后,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蜡质层破裂,表皮细胞损伤,气孔功能渐失,影响叶片功能与整体观感。蓟马锉吸胁迫因子对垂叶榕叶片蛋白质含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各危害等级处理叶片两两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不同。与0级叶片相比,锉吸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级叶片中下降最快,随后蛋白质含量下降明显变缓,甚至在危害最重的4级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出现了小幅提高。氨基酸中有蓟马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9种和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NEAA)8种。在同一危害等级叶片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可划分为3个层级,但它们含量排序相对稳定;在不同危害等级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随叶片危害等级的提高而变化,两者紧密关联。TAA(总氨基酸total amino acids),EAA和NEAA含量均随蓟马危害等级的提高而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2级和3级叶片中的降幅明显;17种氨基酸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部分随危害叶片等级的提高而下降,2级叶片中降幅最大,Arg,Lys和Met3种EAA与Asp,Cys,Ser和Tyr4种NEAA则不同,在某些等级叶片中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本研究可为定量描述蓟马对垂叶榕叶片功能效益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蓟马 垂叶榕 锉吸胁迫 叶片表面结构 蛋白质含量 氨基酸含量


青枯雷尔氏菌生防芽胞杆菌的快速筛选及其鉴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福建省长泰市采集土壤样本中筛选到了1株对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菌株具有强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其编号为菌株FJAT-B。抑菌圈试验表明该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较稳定的抑菌效果。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和ITS鉴定及全细胞脂肪酸分析表明该生防芽胞杆菌FJAT-B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生防菌的最佳生长pH为7~8,培养36 h达到对数生长期,生长量随着盐浓度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


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麻羽肉鸡22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3种日粮。对照组1~28日龄和29~56日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和18%的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喂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的低蛋白质日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将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1~28日龄、29~56日龄及1~56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56日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尿酸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8日龄及29~56日龄试验Ⅰ、Ⅱ组粪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98%、11.23%及8.09%、11.88%,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2个百分点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粪氮含量。
关键词: 麻羽肉鸡 低蛋白质日粮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粪氮含量


6种嘧茵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CSCD
摘要: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延缓病原茵对嘧茵酯抗药性的产生,开展了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问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氟酰胺·嘧茵酯水分散粒剂、75%甲硫·嘧茵酯水分散粒剂、75%戊唑醇·嘧茵酯水分散粒剂和32%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种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高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5%井岗霉素水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2.50%~86.68%、73.87%~85.33%、73.20%~84.75%和73.71%~82.63%.


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草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南方种植较普遍的多花黑麦草‘美克斯’和‘海克里斯’为供体试验材料,以杂草猪殃殃为受体材料,探讨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的化感潜力及分析主要化感物质成分(GC-MS鉴定)。结果表明,2个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对猪殃殃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大小的影响与质量分数呈负相关,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美克斯对猪殃殃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海克里斯,美克斯对受体种子发芽抑制率为-0.55,海克里斯的为-0.51;2个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对猪殃殃幼苗生长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在10.0%时的综合抑制率最高,其次为7.5%,再次为5.0%;相同质量分数下不同品种间以美克斯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海克里斯;美克斯根系浸提液中的化感物质包括12类,与抑制作用相关的酚酸类物质占主要成分,包括苯酚类和酸类物质。海克里斯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中,脂肪族化合物占主要成分,包括草酸、甲醇、乙醇和丁醇类。


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谷优5388
《杂交水稻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优538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谷丰A与新育成的恢复系福恢538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全生育期123~151 d,株型适中,剑叶挺直,成穗率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于2012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