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的克隆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基因全长2 007bp,编码668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所测5株不同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基因相似度在98%以上,对应氨基酸相似度在97%以上。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该酶主要以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为主,只有少数的β转角;推测该酶有16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区域、8个糖基化位点。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副猪嗜血杆菌免疫机理、表位疫苗设计等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神经氨酸酶 二级结构 B细胞抗原表位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均匀设计优化猕猴桃SRAP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设计对影响猕猴桃SRAP-PCR体系的5种因素(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进行5因素5水平和5因素3水平的两轮优化,建立猕猴桃SRAP-PCR的最佳体系(25μL):Mg2+2.50 mmol·L-1,dNTPs 0.25 mmol·L-1,引物0.2μmol·L-1,Taq DNA聚合酶1.25 U,模板DNA 150 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5℃复性1 min,72℃延伸1 min,5个循环;94℃变性1 min,53℃复性1 min,72℃延伸1 min,33个循环,72℃延伸10 min.

关键词: 猕猴桃 SRAP 均匀设计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区芦笋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是药食兼用的功能型高档蔬菜,营养全面均衡,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具有抗癌、降血脂等保健功能。芦笋在热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阐述生产现状基础上,从品种、栽培管理、科研、市场和营销加工等方面分析热区芦笋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为热区芦笋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促进热区芦笋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热区 芦笋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稻轮作对菜田氮、磷利用特性和富集状况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菜田氮、磷污染治理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化肥利用率。本研究开展了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e)-早稻轮作中不同氮、磷肥用量的3年定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济施肥量为四季豆N 155kg/hm2和P2O579 kg/hm2、瓢瓜N 247 kg/hm2和P2O5130 kg/hm2,早稻不施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施肥处理,净增收比其他氮、磷水平提高1.6%~46.8%,氮肥利用率从四季豆和瓢瓜连作的45.1%提高到四季豆-瓢瓜-早稻轮作的65.6%,磷肥利用率则从17.9%提高到26.5%。四季豆-瓢瓜-早稻轮作的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四季豆和瓢瓜连作的27.5%和87.0%,为基础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的63.7%和93.9%。养分吸收特性分析表明,四季豆的氮、磷最大吸收速率分别是早稻的25.1倍和2.5倍,瓢瓜则分别是早稻的18.4倍和1.2倍;四季豆的氮、磷最大吸收量分别是早稻的1.7倍和2.2倍,瓢瓜则分别是早稻的2.5倍和1.9倍。因此,菜-稻轮作体系利用了蔬菜和水稻在氮、磷吸收强度上的差异,较蔬菜连作促进了氮、磷高效利用,从而削减菜田过高的氮、磷富集,降低了土壤氮、磷流失潜力。

关键词: 蔬菜 早稻 轮作 氮磷 利用率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杏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初探

微生物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银杏(Ginkgo biloba)茎叶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及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并用平板对扣法测定其中一株防治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辣椒疫霉菌生长的影响。通过生防菌液和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辣椒果测定该菌株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生防菌株。【结果】从银杏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9株内生细菌。平板对峙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菌株W5对供试的辣椒疫霉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荔枝酸腐菌(Geotrichum candidum)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疫霉菌、稻瘟病菌和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率分别为88.9%、86.3%和90.2%。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明显抑制辣椒疫霉菌菌丝的生长。对辣椒采后果疫病的防治效果表明,先喷雾接种W5菌悬液24 h后再接种辣椒疫霉病菌孢子悬浮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可将辣椒果的保鲜期延长2 3 d。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获得了一株对植物病原菌物有良好防治效果的银杏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W5,对辣椒采后果疫病及其他病原真菌的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银杏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挥发性物质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业源甲烷排放估算及其特征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领域的稻田和畜禽养殖是温室气体甲烷(CH4)的重要排放源,估算省级农业源甲烷的排放量,并分析其排放特征,对进一步提出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在技术经济上可行的减排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建省农业活动水平数据,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估算了1991—2010年福建省农业源CH4排放量。结果表明:(1)1991—1995、1996—2000、2001—2005、2006—2010年间福建省农业源CH4年平均排放量分别为46.50×104、44.38×104、37.87×104、33.12×104t,呈降低趋势。其中,稻田CH4排放的贡献较大,4个时期年平均排放量分别为31.11×104、29.49×104、22.16×104、18.80×104t,占全省农业源CH4排放总量的56.76%~66.90%;而反刍动物肠道发酵和畜禽粪便管理的CH4排放量在20年间的变化不明显,分别为6.27×104~10.31×104t和4.95×104~7.20×104t。(2)2010年,福建省农业源CH4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龙岩市、南平市和三明市,占全省农业源CH4排放总量的51%;稻田CH4排放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占全省稻田CH4排放总量的56%,应优先考虑削减这些地区的稻田CH4排放;畜禽CH4排放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龙岩市、漳州市和泉州市,占全省畜禽CH4排放总量的52%,应优先考虑削减这些地区的畜禽CH4排放。近20年福建省农业源CH4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水稻播种面积的逐年减少,未来农业源CH4排放下降速度可能会放慢,因此控制水稻CH4排放的重点应放在灌溉管理、施肥管理、稻谷品种选择等方面;而控制畜禽CH4排放的关键是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推进规模养殖,使畜禽品种、饲养技术和畜禽排泄物处理设施得到改进,提升单位畜禽饲养量的畜产品产出量,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有针对性地制定福建农业CH4排放控制政策和对策措施,降低农业源CH4排放量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甲烷 温室气体 农业 稻田 畜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低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溶液中低浓度5-氨基乙酰丙酸的方法,填补了低浓度ALA的HPLC法检测的空白。使用Agilent SB-C18型色谱柱(250mm×4.6mmi.d.,5μm),以50mM甲醇-醋酸钠缓冲溶液(pH4.0)洗脱,流速为1mL/min,柱温30℃,254nm波长下检测10min。在此条件下,5-氨基乙酰丙酸在浓度为1~1000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在0.9999以上。发酵液产物的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101.7%。将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相比,符合较好。测试数据表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对于低浓度的ALA测定效果良好。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 低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噬菌体RAP44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的电镜观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噬菌体RAP44对鸭疫里默氏菌的侵染及裂解过程,本研究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噬菌体RAP44头部外廓呈六边形,平均直径约60nm,尾长约210nm,尾宽约8nm。RAP44与宿主菌混合后,5min内即能通过尾丝吸附于鸭疫里默氏菌的中部,开始感染过程;40min后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本研究为噬菌体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治疗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 噬菌体 鸭疫里默氏菌 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小花型蝴蝶兰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形态与SRAP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3 CSCD

摘要:采用形态学标记与SRAP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31个中小花型蝴蝶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其中SRAP标记中,筛选出的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0条谱带,其中130条为多态性(85.0%);各种质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6~1.0,平均为0.66。聚类分析表明,形态学标记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SRAP标记将其划分为2大类群,同时SRAP标记聚类结果中发现种质Ph-R317与Ph-R318为同一品系。两种标记聚类结果并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互补的作用。

关键词: 中小花型蝴蝶兰 SRAP 形态学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菌产孢培养基及诱导方法筛选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培养基和诱导方法。通过计算游动孢子数量,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诱导方法对辣椒疫霉菌产生孢子囊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A培养基最适合孢子囊的产生,孢子囊密度为5.68×102/cm2,其次为RA培养基,PDA、BA和LA最不适合孢子囊的产生。采用创伤接种法,将辣椒疫霉菌菌丝体接种于20 d大小的黄瓜果实上,于28℃,24 h光照培养4 d后,黄瓜接种部位可产生病斑,病斑及周围产生密集菌丝,病斑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其产孢量为1.35×104/cm2,而同样接种方法的甜椒果实上所产生的孢子囊数量较少或不产生。不同诱导方法比较显示,日光照射受伤菌丝所产生的孢子囊数量高于菌丝块水培法。研究结果表明,CA培养基、创伤接种黄瓜果实和日光照射受伤菌丝适宜辣椒疫霉菌孢子囊的产生。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疫霉菌 孢子囊 产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