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麸皮曲鱼酱油的制备及品质分析

中国调味品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麸皮曲混合绞碎鱼肉发酵制备鱼酱油,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麸皮曲鱼酱油含氨基酸态氮0.64g/dL,总酸0.67g/dL,还原糖1.56g/dL,总游离氨基酸51.427g/L,其中鲜味氨基酸占24.05%,甜味氨基酸占42.51%,苦味氨基酸占33.44%;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双色谱柱定性技术鉴定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香气活性值(OAV)确定其关键香气物质为异戊醛(麦芽香,1093)、异戊醇(苹果香,59.34)、3-甲硫基丙醛(烤土豆香,40.96)、苯乙醛(花香、甜香,7.48)、1-辛烯-3-醇(蘑菇味,5.38)、壬醛(青香、鱼腥味,5.35)、二甲基三硫(洋葱味,4.5)、葵醛(脂肪味,3.9)和正己醇(青香,1.86)。

关键词: 鱼酱油 品质分析 游离氨基酸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模内蒸制工艺的青砖茶品质与成型压力作用机理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以质量130 g精品青砖茶为例,采用不同成型压力制作样品。样品的外观感官分析结果显示当砖面承受压力大于6 MPa,茶砖外形较好,随着压力进一步加大,成型效果进一步优化。外观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五种不同处理下成品砖外观区分显著;化学成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成型压力增大,成品砖的总体水浸出物呈升高趋势,在18 MPa出现拐点,儿茶素含量与压力大小关系不显著。综合结果表明青砖茶较优成型压力为12 MPa。研究为青砖茶为成型模具设计和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砖茶 成型压力 品质 模内蒸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客观分析了湖北省当前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出了制约当前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从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体系、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新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助力推进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湖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关键词: 湖北省 农业科技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6A甲基化在猪中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中一种高丰度表观转录组学修饰.m~6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修饰水平受到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活性的动态调控.鉴定RNA甲基化修饰酶及研发其转录组水平高通量检测技术,是揭示RNA化学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和功能规律的基础.随着m~6A修饰检测和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单碱基分辨率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多种m~6A修饰相关的调控蛋白被鉴定,其调控的生物学功能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解析.主要综述了m~6A修饰的特征、检测技术、生物学功能及在猪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未来研究m~6A在猪的遗传育种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m~6A 特征 检测技术 生物学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的严谨反应研究进展

湖北畜牧兽医 2019

摘要:从严谨反应的发生及其分子机制,严谨反应影响的生理活动等进行了介绍,并以重要病原菌单增李斯特菌、链球菌等为例,阐述了严谨反应对细菌生长、代谢、致病性等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解析病原菌的环境适应与致病机制及开发新型药物靶标提供帮助。

关键词: 细菌 严谨反应 (p)ppGpp信号分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随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随县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随县农业人口较多,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地方品种基本消失,地方特色野生资源较多,但是资源利用率不高.针对随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种质资源和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对策.

关键词: 随县 农作物资源 普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karamine类生物碱——一类具有新颖杀虫机制的天然吲哚化合物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摘要:Okaramine类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新颖杀虫机制的天然吲哚化合物,其产生菌主要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的某些真菌。目前已经发现20多个Okaramine类生物碱的衍生物,大部分Okaramine类生物碱衍生物具有杀虫活性,但其中以Okaramine B的杀虫活性最强。构效关系研究表明,Okaramine类生物碱的杀虫活性与氮杂环丁烷结构、氮杂环辛烷结构及C环上的甲氧基与杀虫活性高度相关。Okaramine类生物碱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的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通过基因组挖掘、基因缺失突变、基因失活及异源表达,发现Okaramine类生物碱在真菌中的合成以色氨酸为起始单元,并在一系列成簇排列的生物合成基因的产物,包括非核糖体肽类合成酶、核黄素依赖单加氧酶、异戊烯转移酶、P450单加氧酶、α-酮戊二酸依赖双加氧酶及甲基转移酶等的作用下,合成了结构丰富多样的类似物。

关键词: Okaramine 产生菌 杀虫活性 构效关系 作用机制 生物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广适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E两优121的选育与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E两优121系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E农1S和R121配组育成的高产广适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E农1S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稻瘟病两系籼型不育系,R121是本所育成的两系恢复系,具有茎秆粗壮、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花粉量足、配合力好、熟相佳等特点.该品种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一季中稻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熟期适宜、耐热性较强、广适性好等特点,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091.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E两优12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月季品种表型性状分析与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60个现代月季(Rosa spp.)品种的11个表型性状指标,探明各表型性状在月季品种中的变异规律、遗传多样性特点以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优的评价指标和算法,为月季品种合理聚类提供参考。【方法】以田间栽培的60个现代月季品种的11个表型性状为研究对象,用SPSS19.0和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分析各性状数据在月季品种中的变异指数与Shannon-Wiener遗传多样性指数,并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与各主成分得分,利用得分结果为各月季品种分组。【结果】表型性状统计结果显示,供试月季资源以直立型和扩张型灌木为主,分别占总资源的53%和35%;月季成熟叶片的小叶数以5片为主,占总资源的68%。60个月季品种的平均全叶长11.6 cm,顶小叶宽3.2 cm,节间距长3.6 cm,花朵平均直径7.6 cm,各数量指标的品种间变异系数范围在21%—25%,变异幅度不大。月季花色以纯色为主,占总数的82%,其中紫色、黄色居多;能抽生多花头持续开花的品种占总数的65%,花朵形状以包子型和杯型为主,分别占总资源的33%和32%。月季花朵衰老时的主要方式为花朵落瓣和枝头枯萎,分别占总资源的47%和43%。各指标的遗传多样性系数变化范围在0.62—3.73,其中有8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1以上,最高为全叶长,最低为小叶数。定性性状中花色的遗传多样性系数最高。月季品种的全叶长与顶小叶宽,节间距与全叶长、顶小叶宽成极显著正相关,花头数与节间距成极显著负相关;月季花朵衰老方式与株形显著正相关,花头数与小叶数、花型成显著正相关,与花朵直径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指标可以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各主成分因子分别主要代表叶型、花型、花头数、花瓣数及花朵衰老方式等指标变量。此4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63.28%,其中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21.1%。基于主成分综合得分和各主成分得分对60个月季品种进行聚类分组,各品种主成分综合得分范围为-1.878—1.522,根据得分可以将月季品种划分成4个群组,各群组分别由8、36、15、1个品种代表,各群组均体现了月季品种在田间的综合表现。【结论】现代月季花色和叶部性状指标丰富多样,部分花形态指标与叶形态或生长形态显著相关,这些结论有助于推进月季育种和筛选应用。研究中筛选出的4个主成分指标以及品种聚类为保存和应用现有月季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月季 变异系数 表型多样性 相关性 主成分综合得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试验

中国瓜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叶斑病病原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而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蔬菜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重点实验室保存的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为材料,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并在室内对11种药剂进行筛选。链格孢(Altezaria alternata)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5℃;适宜pH范围为8~10;最佳氮源为酵母浸出物,最佳碳源为甘露醇;稀释1 000倍的60%苯醚甲环哩水分散粒剂和稀释2 000倍的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该病原菌抑制率达50%以上。综合以上结果,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适宜在弱碱性和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下生长,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和苯甲嘧菌酯作为田间防治药剂。

关键词: 明日叶 叶斑病 链格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