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性状表现分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9
摘要:新疆棉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植棉生产基地,通过对棉花品种区试表现进行分析,对新疆早熟、优质、丰产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了新疆早熟棉花区域试验中8个区试点16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表现,结果显示,16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均在123d以内,马克隆值为4.1~5.0,有14个参试品种达到双30标准(纤维长度≥30cm,比强度≥30cN/tex),其中5个品种的皮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参试品种ZQB17-1、ZQB17-7、ZQB17-9、ZQB17-16的皮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衣分≥41.4%,纤维长度>31cm、比强度>31cN/tex,兼具早熟、优质、丰产的特点,可进一步检验其性状表现的稳定性,为高产、优质新品种育成提供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现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理念、切实做好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采购和管理间的平衡、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账务处理、强化监督、降低管理风险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堆放时间和方式畜禽粪便氮素流失特征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通过模拟降雨方法,对自然条件下不同堆放时间的猪粪进行降雨冲刷试验,同时对比分析了秸秆、土壤、裸露3种覆盖条件下,降雨对自然堆放条件下猪粪中不同氮形态径流流失的影响及其面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猪粪的氮素流失与降雨量密切相关,不同堆放时间猪粪径流中的总氮、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新鲜猪粪堆放7 d和堆放30 d的猪粪径流中氮素浓度和流失强度均较高,腐熟猪粪(堆放90 d)和堆放60 d的猪粪相比,其氮素更易通过径流流失;猪粪中氮主要是以氨态氮的形式流失,氨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流失强度分别为78.1 g/t和54.9 g/t;覆盖处理能显著降低猪粪氮素的流失强度,且土壤覆盖处理优于秸秆覆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鲟鱼软骨硫酸软骨素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
《现代食品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鲟鱼软骨为原料,采取碱提-酶解-醇沉的方式提取硫酸软骨素后,采用普通粉碎、超微粉碎联合辐照技术分别对硫酸软骨素样品进行降解后,再利用离子色谱法、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硫酸软骨素的化学结构。单糖分析表明,粗样中的鼠李糖经超微粉碎加辐照共处理后含量从56.16%增加到59.31%,粗样中的葡萄糖醛酸经超微粉碎加辐照共处理后含量由33.69%降低到31.84%;而纯化样品中葡萄糖醛酸含88.77%。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硫酸软骨素经超微粉碎与辐照的共处理方式使硫酸软骨素的分子结构发生断裂即糖苷键的分裂及产生C=O基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普通粉碎及经超微和辐照降解共处理的硫酸软骨素均呈现4-硫酸软骨素和6-硫酸软骨素的典型特征。核磁共振分析得出经超微粉碎和辐照的处理使硫酸软骨素上的乙酰半乳糖胺和葡萄糖质子信号增强,且推测鲟鱼硫酸软骨素包含GlcA (β1→3) GalNAc-4SO_3和GlcA (β1→3) GalNAc-6SO_3重复单元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梨育种技术及其发展
《南方农业 》 2019
摘要:我国是梨属植物中心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梨生产国,梨生产面积居世界首位,收获面积占全世界的70%。梨树种植产业是我国很多地方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育种技术研究是促进果木产业发展的基础。基于此,从梨种质资源分布现状、梨育种目标及梨育种技术等方面对我国梨育种技术研究进行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及性能参数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选取泌乳牛、育成牛、犊牛3个阶段牛各5头,采用全量测定法,记录3 d的24 h个体粪、尿产生量,同时测定粪尿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泌乳牛、育成牛、犊牛日均产粪量分别为10.89、18.57、40.17 kg,日均产尿量分别为2.42、3.32、4.18 kg;3个阶段牛粪含水率、全氮、全磷、有机质分别在82.18%~83.26%、2.37%~2.62%、0.48%~0.65%、77.23%~87.14%;3个阶段牛尿液COD、氨氮、全氮、全磷分别在22 033.22~38602.97、1 418.98~3 740.27、2 975.00~7 071.43、133.10~194.58 mg/L,pH、盐度分别在8.91~8.96、18.53~19.3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西省广昌县子莲生产和施肥中存在问题与技术对策
《中国蔬菜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进村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详尽调查了江西省广昌县6个主要乡镇子莲生产和施肥现状。结果表明,在当前生产管理条件下,广昌县子莲平均产量1 074 kg·hm~(-2),不同乡镇产量水平的差异主要与子莲种植方式和品种有关,其中种植方式的影响比品种更大。目前广泛推广的太空莲36号和建选17号平均产量分别为1 188 kg·hm~(-2)和1 007 kg·hm~(-2),不到其产量潜力的85%。病虫害、连作障碍、施肥不当、不良天气、品种退化、水源等是子莲产量偏低的重要因素。针对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重施有机肥、合理调控氮磷钾施肥总量、施用碱性肥料、补充钙镁硼硅等中微量和有益元素肥料、合理把握施肥时期和方法等技术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