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7853条记录
饲料脂肪水平对血鹦鹉鱼吸收虾青素效果、 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血鹦鹉鱼(Vieja synspila♀ ×Amphilophus citrinellus♂)增色期饲料脂肪水平对其生长、免疫力和吸收虾青素的效果,选取540尾血鹦鹉鱼随机分为6组,投喂虾青素为4‰而脂肪添加水平分别为2.93%(对照组)、5.90%、8.89%、11.91%、14.94%、17.92%的饲料60 d.结果显示:1)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血鹦鹉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饲料脂肪水平为11.91%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体色的红值(a*)、黄值(b*)和组织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体表红值(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脂肪添加水平为14.94%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值(b*)在11.91%组达到最大值,与14.94%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体色亮度值L值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游离脂肪酸(NEFA)在14.94%组达到最低值,并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总蛋白(TP)在11.9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TBA)和血清总胆固醇(TCHO)含量分别在11.91%组和14.94%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在一定虾青素含量的饲料中,适量添加脂肪可提高血鹦鹉鱼的生长性能、有效改善虾青素的吸收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过高的脂肪水平则对虾青素吸收无益.综合分析各指标,推荐血鹦鹉鱼着色饲料(4‰虾青素)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11.91%~14.94%.

关键词: 血鹦鹉鱼;饲料脂肪水平;体色;血清生化指标;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咸干鲅鱼自然风干过程风味物质变化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

摘要:为探究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咸干鲅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的风味形成规律,对咸干鲅鱼自然风干不同阶段的水分含量、肌肉硬度值、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以及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鲅鱼自然风干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减少,肌肉硬度值增大,逐渐形成肉质柔韧、富有嚼劲的特有口感.游离氨基酸总量在风干前期显著降低,风干后期有所升高.呈味核苷酸以GMP为主,在风干过程中由53.35 mg/100 g增加至162.12 mg/100 g.鲜虾的味精当量为9.59 g MSG/100 g,风干12 d时达到11.41g MSG/100 g.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咸干鲅鱼风干过程气味发生明显变化.鲜鱼中的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少,风干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增加,且以酯类、醇类及醛类为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3-甲基-1-丁醇和2-甲基丁醇等,赋予咸干鲅鱼丰富的特征风味.研究结果可以为咸干鲅鱼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咸干鲅鱼;风干;挥发性成分;味精当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拉德反应改良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熬煮液风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罗非鱼熬煮液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具有海鲜风味的产物.以低分子质量香味中间体、褐变程度、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木糖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pH值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美拉德反应工艺最佳参数为:木糖添加量2.0%,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120℃,初始pH值6.5,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所得感官评分为(25.6±0.33),反应产物具有浓郁的海鲜风味;美拉德反应后苦味氨基酸含量减少,鲜味及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挥发性成分中呈肉香味的醛类、醇类、酮类物质、呋喃、吡嗪等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改善了罗非鱼熬煮液单一的风味.

关键词: 罗非鱼;加工副产物;美拉德反应;氨基酸分析;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共享下科研院所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分析及防范

西部财会 2022

摘要:近年来,部分科研院所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对信息化立项进行了有益尝试,建立了财务云,实现了部分财务功能的云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科研院所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内控风险。但科研院所在实施财务云的进程中,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科研院所信息一旦泄露或被篡改,将会给科研院所带来极大的危害。剖析云共享下科研院所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 科研院所 财务云 云共享 财务信息系统 安全防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永乐环礁和美济礁灰鹦嘴鱼繁殖生物学特征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灰鹦嘴鱼(Chlorurussordidus)是一种先雌后雄的性逆转鱼类,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具有较高丰度,具有产卵集聚特性,易被过度捕捞。为了深入了解灰鹦嘴鱼的繁殖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团队于2020年7月和2021年4月以潜水捕捞作业的方式从永乐环礁和美济礁采集样本,速冻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解剖与分析,对灰鹦嘴鱼的体长及体重特征、性比、性逆转体长、成熟系数、卵径特征和繁殖力等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一珊瑚礁特色鱼类。研究结果表明,灰鹦嘴鱼雄性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雌性,永乐环礁和美济礁样本的体长-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分别为W=9.67×10–5×L2.809和W=7.27×10-5×L2.877。永乐环礁和美济礁雌雄性比差异显著,分别为1.33∶1和6.33∶1;永乐环礁50%性逆转体长较美济礁为小,分别为151.60mm和174.37mm;两地雌性性腺Ⅲ和Ⅳ期的成熟系数差异不显著,永乐环礁分别为1.74±1.07和2.87±0.56,美济礁分别为1.86±1.12和2.77±1.12;卵径频率分布均为连续分布型,证实灰鹦嘴鱼为典型的分批繁殖鱼类;美济礁的繁殖力及体长和体重的相对繁殖力均显著大于永乐环礁(P<0.05),美济礁的繁殖力及体长和体重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82941±42544)eggs、(545.59±274.24)eggs/mm和(693.52±332.85)eggs/g,永乐环礁分别为53540±45449)eggs、 328.20±212.69)eggs/mm和442.80±167.44)eggs/g;美济礁的繁殖力与体长及体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永乐环礁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捕捞压力使灰鹦嘴鱼的基础生物学特征产生明显的可塑性变化,特别是性比和繁殖力,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鱼类可塑性研究提供基础参考,同时也为岛礁的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 灰鹦嘴鱼 珊瑚礁 性比 繁殖力 可塑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姜辣素及其复合制剂对高温下加州鲈鱼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目的]研究植物提取物姜辣素及其与牛磺酸的复合制剂对高温下加州鲈鱼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当水温为30~33℃时,采用3.0 mg/L的姜辣素及其与牛磺酸的复合制剂水体泼洒,每2 d使用1次,连续10 d;按0.1%的添加量将其添加到加州鲈鱼饲料中,每天投喂2次,连续喂养20 d.采集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样本,采用比色法测定其肝脏和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当水温为30~33℃时,与10 d相比,加州鲈鱼养殖20 d时其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有所下降,而MDA含量有所上升.采用姜辣素、姜辣素+牛磺酸复合制剂水体泼洒10 d后,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有所上升,而MDA含量有所下降.饲料投喂20 d后,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应激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MDA含量则显著下降.[结论]水体泼洒或饲料投喂姜辣素及姜辣素+牛磺酸复合制剂均可以有效提高加州鲈鱼的抗氧化应激能力,饲料投喂方式较水体泼洒方式更加有效,姜辣素+牛磺酸复合制剂比姜辣素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姜辣素;牛磺酸;高温;加州鲈鱼;抗氧化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微卫星标记对6个花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中国不同地理群体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遗传结构,从花鲈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中国沿海地区(天津、长岛、青岛、上海、厦门和北海)6个花鲈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1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7个微卫星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6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为3.9091~4.636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2934~2.7735,观测杂合度(Ho)为0.3913~0.4568,期望杂合度(He)为0.5051~0.566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888~0.5189.青岛、上海和北海群体具有高度多态性,其余群体为中度多态性.上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长岛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6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226~0.0552,其中天津群体和北海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最大,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基因流(Nm)为4.2766~11.2208,6个群体间的基因交流频繁;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1%,群体间变异占9%.基于个体归类的聚类分析显示6个群体的花鲈个体均被划分到2个基因型类群中,无独立的基因型类群.UPMGA聚类树显示6个群体分为两支.

关键词: 花鲈;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白细胞介素12的p35a和p40c亚基在哈维氏弧菌感染下的表达和调控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海水养殖鱼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为研究对象,克隆了白细胞介素12(IL-12)的p35a亚基和p40c亚基的基因编码区序列,编码区长度分别为651bp和984 bp.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半滑舌鳎的p35a和p40c分别与其他鱼类对应的基因聚为一支.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p35a 与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相似性最高,p40c 与三棘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相似性最高,分别为52.04%和48.67%.组织表达分析显示,p35a在鳃、脑、心和卵巢中表达量较高,p40c在肝、脾、鳃和心中表达量较高.通过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实验,分析了半滑舌鳎p35a、p40c及其相关基因(ifn-γ和il-10)在哈维氏弧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p35a在脾中,48h表达显著上升(P<0.05),之后表达逐渐下降;在肝和肠中,72 h表达显著上升.p40c在脾、肝中,6h表达显著上升;在肾中,48h产生上调;在肠中,6h开始上调,并在48h上升至最高点.ifn-γ在肝和肠中,均在p35a表达上调之前显著升高,在脾中晚于p35a上调表达;il-10在肝、脾、肾、肠中表达趋势中均与p40c的表达趋势相反.将半滑舌鳎淋巴细胞过表达p35a和p40c基因后,检测了受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后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nf-β)等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p35a、p40c能够显著提高tnf-α在LPS刺激下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IL-12的p35a亚基和p40c亚基能够响应哈维氏弧菌对半滑舌鳎的刺激,过表达p35a、p40c能够通过诱导tnf-α基因的表达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结果可为IL-12作为半滑舌鳎抗哈维氏弧菌疫苗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免疫应答 白细胞介素12 哈维氏弧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三五"期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渔业领域获奖成果分析

中国水产 2022

摘要: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是农业领域的权威性部级科研奖励,本文介绍了“十三五”期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渔业领域获奖成果概况,并与“十二五”时期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在获奖数量、研究领域、完成单位、国家级奖励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十四五”相关奖励申报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美白对虾产业现状分析及新技术应用

科学养鱼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万夕和研究员:江苏南美白对虾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思考江苏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现状:产量30万吨,温棚15万只,精养池塘25万亩,鱼池套养模式30万~40万亩,“一产”产值150亿~180亿元,从业人员超10万人。目前的主要养殖模式可分为小棚养殖、大棚养殖、池塘精养、池塘混养、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高位池养殖、水库养殖、光伏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