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参数调整动态估测夏玉米生物量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如何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定量解析区域夏玉米生物量动态变化的热点问题,该文在沿东海岸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设置大田夏玉米生物量估测试验,在构建夏玉米生物量过程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对夏玉米多个生育阶段的生物量(指地上部生物量)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试验实测数据探讨利用实测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数据调整生物量模拟模型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夏玉米生物量过程模拟模型可以对夏玉米从出苗到灌浆期间的多个生育阶段生物量动态变化进行估测.出苗到拔节前的生长阶段,生物量积累主要来源于叶片形成,模拟模型可以对生物量进行有效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18.31 kg/hm~2,相对误差为3.35%.拔节到抽雄前的生长阶段,由于茎节伸长与节数增加,生物量积累加快,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较大.拔节初期生物量预测值为535.5 kg/hm~2,实测值为480 kg/hm~2,相对误差11.56%.抽雄前生物量预测值为7 036.46 kg/hm~2,实测值为5 794 kg/hm~2,相对误差21.44%.拔节到抽雄前生长阶段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MSE为825.94 kg/hm~2.经过模型参数调整,抽雄前生物量预测值为6 036 kg/hm~2,与实测值较为接近,RMSE为219.43 kg/hm~2,相对误差4.18%.利用参数调整后的模拟模型继续对抽雄到灌浆前生长期间生物量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灌浆期生物量预测值为11 156 kg/hm~2,实测值为10 785 kg/hm~2,相对误差3.44%,而参数调整前预测值为12 492 kg/hm~2,相对误差15.83%.在玉米拔节期进行模型参数调整,对拔节到抽雄和抽雄到灌浆2生长阶段的生物量预测效果较好.该研究可为县域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其动态变化预测提供参考,可辅助县域农业管理部门进行适时生产措施调整.

关键词: 作物模型 预测 生物量 夏玉米 模型调参 沿东海岸种植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9 CSCD

摘要:利用2012—2015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2013—2016年国家冬小麦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小麦新品种‘宁麦26’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宁麦26’平均穗数476. 6万/hm~2,穗粒数36. 7粒,千粒重41. 9 g,产量6 636. 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5928**、0. 3296**和0. 2497*。产量(Y)与穗数(X1)、穗粒数(X2)、千粒重(X3)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7 583. 99+11. 76X1+116. 44X2+103. 94X3。通径分析表明,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Py=0. 6426),其次是穗粒数(Py=0. 4309),千粒重的作用相对较小(Py=0. 3572)。‘宁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适宜群体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千粒重。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苏北地区设施蔬菜主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苏北地区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6%,属中等水平,但盐城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苏北地区的土壤pH平均值为7.2,但有34.2%土壤呈碱性,2.5%土壤呈酸性,淮安市的土壤碱化现象较为严重.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52.5 mg/kg、152.5 mg/kg、386.2 mg/kg,均存在过量积累现象,但不同城市土壤中3种养分积累程度不同.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土壤指标权重,结合隶属度计算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发现苏北地区的土壤综合肥力平均指数为0.5,处于中等水平,有25.2%的土壤综合肥力<0.4,即土壤肥力差.土壤速效钾为苏北地区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模糊数学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受FSL-1刺激后lncRNAs的鉴定与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n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RNA分子,在各种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猪单核源性巨噬细胞受FSL-1刺激后相关的lncRNA,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lncRNA进行了组装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FSL-1刺激成功地构建了细胞炎症模型,试验组与对照组共鉴定到1056个lncRNA转录本,其对应于831个基因座,这些lncRNA的平均长度为1643 bp,平均外显子数为2.4个.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有51个lncRNA上调表达,44个lncRNA下调表达.在上调lncRNA两侧相邻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病毒反应等通路,而在下调lncRNA两侧相邻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的通路较少,不参与上述通路.定量PCR结果显示挑选的4个lncRNA的差异倍数与RNA-Seq的结果相似,其中上调的lncRNA呈现一定的组织特异表达,而下调的lncRNA呈现多组织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FSL-1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lncRNA 单核源性巨噬细胞 FSL-1 炎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白首乌C21甾苷热回流提取工艺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白首乌中C21甾苷的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促进白首乌C21甾苷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年生滨乌一号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对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采用4因素3水平分析法对白首乌C21甾苷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建立了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Y)与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提取温度(C)和提取时间(D)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22.76+0.81A+0.85B+1.10C+1.44D+0.32AB–0.18AC+0.11AD+0.94BC+0.66BD+0.57CD–1.14A2–2.00B2–1.98C2–1.59D2.各因素对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影响效果的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及料液比与提取温度、料液比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的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热回流提取白首乌C21甾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17(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白首乌C21甾苷提取量为23.56±0.432 mg/g,与预测值(23.79 mg/g)接近.[结论]响应面优化的热回流提取工艺可有效提取白首乌C21甾苷,建立的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

关键词: 白首乌 C21甾苷 热回流提取 单因素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骆马湖夏季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评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骆马湖水质状况调查,明确水体理化指标分布特征,有助于城郊过水性湖泊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2017年夏季(6—8月)对骆马湖水体理化指标开展调查,分析水质现状和水体营养状态变化特征,并结合Piper三角图和等值线图法分析骆马湖理化指标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骆马湖透明度、ρ(DO)和pH值较1991—2014年平均水平无明显变化,但N、P和有机污染物浓度以及主要离子组成变化显著。骆马湖ρ(TN)、ρ(TP)及COD_(Mn)达V类水标准,大部分湖区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小部分湖区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湖区东北部主要离子组成由Ca~(2+)+HCO_3~-转变为Na~+(K~+)+HCO_3~-,其余湖区则转变为Na~+(K~+)+Cl~-。水体中HCO_3~-、Ca~(2+)、Mg~(2+)和PO_4~(3+)浓度以及pH、总碱度和总硬度等具有显著空间差异性(P<0.05)。骆马湖水质指标空间分布复杂, Ca~(2+)和Mg~(2+)浓度以及总碱度、总硬度呈现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特点,而TN、TP和叶绿素a浓度以及COD_(Mn)总体呈现北部高、东部低的特点。不同理化指标空间分布主要与入湖径流中污染物、湖泊内生产活动和湖泊净化能力有关,人类活动对骆马湖水质的干扰已不容忽视。

关键词: 城郊湖泊 理化指标 叶绿素a 营养状态 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广适性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广适性的内涵目前尚不明确,其筛选指标和鉴定方法也未见详细报道.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已在南方稻区广范围、大面积种植近二十年,是2002年以来种植面积遥居首位的杂交稻.在总结和分析与其广适性密切相关农艺特性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杂交水稻广适性的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适应性广,即适宜生长的地域特别是纬度范围较大,这需要品种感光性不强,并且对不同生态稻区主要病害有一定的抗性或耐性,另外还要求在不同生态稻区生长的株高、叶角等植株形态和稻米品质等重要性状(变幅)能符合当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要求;二是环境适应性好,即对各生态区的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温度和土壤水分、主要养分、盐度、pH)及其变化都能较好适应,对强弱光、高低温、水分胁迫、酸碱盐土等主要逆境有一定的耐受力,因播期、密度和肥料管理带来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影响也不大.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两优培九 广适性 农艺性状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热消毒设备处理西瓜重茬基质工艺优化及栽培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西瓜重茬基质再生利用障碍问题,降低基质栽培经济成本,该研究设计研发了一台利用导热油夹套加热,高温消毒处理重茬基质的设备.从节能和病原菌杀灭的角度,优化该设备的运行参数,获得重茬基质消毒技术.通过对再生基质栽培后西瓜枯萎病发病情况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调查,验证该技术在田间尺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西瓜基质栽培前后容重和孔隙度变化显著,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显著(P<0.05)下降33.0%、40.3%和33.5%,但仍在适宜栽培范围,再次利用需补充养分,而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增加是限制重茬基质再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利用该消毒设备对西瓜重茬基质消毒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单次进料量为3 m3,基质含水率为40%,高温(70℃)消毒2.0~2.5h.田间验证试验显示,连茬种植西瓜后,经消毒处理的重茬基质枯萎病发病率与新基质无差异,分析基质中病原菌数量发现,经过高温处理后重茬基质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新基质处理无差异,均显著低于未经消毒处理.此外,西瓜采收后的生长指标(植株干质量、单果质量和产量)均与新基质无差异.因此,基于导热油外加热的消毒设备处理西瓜重茬基质工艺达到了很好的灭菌效果,满足西瓜生产需求.整个工艺的经济成本为42.25~53.50元/m3,可以控制在新基质价格的6%以内.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基质 消毒 栽培 西瓜连作 高温灭菌 工艺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育种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作为重要的浆果类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小浆果生产的首位,业已成为我国效益最好的农业产业。栽培草莓选育始于19世纪初的英国,我国草莓育种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本文按照时间节点介绍了国内外草莓育种历程及代表性草莓品种。八倍体栽培草莓基因组中亚基因组间存在高度同源性,到目前为止未组装出较为完整的参考基因组;二倍体森林草莓基因组经过多次修订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和精密性。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草莓品质和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被开发,这些标记也被应用于草莓育种项目中,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我国草莓育种存在亲本遗传背景狭窄、育种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草莓育种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草莓 育种 品种 分子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饲草谷子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养分分布格局

中国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地区7个饲草谷子品种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穗、叶片和全株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张杂谷10号、张杂谷13号和大同37的茎秆、叶片和全株中粗蛋白质(CP)含量抽穗期显著高于灌浆期和成熟期(P<0.05);赤谷16、张杂谷16、豫谷18和衡饲1号的茎秆、穗和全株中CP含量灌浆期显著高于抽穗期和成熟期(P<0.05)。大同37的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灌浆期(P<0.05),其它6个品种茎秆中的WSC含量均为成熟期最高;穗中的WSC含量7个参试品种均为成熟期最低;叶中的WSC含量7个参试品种均为抽穗期最低。7个参试品种全株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为抽穗期最高。7个参试品种穗和全株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抽穗期显著高于成熟期(P<0.05)。综合分析表明,供试饲草谷子品种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穗、叶片和全株中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抽穗期张杂谷13号茎秆、穗及全株中的CP含量高于其它品种,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品质较好;灌浆期张杂谷16和豫谷18全株中CP含量高于其它品种,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品质较好。

关键词: 饲草谷子 生育期 养分分布格局 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