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共生复合微生物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兽医导刊 2018

摘要:有机废弃物是现今社会发展当中需要重点处理的内容,如何保证有效的处理,则成为了现今工作当中的重点.在本文中,将就共生复合微生物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共生复合微生物 有机废弃物处理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提高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东北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分析了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列举了影响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人员综合素质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人员综合素质的方法。

关键词: 农业科技情报 综合素质 现状 影响因素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早熟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362的选育

大豆科技 2018

摘要:大豆新品种吉育36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07年以吉育59为母本,以吉林28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高油、秆强、抗逆性强。2015—201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435.9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47增产10.1%。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10.3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47增产6.4%。适宜在吉林省中早熟东部地区种植。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吉育362 早熟 高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大豆新品种吉育11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科技 2018

摘要:吉育111是以吉林小粒6号为母本,以国外材料Denny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并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粒大豆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秆强、抗逆性强、高产、稳产,适合生产豆芽和加工纳豆。2016—2017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30.06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105增产7.6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01.40公斤/公顷,比对照吉育105增产9.96%。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域种植。

关键词: 小粒大豆 吉育111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科学实验 2018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随之取得长足进步,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严重冲击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以智慧农业为对象,分析了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并且探究了物联网在其中的应用架构.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农业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 2018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粮食问题,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近年来,我国财政改革不断深入,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角度出发,先阐述其必要性,然后结合当前现状,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科研单位 信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谈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

中国民商 2018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多数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管理机制依然很滞后和不够完善.从而不但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支持的能力.所以,目前急需我们来解决改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引种四棱豆栽培技术

吉林蔬菜 2018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四棱豆栽培技术的总结,阐述了四棱豆的生物学特性,吉林省的气候条件,四棱豆的育苗技术、直播方法,移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为四棱豆在吉林省种植及推广开避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吉林省 四棱豆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红花温光调控效应研究

高原农业 2018

摘要:针对西藏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需求、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西藏林芝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立足藏红花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条件要求,充分完善林芝地区藏红花栽培技术示范体系,带动和辐射企业和农牧民生产,有利促进林芝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于2016年在西藏农牧学院开展藏红花室内温光调控效应探究,设置不同处理水平梯度试验,以期揭示林芝藏红花的最佳栽培环境要素。结果表明:半光处理下,藏红花种球发霉率最低,该处理DT3梯度下藏红花种球开花率高达40%,花丝鲜重总产出最佳为115.08 g。为此,藏红花种球培养条件以半光处理下白/黑天温控为18℃/12℃为宜,该结果可为今后林芝地区开展藏红花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芝 藏红花 温光调控 种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温度对肉羊有害气体排放、环境微生物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杂交肉羊呼吸代谢室内氧气(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浓度以及微生物数量和肉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设3个环境温度范围:10~15℃、20~25℃、30~35℃。选择1岁左右、体况良好、体重(35.34±1.07) kg的杂交公羊(杜泊羊×小尾寒羊♀) 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羊。预试期7 d,正试期10 d。正试期内利用呼吸代谢室进行气体和微生物检测试验。正试期第10天早晨采血,测定肉羊血清中肾上腺皮质酮(CORT)、免疫球蛋白(IgG)浓度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1)温度对呼吸代谢室内CH4、NH3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10~15℃呼吸代谢室内CH4浓度极显著高于20~25℃和30~35℃呼吸代谢室内CH4浓度(P<0.01),30~35℃呼吸代谢室内NH3浓度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呼吸代谢室内NH3浓度(P<0.01);但对CO2和H2S浓度无显著影响(P> 0. 05)。2) 30~35℃呼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和20~25℃吸代谢室内大肠杆菌数量(P<0.01)。在30~35℃和20~25℃呼吸代谢室内沙门氏菌和总菌数量极显著高于10~15℃呼吸代谢室内的沙门氏菌和总菌数量(P<0.01)。3)温度对肉羊血清中CORT、IgG浓度和CK、LDH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不同环境温度可影响肉羊有害气体的排放及微生物的数量,但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温度 肉羊 有害气体 微生物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