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猪场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中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周年动态

生态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内猪场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中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组成和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枝角类22种,隶属5科10属,优势种7种,主要为蚤状溞(Daphnia pulex)、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和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枝角类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5.02 ind·L-1和11.14 mg·L-1;密度和生物量的最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和4月,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枝角类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呈现秋冬季高、夏春季低的规律。枝角类的种群特征指数和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 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是影响该系统枝角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关键词: 猪场废水 枝角类 群落结构 周年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辐照方式对灵芝孢子粉灭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的比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材料,研究了电子束和γ射线两种射线的不同辐照剂量对灵芝孢子粉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射线辐照对产品微生物和多糖质量分数变化基本一致。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灵芝孢子粉菌落总数的D_(10)值分别为2.167 k Gy和2.172 k Gy,霉菌与酵母菌的D_(10)值分别为2.646 k Gy和2.452 k Gy;当辐照低于8 k Gy时,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灵芝孢子粉的多糖质量分数均无明显影响,而高于8 k Gy时,其多糖质量分数有显著变化。因此,低于8 k Gy的辐照剂量可视为破壁灵芝孢子粉安全辐照剂量。

关键词: 电子束 γ射线 D10值 灵芝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牛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畜牧与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牛α-干扰素(bovine interferon-α,Bo IFN-α),将经密码子优化后的牛α-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合成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 Cold II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获得可溶性的表达蛋白。对重组菌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IPTG浓度为0.64 mmol/L,诱导温度为15℃,诱导时间为9 h的条件下,可溶性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的纯度为99.2%,表达量为36 mg/L菌液。重组蛋白在MDBK细胞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的活性为1×106U/mg。

关键词: 牛α-干扰素 原核表达 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民意愿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地流转对策——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影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从总体上看,对农户农地转入、转出意愿影响显著的共同因素有年龄、不同农地用途、流转补贴,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促进农地流转必须重点考虑农户年龄、农地用途,分别合理设计相应的流转补贴政策;影响农地转入意愿的因素相对较多,不仅包括农户自身情况、家庭情况,还要考虑要素禀赋以及农地流转补贴、中介作用等因素,而影响农地转出意愿的因素相对简单,转出农地的现实性相对较大。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非规模经营户和规模经营者农地流转意愿,分类制定合理有效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是促进农地流转的关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流转意愿 浦东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种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杏鲍菇、真姬菇、金针菇为研究对象,对其子实体与废弃物(下脚料与菌糠)的水溶性多糖、β-葡聚糖、海藻糖、糖醇和核苷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同一食用菌子实体与废弃物主要活性成分种类类似,但子实体和下脚料活性成分含量较高,菌糠中含量较低。三种食用菌相比,杏鲍菇子实体水溶性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均为最高,含量分别为7.44%和36.93%,且杏鲍菇下脚料中β-葡聚糖也较丰富,含量为22.41%,而金针菇多糖及β-葡聚糖含量最低;杏鲍菇子实体和下脚料中的海藻糖含量高于真姬菇和金针菇子实体,分别达到40.36%和19.04%,而只有金针菇含有阿拉伯糖醇,其子实体和下脚料含量分别为18.65%和8.17%。核苷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中核苷种类较丰富,且大部分核苷类化合物含量是子实体中最高。但是真姬菇和杏鲍菇下脚料中胞苷和鸟苷的含量远高于相应的子实体,这可能与其代谢相关。

关键词: 食用菌 子实体 下脚料 菌糠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商业品种香菇的滋味成分分析及评价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个产地三种市售干香菇(花菇、冬菇和金钱菇)滋味成分中的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滋味活性值TAV和等鲜浓度EUC值对其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同种干香菇和同一产地的不同种干香菇中呈鲜成分含量和呈鲜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氨基酸总量结果显示花菇以福建宁德产的较高(7.76±0.05)mg/g,冬菇以河南西峡产的较高(6.22±0.04)mg/g,金钱菇以浙江庆元产的较高(7.38±0.03)mg/g,其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均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11.8%~39.9%,以浙江庆元金钱菇含量最高为(2.81±0.02)mg/g;核苷酸含量结果均显示胞苷酸含量最高,未检测到肌苷酸和黄苷酸,其中鲜味5’-核苷酸含量(腺苷酸和鸟苷酸)占总量13.9%~48.9%,以浙江庆元金钱菇鲜味核苷酸含量最高为(6.45±0.21)mg/g;滋味活性值(TAV)值显示所测香菇中鲜味成分鸟苷酸呈味贡献最显著,其次谷氨酸和腺苷酸,甜味成分中丙氨酸呈味贡献最显著,苦味成分呈味贡献均不显著(TAV<1);等鲜浓度值(EUC)值显示浙江庆元金钱菇呈鲜效果最明显[EUC=(2.033±0.07)g MSG/100g dry matter],其次河南西峡花菇[EUC=(1.618±0.13)g MSG/100g dry matter]。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富集风味成分的香菇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香菇 产地 商业品种 滋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味牛肝菌全基因组SSR位点的分布规律研究

菌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美味牛肝菌全基因组中的SSR位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其他3种担子菌基因组(灰盖鬼伞、裂褶菌、糙皮侧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美味牛肝菌基因组中存在2 732个SSR位点,SSR间的平均距离为17.1kb。73.02%的SSR位点分布在基因组中的非编码区,并以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为主。分布于5?或3?非编译区的SSR的相对丰度最高,为86个/Mb,而分布于编码序列的SSR相对丰度最低,为31个/Mb。同时,高通量筛选出41个长SSR位点设计引物并通过e-PCR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与其他3种担子菌基因组相比,发现SSR数量与基因组大小无关,SSR类型都以短重复类型(单核苷酸至三核苷酸)为主,比较发现美味牛肝菌基因组中的SSR位点数量相对较多,密度也较高。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SSR分子标记 分布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草素糙米复合米的研制

食品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糙米为主要原料,辅以虫草培养基,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富含虫草素的糙米复合米。选取虫草培养基含量、含水量、套筒温度、螺杆转速四个技术参数为主要因素,制得糊化度较低的富含虫草素的糙米复合米(简称虫草复合米),得到最佳参数。通过快速黏度仪(RVA)、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等测得品质指标。最佳工艺参数为:虫草培养基含量35%、含水量35%、套筒温度90℃、螺杆转速300 r/min。检测数据显示虫草复合米的蛋白质、脂肪以及虫草素含量明显高于原糙米。

关键词: 虫草素 糙米 复合米 挤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转速策略调控灵芝菌丝体发酵高产三萜

菌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灵芝发酵过程中,采用变转速调控策略,对振荡发酵阶段进行优化,以期达到高产三萜的目的。振荡阶段最佳条件为转速由150r/min变为100r/min,该策略与液体静置培养相结合,最终菌丝体三萜产量高达678.0g/L,比优化前提高了21%。振荡发酵阶段的变转速策略有效地提高了三萜的产量。

关键词: 灵芝 两阶段静置培养 变转速 三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SG15蛋白促进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对Ⅰ型IFN表达抑制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ISG15蛋白与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通过RT-PCR扩增ISG15基因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 EC129中,转染于MDBK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ISG15蛋白的细胞系E53。将猪源BVDV-2分别感染E53细胞和MDBK细胞,收集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培养液并测定病毒的TCID50。结果显示ISG15蛋白对猪源BVDV-2复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猪源BVDV-2感染E53细胞内ISG15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的E53细胞内ISG1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猪源BVDV-2感染能够显著提高ISG15基因的表达。此外,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经poly I:C处理后感染SH-28株的MDBK和E53细胞内IFN-α和IFN-β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DBK细胞内IFN-α和IFN-β表达量分别下降约2.49倍和3.31倍,而在E53细胞中,IFN-α和IFN-β的表达量分别下降约6.29倍和9.71倍,表明过量表达ISG15蛋白能够促进猪源BVDV-2对Ⅰ型IFN的抑制作用。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猪源BVDV-2逃逸细胞先天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ISG15蛋白 猪源BVDV-2 Ⅰ型干扰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